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其莊
近來,在連云港“一帶一路”交匯點核心區、先導區建設中,“兩基地”建設頻繁出現在各大主流媒體,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2016年,國家、省市領導以及相關文件屢次提及連云港“兩基地”建設。2016年的全國“兩會”上,上合組織出海基地及中哈物流中轉基地建設被納入到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中,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2016年3月,江蘇省發改委下發文件,正式批準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為省級示范物流園區,成為全省獲批的2家省級綜合示范物流園區之一。2016年8月,江蘇省委書記李強考察連云港港口集裝箱碼頭和中哈物流基地時指出,要加快“兩基地”建設;2017年2月7日,省兩會期間,省長石泰峰在參加連云港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抓住用好戰略機遇,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將“兩基地”做實。2017年2月12日,全省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現場推進會連云港市分會場也選擇放在了“兩基地”的核心園區——上合組織國際物流園。
針對“兩基地”熱現象,本刊記者近日采訪了連云港市政協副主席、市港口局局長、市口岸委主任、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管委會主任魯林。
“兩基地”熱的背后
據了解,“兩基地”的誕生,起點和規格都相當高。2013年9月7日,在習近平主席和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共同見證下,連云港市與哈國鐵正式簽訂項目合作協議,雙方共同構建通過連云港的過境貨物運輸通道及貨物中轉分撥基地項目。2014年5月19日,中哈兩國元首在上海共同推桿,標志著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項目一期工程正式建成啟用,成為“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提出后首個落地實體項目。2015年8月31日,在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共同見證下,時任江蘇省省長李學勇與哈薩克斯坦國有鐵路公司總裁馬明代表雙方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了共同發展哈薩克斯坦“霍爾果斯—東門”經濟特區和中國連云港上合組織國際物流園區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2015年12月14日,李克強總理與哈薩克斯坦總理馬西莫夫共同簽署《中哈政府聯合公報》,提出雙方將共同努力確保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穩定高效運營,共同打造陸海聯運便捷通道;接著15日,李克強總理又在上合組織總理會上提出,在連云港建設國際物流園。2015年12月16-18日,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會見哈國總理馬西莫夫時專門強調,中方將支持中哈連云港國際物流合作基地以及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建設。
正是因為“身份”如此特殊,所以“兩基地”建設接連引起國家、省市的高度重視。當然,國家、省市的高度重視,不僅僅因為“兩基地”的“身份”特殊,而且“兩基地”建設蘊含獨特的意義。魯林認為:“目前之所以出現‘兩基地熱,實則是因為‘兩基地建設已成為連云港推進‘一帶一路交匯點核心區、先導區建設的重中之重。‘兩基地建設對連云港、江蘇省乃至國家層面都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他說,“深化‘兩基地建設能夠推動我市更好地融入國家全方位對外開放戰略,打造國際經濟合作走廊的重要節點城市;更深入地與中西部地區的互動合作,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在更大范圍內集聚要素資源,在更深層次上融入國際經濟體系,實現與國內外重點城市和地區協同發展。其次,深化‘兩基地開放載體平臺建設,打造重點面向中亞、日韓以及中西部地區的大宗貨物集散交易基地,能夠推動連云港國際物流樞紐建設,形成具有時代特征、區域特征的重大產業,推動經濟的繁榮發展。
“兩基地”建設內涵之一:構建“一帶一路”區域性物流中心
記者了解到,2016年2月,連云港市委、市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快中哈(連云港)物流中轉基地和上海合作組織出海基地建設的實施意見》中,明確要求將中哈(連云港)物流中轉基地著力打造成為哈薩克斯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綜合物流服務的國際中轉基地,并為上合組織其他國家與我市開展物流經貿合作提供可復制的經驗和模;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以全面打造兼具國際物流、貿易和進出口加工等功能的便捷高效出海口為目標,大力推進海陸空多式聯運的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建成服務上合組織國家及“一帶一路”絕大多數國家的國際物流綜合服務基地、新亞歐大陸橋運輸合作政策機制創新示范基地。2016年8月,江蘇省政府出臺的《關于支持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和中哈物流合作基地建設發展的意見》中,要求加快“兩基地”建設,必須發揮連云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東方起點優勢,全方位開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產業與物流合作,構建互聯互通的跨境物流通道,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區域物流體系,進一步提升連云港作為上合組織物流中轉出海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
“很顯然,省、市兩級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指向明確,即要求以‘兩基地建設為抓手,構建‘一帶一路區域性物流中心。”魯林說,“‘兩基地建設是省市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載體,連云港市正加快建設‘一帶一路物流大通道,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和現代港口物流,積極構建‘面向國際、承東啟西、輻射南北、高效暢通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記者了解到,作為構建“一帶一路”區域性物流中心的具體措施之一,2015年,“連云港—阿拉木圖”、“連云港—哈薩克斯坦—歐洲”
