許陳靜+朱東君+鄭心儀
曹德旺年屆70歲,創業40年。一組數據似乎可以概括他的歷程:從1983年起他個人累計捐贈80億元人民幣,范圍包括救災、扶貧、助學、幫困、支持文化項目等;從1988年起,福耀集團累計向國家繳稅超過127億元人民幣;從2000年到現在,福耀累計創造外匯超過41億美元……
講真話:他有勇氣代表
中國的聲音
曹德旺是全國政協委員,他2013年第一次上兩會時,“營改增”正在全國試點,2016年,“營改增”試點已在全國全面推開。從那時到現在,曹德旺的目光都沒有離開過與增值稅有密切關系的小微企業。他2016年的提案是《適當增加制造業增值稅的進項可抵扣項目,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按照規定,相關部門要給政協委員的提案作出答復。有相關工作人員打電話問他,對答復是否滿意,他坦陳自己提交這份提案的心跡:“我不是為我自己提這個意見,我是為中國的前途、中國的競爭力提這個意見。”
“有些人的提案與自身利益有關,我不是。我算過,如果也像美國一樣,征收我稅前利潤40%的所得稅(含州稅及五險)和我交增值稅,沒有什么差別,因為我親自抓成本控制,在經營中盈利能力還是可以的。”曹德旺一手打造的福耀集團是數一數二的大型企業,其汽車玻璃的市場占有率世界第一。而在他的提案里,真正的受益者是中小微企業。“大企業是嘴巴,中型企業是胃,而小微企業則是末梢神經。如果中小微企業遇到經營困難,大企業也不可能獨善其身。”
4年前曹德旺著手在美國設廠時,為調查國外的投資環境,讓團隊做了中美稅收比較分析,一張表分兩欄,中國繳什么,美國繳什么,對比差多少。“結果發現外面的稅比中國低,我就馬上向國家報告。”于是曹德旺積極在兩會上發聲,遇上財政部的領導,也會一起討論討論。
因為敢講真話,曹德旺也遭遇過不少誤解,很多人勸他說話要謹慎,以后不要再說了。他覺得很奇怪,他說,說真話不是為了反對誰,也不是為了他自己,是因為對國家的感情。他總說,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福耀,也就沒有他的今天。
在一個中美合辦的慈善論壇上,曹德旺第一年參加,發現是中方出的錢,第二年參加,發現還是中方出錢。他當場就說,我覺得這不對,既然是中美合辦的論壇,就應該雙方各出一半,或者輪流出錢。他這話說出來,中國人很高興,美國人也很尊敬他。美國前財長保爾森也因此和他成為很好的朋友。“他有勇氣代表中國的聲音。”一同參會的人說。
2002年時,福清市政府碰到一個難題。為了修路,市財政局向銀行借款,為了還錢就籌建了兩個收費站,計劃“收費還款”。結果錢收不上來,還款成了問題。于是,市政府找到曹德旺,請他幫忙。幾次三番后,曹德旺發現政府確實有困難,如果能夠幫忙,也算是為家鄉做好事。他當年底與市政府簽訂合約,借給政府7075萬元,承包收費站,合同期5年。剛開始,經常有官員親戚或當地小混混的車子不交費闖關,曹德旺下令加強安保,把闖關的汽車攔下來,再請交警來處理。“過路費是小事,但這有損福清人的形象。”曹德旺對官員們解釋道。如此收了2年,錢就收夠了,于是他說,好,剩下的時間不繼續收費了,并建議市政府拆除收費站。“我當初的想法就是幫忙,沒打算通過收費站賺錢,既然已經把當初借給政府的錢收回,我就想把道路還給市民。”在與政府交涉的過程中,收費站又多收了幾百萬元,曹德旺也沒要,全部捐出來,為當地修了公園、公路、學校的科技樓和教學樓等。
曹德旺不是有錢以后才有這份底氣,年輕時就快人快語,有一說一。“剛開始創業的時候,他們認為我是一塊豆腐,隨便吃就行,后來發現不是,不能吃的。”曹德旺自己笑道。1986年,剛剛承包高山鎮玻璃廠的曹德旺被舉報貪污問題。他直接去縣委,攔住書記,自報家門:“請讓我把高山玻璃廠的情況具體匯報一下。如果我做錯了什么,您可以拿法律來處理我,我毫無怨言,但您不能制造冤假錯案,我這個人不接受道歉。”于是,他用不到20分鐘的時間,把廠里的情況跟縣委書記說了一遍。幾天后,曹德旺接到通知,要他去縣里開會,他便帶上所有材料,針對自己所有的“罪名”,做了一番說明,一口氣說了兩三個小時,然后甩手而去。
縣委肯定了曹德旺的成績。告他的人從縣里告到市里,從市里告到省里,從省里又告到了北京。最終的結果依然是曹德旺沒有問題。曹德旺也由這件事更加堅定地相信最初的信念——聽黨的話,嚴格按照政府的規章辦事;按章納稅;尊重所有官員,但保持平等距離;一起吃飯可以,但僅限于吃飯,絕不給官員送禮;如果有盈利分紅,除用于家庭和自身生活的費用之外,皆用于社會公益。
“我覺得尊重政府,是一個企業家公民素質的象征。試想一下,如果政府官員在上面喊‘立正,下面的企業家一個向東,一個向西,一個躺下來,那政府怎么管理?帶兵的指揮官要想打贏戰爭,必須帶出一支高素質的隊伍,說立正,大家就站定。但我們又是平等的關系。我堅決不違法,也不貪政府的便宜。曾有某地官員跟我說,你過來投資,土地不要錢。我就說,不要錢的東西我肯定不要。還有,我也是一毛不拔的,我不會給你送東西,正因為你是官員,我不敢送給你。”這是曹德旺多年的經驗之談。他喜歡打高爾夫球,但總是一個人去。他調侃說“一個人打,我就總是第一名”。不混圈子,自然有些寂寞,但也少了“身不由己”。
曹德旺并不只是對別人直接,對自己的事也相當坦誠。他曾對媒體講述自己的一段婚外戀情。曹德旺與妻子陳鳳英相識于微時,陳鳳英沒讀過書,她把自己的嫁妝全部賣光,給曹德旺作為生意本錢。曹德旺后來在外做生意時,遇到了“一個讓我想把家都扔掉的女人”。糾結中,他去研究別人的家庭是什么樣,結果發現,沒有一個家庭是百分之百幸福的,他也沒有必要再折騰。就這樣,他選擇了回歸家庭,與妻子相守至今。
(摘自《環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