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受國際市場不景氣、世界貿易深度下滑影響,我國出口增速逐漸趨緩,出口年均增長不到10%,在嚴峻的外貿形勢下,國內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出口商開始嘗試通過網絡平臺與國外買家進行交易,使跨境電商的貿易額在進出口貿易總值中的比重快速提升。據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超過20萬家,成交額達到4.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9%,2015年成交額達到5.4萬億元,同比增長28.6%。預計到2016年底,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貿易總額會突破6萬億元人民幣,連續三年保持每年30%的增長速度,成為我國外貿增長方式轉變的新趨勢。與全國外貿形勢一樣,連云港市近幾年對外貿易增速放緩。2015年全市進出口總額80.45億美元,僅增長0.2%。其中出口額40.56億美元,下降6.9%,進口額39.78億美元,增長8.3%。提振外貿,擺脫困境的途徑之一就是發展跨境電子商務。
一、連云港市跨境電商發展現狀
1.跨境進口電商平臺已搭建。2015年5月1日,利用保稅區的政策優勢及口岸物流體系建成的連云港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正式開業,該中心是按照上海自貿區14項監管服務創新制度“可復制、可推廣”規則下進行的一次大膽創新和嘗試,展示交易中心保稅內商品展示交易全程在海關的監管之下,運用信息化手段,通過海運集裝箱方式運輸,確保了產品的來源真實可靠。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內保稅展示交易貨物在規定時限內分送集報,實現先銷售再完稅,使企業降低了物流和資金成本,從而能夠大大降低產品的價格,商品價格普遍比市場低10%到30%。中心除了有配套的電商平臺——韋希商城外,還結合微信、微博、APP等自媒體平臺,為客戶提供完整的O2O體驗。依托互聯網的扁平化傳播優勢,電商的無限貨架空間和全天候即時響應能力,將產品標簽無法涵蓋的產地信息、追溯信息、物流信息、檢驗檢疫信息和客戶評價等在電商平臺完整呈現。該項目全部建立后,可以將連云港建成輻射蘇北、魯西南、中西部等地區的跨境通網購的電商平臺,搭建全市范圍內的進口商品直銷網絡,綜合帶動口岸經貿、產品加工、物流等產業發展。它還將加強連云港東西雙向開放合作,促進陸橋沿線國家和地區對外貿易,讓連云港在連接東西、溝通南北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它也將帶動物流配送、電子支付、電子認證、IT服務、網絡營銷、客服外包、即時通訊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連云港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已成為連云港市發展跨境電商的最重要的項目。
2.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項目已落地,為跨境電商企業聚集提供場所。2016年1月,連云港大陸橋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一期項目基本建成,該項目采取“一園多點”的發展模式,全部建成后將形成集跨境電子商務、保稅倉庫、智能物流、快遞通關、金融支付為一體的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生態鏈,成為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集聚區。2016年4月,原產自德國、日本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日用品、家用電器等,被卸裝到園內的飛馬淘電商倉庫,標志著連云港大陸橋跨境電商產業園已進入全面運行階段,目前正積極整合區內資源,推進國內外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在此集聚。
3.跨境電商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成為江蘇省跨境電商試點城市。2016年5月,連云港市與南京、無錫、宿遷一起,被認定為江蘇省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城市,這標志著連云港市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對穩定連云港市外貿進出口、推動連云港市作為“一帶一路”核心區和戰略先導區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作為試點城市,連云港市可以獲得開展“直購進口”模式,試行“一般出口”和“保稅出口”模式,推進保稅展示交易中心和大陸橋跨境電商產業園建設,推動B2C進口電商企業做大做強,同時,應把B2B方式作為主攻方向,進出兼顧,以出口為主,為推動全省跨境電子商務健康發展創造更多可復制推廣的經驗。
4.越來越多的企業試水跨境電商,B2C成為跨境電商的主流。現階段跨境電子商務獲得重視的主要因素是B2C,特別是進口B2C最熱門,下階段的主要方向是出口B2C。據調查,連云港市現有32家企業從事B2C跨境電商業務,其中包括連云港天馬網絡發展有限公司、連云港加萊貿易有限公司、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韋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
二、連云港市跨境電商發展存在的問題
