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億元,證監會開出“史上最大罰單”。吃罰單的,是有“A股奇葩第一人”之稱的多倫股份董事長鮮言。2016年證監會全年的罰款金額也不過是42.83億元,而鮮言一個人就基本承包了證監會一年的罰單。《人民日報》權威解讀:頂格處罰“資本流氓”體現監管決心和魄力!
被稱為“資本流氓”的鮮言,湖北人,75后,早年曾經是超級有能力的律師。2007年,32歲的鮮言接手北京市天依律師事務所,竟然把一個半死不活的律所,發展成高峰時有270名律師的大所。
沒人能夠說清楚,作為律師事務所主任的鮮言,如何能在2012年拿出3.4億元人民幣,成為A股上市公司上海多倫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但憑借多倫股份,他騰挪于資本市場,儼然成了“資本大鱷”。
這個精通法律的人,一進股市就忘了本。2013年11月、2015年7月、2016年3月鮮言及其全資公司因為“實際控制人變更未及時披露”“減持未披露”“對外重大擔保、訴訟未及時披露”先后3次被證監會警告、罰款,并處共70萬元的行政處罰。
在這次的股價操縱事件中,鮮言通過操縱多個證券賬戶以及信托賬戶,在一年間買賣“多倫股份”,坐莊操縱的日子竟達223個交易日。
光是倒買賣還不夠,鮮言還利用炒作信息操縱股價。其高潮則是多倫股份宣稱,欲轉型為互聯網金融公司,而更名“匹凸匹”。“匹凸匹”與“P2P”諧音,多倫股份稱其擁有的www.P2P.com域名估值達10億元。
在遭受調查后,多倫股份承認此番轉型一無正式業務、二無人員配備、三無可行性論證,甚至連經營范圍變更都尚未獲得工商部門審批,只處于設想之中。令人感慨的是,靠這個奇葩更名,“匹凸匹”贏得二級市場的狂熱追捧,股價大漲。
不擇手段的招數一旦得手,就會有更夸張的鬧劇上演。今年1月3日,在鮮言的操控下,慧球科技向上交所提交的“1001項議案”,其中竟包括“關于公司堅決擁護共產黨領導的議案”“關于堅持釣魚島主權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議案”等匪夷所思的議案。
原來,鮮言正與某投資公司就“慧球科技”的股權之爭打得不可開交,為了拖延時間和抵制監管,他故意拋出混淆視聽的“1001項議案”,并用非正常手段使之流傳,引得輿論大嘩。
如此膽大,觸及了證監會的底線。證監會強調,“1001項議案”事件不是單純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行為,而是將《憲法》確立的基本政治制度、社會公序良俗矮化為董事會決議事項,挑戰黨和政府權威,必須依法嚴懲。鮮言也因此被稱作A股奇葩第一人。
一般來說,從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到最終落地,要經歷數月,但此次證監會對鮮言從立案、調查到下發處罰書僅僅用了30多個工作日,可見力度之大。
狂妄如鮮言的并非只此一家。3月初,證監會就接連通報牛散唐漢博操縱6家上市公司的違法案件。3月末,像元力股份“高送轉”這樣的打法,也被深交所連發7份問詢函質問。
威懾態勢已初步形成,這是好的開始。但在暴利的驅動下,“資本玩家”永遠不會就此罷休。但愿他們能從鮮言案例中吸取一個教訓,只有保持對法律的敬畏,才能確保投資收益不會化為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