國際班列也在中哈(連云港)物流中轉基地發車。2016年10月1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中,“連新歐”班列入列其中。2016年,連云港國際班列累計完成4.69萬標箱,運量居全國國際班列之首。
2016年8月,交通運輸部發布了《“十三五”綜合客運樞紐和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建設方案》,江蘇省共有14個項目入選,其中包括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核心物流園區等項目。作為“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的重要載體,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結合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需要,全面啟動物流設施建設,積極提升物流基地的綜合服務功能。目前,上合物流園的公路港、保稅中心、內河航運碼頭等重大基礎設施均已全面建成投運。2016年,上合物流園物流量達到734.54萬噸,同比增長49.13%;物流業總收入累計完成1.64億元,同比增加20.59%;物流業增加值完成1.51億元,同比增加185%;園區已入駐企業36家,全年新增6家。
“2016年上合物流園區整體經濟運行呈上行趨勢,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魯林說,“首先是海河聯運業務飛速發展。全年內河港完成鐵礦石、紅土鎳礦、元明粉、原糖等主要貨種吞吐量547.6萬噸,同比增長73.21%。其中,海河聯運量為434.3萬噸,同比增長80.36%,占內河港吞吐量79.31%。其次是公路港樞紐作業更大發揮。連云港港公路港全年進出港車輛超過60萬輛,同比增長290%,公路港交通樞紐作用逐漸凸顯。再次是園區企業收入穩步增長。全年園區企業收入同比增加3376萬元。”
一系列數據已印證了2016年“兩基地”建設物流業發展所取得的不凡業績。對于今后的物流發展藍圖,魯林介紹說 “2017年港口口岸全口徑投資將達49億元,其中港口及公共設施計劃完成投資25億元,力爭新投產泊位9個,新增吞吐能力2600萬噸;預計港口吞吐量增長3%。特別是,港口將重點加快落實國家中歐班列建設規劃,暢通新亞歐大陸橋國際貿易物流通道,強化運輸組織和便利化水平,力爭2017年國際聯運箱量實現翻番,將連云港中歐班列打造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良好商譽度的國內知名物流品牌。”
“兩基地”建設內涵之二:構建區域性國際商務中心為核心的商貿集聚區
構建區域性國際商務中心是“兩基地”建設的重要內容。2016年2月連云港市委、市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快中哈(連云港)物流中轉基地和上海合作組織出海基地建設的實施意見》中將“構建以區域性國際商務中心為核心的商貿集聚區”作為目標定位之一。2016年8月,江蘇省政府出臺的《關于支持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和中哈物流合作基地建設發展的意見》中,要求“兩基地”建設要“積極開展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吸引日韓、中西亞國家以及中西部地區的城市和企業,以‘園中園形式,共建園區和產業合作基地,共同發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平臺、物流產業和信息基礎設施,合作共建上合組織國際物流園。
“做大做強區域性國際商務中心為核心的商貿集聚區,積極構建對外開放合作平臺,是‘兩基地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是‘兩基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魯林介紹說,“下一步我們要加快建設大陸橋國際商務中心、徐圩新區沿絲綢之路國家展貿中心和上合組織國家特色產品保稅展示交易平臺。積極參與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和上合組織電子商務聯盟建設。推動構建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商貿物流信息網絡,并實現與商貿、口岸等信息平臺的互聯互通,形成‘一帶一路商貿、物流大數據信息中心。 進一步完善落實跨區域通關、檢驗檢疫一體化,實現跨區域互助共享。加強與上合組織國家及日韓等國口岸部門聯系,建立完善聯合監管、應急處置、信息互通機制。”
“兩基地”建設內涵之三:服務“產業強市”戰略
一直以來,連云港臨港產業發展嚴重滯后,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連云港市產業經濟和港口物流的規模化發展。2016年12月30日召開的中共連云港市委十二屆二次全會將“產業強市”作為今后全市工作的主攻方向。省委省政府在支持連云港發展的“一市一策”意見中,明確將連云港加快建設成為沿海新型臨港產業基地,打造東部地區的重要經濟增長極。
如何圍繞省委省政府和連云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產業強市”目標開展港口口岸工作?魯林說:“圍繞推進‘兩基地建設和服務‘產業強市戰略,港口口岸單位的核心任務就是要加強各項功能設施建設,發揮港口的基礎平臺作用,服務支持產業強市戰略落實,構建與產業強市發展相適應的港口功能布局。積極推進港口規劃與產業規劃深度融合,為大型石化、鋼鐵產業、LNG產業等現代化臨港大產業匹配航道、專業化泊位及集疏運系統。加快建設一批與產業契合度較高的重點項目,特別是兩翼液體散貨和通用貨種泊位,滿足全市現有臨港化工產業升級及裝備制造業發展需要。開工建設30萬噸級原油碼頭、LNG碼頭等項目,為加快大型臨港產業布局提供港口支撐。要發揮港口優勢支持特色產業發展,利用上合組織國際物流園、各臨港物流園及集疏運優勢,大力拓展城市配送物流、快遞物流、電子商務物流等。發揮進境糧食、種苗、肉類、木材、食用水生動物指定口岸優勢,支持連云港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進口澳洲肉牛屠宰基地、木材加工制造等產業項目集聚發展。推進區域性航運中心建設,積極招引航運、經紀公司落戶或設立分支機構,拓展金融、信息、科技等航運服務,培育提升現代港航服務業。完善客運碼頭功能,服務支持赴韓旅游及中韓貿易,提升郵輪配套服務,積極招引郵輪靠泊,提升全市旅游產業層次。”
俗話說,謀定而后動。完善港口口岸各項功能,大力發揮港口、口岸優勢,提速“兩基地”建設,強化港口口岸對“產業強市”戰略的服務和支撐,已成為連云港港口口岸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的兩大工作主題,也是連云港港口口岸為早日實現沿海新型臨港產業基地和東部地區的重要經濟增長極的行動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