1.觀念問題。連云港市雖地處沿海,是我國第一批沿海開放城市,但商業氛圍不濃,電子商務產業不發達,沒有在國內外有影響的電子商務企業,企業跨境電商業務處于初創階段,許多企業認為跨境電商只不過是傳統外貿業務的補充,“互聯網+外貿”的新型交易方式許多企業不熟悉。
2.政策問題。連云港至今也沒有出臺針對跨境電商的系統性文件,與省內城市比,政策的制定明顯滯后,這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跨境電商的發展。環顧省內,許多城市在政策上支持跨境電商發展的力度很大。2016年5月,南京市出臺了《市政府關于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快速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圍繞優化跨境電商發展制度環境、加強線下載體建設、壯大跨境電商業務規模、完善跨境電商綜合服務體系等多個方面展開,通過政策引導、環境氛圍營造推動企業、行業發展。《意見》鼓勵跨境電商企業培育自主品牌、為產品申請國際認證。對在境外注冊自有商標,并形成跨境電商業績的企業,給予不超過注冊費用80%的扶持。對跨境電商企業以自主境外品牌銷售,且年度銷售額達到1000萬元、3000萬元、5000萬元的,經核查認定后,分別給予10萬元、20萬元、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2016年6月,昆山市印發《關于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試行)》,鼓勵引進龍頭企業,在積極吸引知名商業集團、電子商務企業、互聯網集團設立跨境電子商務項目上,對于實際投入在1000萬元及以上的項目,按其實繳資本的5%給予一次性落戶獎勵,最高不超過500萬元;鼓勵培育壯大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對落戶該市的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年度進出口額首次超過1000萬元的,對超出部分按2%給予獎勵,每家企業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3.資金問題。跨境電子商務受國際大環境的影響大,無論是線上電子商務平臺還是線下實體店鋪的建設,都需要大量的投資,且風險極大,需要風險投資支持。據調研,連云港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作為全國第一個在省會或副省級城市之外建設的實體項目,連云港跨境電商的發展,意義重大,得到了海關、商檢以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按照連云港市委市政府建設保稅中心工作部署,目前基礎設施建設共計投入1500萬元,規劃設計費用近200萬元,下步仍需投入經費5000萬元以上。隨著項目的建設推進,項目資金缺口不斷擴大,已成為項目建設面臨的最大瓶頸。
4.管理問題。2016年1月,連云港大陸橋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一期項目基本建成,包括產業區、海關監管區、物流配送區和綜合服務區等功能板塊,發展跨境電商的軟硬件設施配套,但引資力度不夠,沒有國內外有影響的電商企業入駐。位于連云新城的保稅展示交易中心目前也僅有橋頭堡和麥客行兩家公司加盟,商品種類也相對比較少,需要全力加大招商力度,迅速廣泛招引經濟實力強、人脈資源廣、經營管理水平高、進出口業務量大的電商企業加入;同時,在管理運營方面,連海實業集團公司注資成立的連海保稅服務有限公司,受資金、人才等因素制約,其管理運營的水平仍停留在保基本運轉上,亟待整合提升。
5.人才問題。跨境電子商務有別于境內電商,它面對的是全球顧客,不同的語言、文化、宗教信仰、生活習俗等,都使得跨境電子商務變得更復雜,因此涉及支付、物流、通關、網絡、語言等綜合知識技能的復合型人才短缺。也缺乏真正懂得外貿電子商務的人才和培養機制,缺少吸引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政策,而且內貿的電商與跨境電商的人才要求存著著很大的差別,更需要政府對跨境電商人才政策給予支持。
三、連云港市發展跨境電商的對策建議
1.對外協調爭取政策支持,對內形成發展跨境電商的整體合力。目前,江蘇省委省政府及南京海關對連云港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比較支持,2015年8月,江蘇省公布《省政府關于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部署建設東隴海線經濟帶的若干意見》,重點提出將推動連云港和徐州加快航道、機場、高速等交通建設,爭取在連云港“即行即試”上海自貿區經驗成立市屬自貿港區等內容,如果連云港自貿區能夠建立,無疑對連云港跨境電商的發展是重大利好。建議繼續加大對上爭取力度,既要在市級層面形成廣泛共識,又要全力爭取省級層面乃至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發展跨境電子商務離不開海關、商檢等國家職能部門的支持與配合,連云港市相關部門在推動保稅展示交易建設中已經與這些部門有良好的合作基礎,下一步,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礎上,應加快編制連云港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規劃的進程(已由對外經貿大學電子商務專家組編制),精心制定實施方案,做好頂層設計,健全工作機制,努力形成高效務實的整體合力,共同推進跨境電子商務加快發展。
2.緊抓“三個一”工程,形成產業集聚效應。連云港發展跨境電商的關鍵項目有“三個一”,即“一個中心,一個園區,一個虛擬商城”。“一個中心”是連云港保稅展示交易中心,目前已初見成效,但現有加盟商僅僅只有2家公司,在談或有意向落戶的電商企業也比較少,還沒有能吸引到國內大型電商如阿里巴巴、京東等有實力的電子商務企業入駐。展示交易中心商氣不濃,對此,連云港市相關部門應與旅游部門合作,把保稅展示交易中心建成連云港有特色的旅游購物景點,擴大其影響力,提升其知名度。“一個園區”即大陸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園,該工程一期項目于2016年1月已基本建成,目前還沒有有實力,有影響的跨境電商企業入駐。臨近的宿遷電子商務產業園建設不久,就引進北京空港天楹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合作開發宿遷國際館,致力于打造全國性的跨境電商平臺,并建設了進口商品直銷中心,在業務模式定位上與連云港大陸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園將形成競爭關系。大陸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園是連云港市發展跨境電商的一個重要平臺,應加大招商力度,重點吸引國內外具有規模的跨境電商企業,出臺更加優惠的扶持政策,并提供全方位周到細致的服務,把企業招進來、留下來、做起來。“一個虛擬商城”即建設統一的東海水晶網上電子商城。東海水晶城,是目前國內唯一的以水晶及其制品為特色的大型綜合性商城,總投資5000萬元,是連云港市一張特色旅游名片,但距市內旅游景區較遠,銷售范圍受到限制,網上銷售是擴大東海水晶銷售范圍的極好途徑。東海水晶網上銷售起步很早,最高峰在淘寶網上的水晶店鋪就有5000多家,占全國水晶店鋪的5.3%,但網商規模普遍較小,各自為戰,行業誠信建設落后,難以形成象周大福,通靈這樣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因此,連云港市應整合相關資源,運用先進的VR技術,打造網上東海水晶電子商城,傾力建設東海水晶品牌,實現向O2O經營模式的轉變,帶動東海水晶產業走向世界。
3. 提升跨境電子商務的第三方服務水平,樹立連云港保稅區品牌形象。為服務于跨境電子商務發展,2015年連云港市成立了連海保稅服務有限公司,這是集報關、退稅、國際物流、海外倉儲、匯兌服務于一體的跨境電子商務服務企業,應加大對此公司的投入力度,招引專業人才或職業經理人,專門負責管理運營工作;同時,加大硬件投入,優化線上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強化與海關、國檢系統的對接,確保包括條碼、名稱、價格、數量等數據實時監控,以保證商品保真并可溯源,不斷提升連云港保稅品牌形象。
4.提高大中型企業跨境電子商務水平,加快培育跨境電子商務龍頭企業。重點推進大中型企業電子商務發展,提高其跨境電子商務運作水平,培育其成為跨境電子商務龍頭企業,通過其示范作用帶動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的普及,推動中小企業發展跨境電子商務。連云港市太陽雨,恒瑞藥業從事對外貿易已有一定的基礎,應鼓勵其到國外設立海外倉或邊境城市設立邊境倉,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搶占發展先機。
5.進一步加快培育跨境電商的人才,發揮人才支撐作用。針對連云港市跨境電商領域人才短缺的情況,應加快實施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工程,制定連云港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規劃,認真組織開展電子商務職業教育和專業技術培訓。鼓勵和支持連云港高校開設電子商務相關專業、加快培養適合企業和社會需求的電子商務技術開發、應用創新、項目策劃和系統分析等高級人才。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建立人才引進激勵機制,重點引進一批素質較高、層次合理、專業配套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聘請高校、研究機構、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企業以及有關企業電子商務專家等組成電子商務專家委員會,建立電子商務專家人才庫。加快人才建設,為跨境電商產業發展的發展提供人才與智力支持。
6.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建立面向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跨境電商平臺。連云港市處于“一帶一路”交匯點,與“一帶一路”沿線相關國家在口岸交通、貿易往來、雙向投資、人文交流方面有著很好的合作基礎。目前國家對“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政策支持力度很大,機遇前所未有。連云港市應充分利用現有的中哈合作、上合組織物流園等合作機制,主動走出去,在相關國家邊境設立邊境倉,在相關國家建立海外倉,搶占跨境電商發展先機。要重點開拓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市場,建議以商務局為主,以現有的口岸電子平臺為依托,聯合海關、檢驗檢疫、外匯管理、稅務等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共同構建面向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跨境電商綜合性公共服務平臺,為開展相關跨境電商業務的企業提供全流程服務,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跨境電子商務發展。
(課題組成員:陳之昶、王崇、何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