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沅
年初去斯里蘭卡旅行的第三天,我在微博上PO了一些照片,桑榆留評論說:看到你發照片就忍不住想評論是個什么鬼?我抑制不住得意回復她說:難道不是因為愛我?末了還不忘加上一句:,我準備去佛牙寺了哦!
她立刻不淡定地一連打出幾個感嘆號:啊啊啊——拍照拍照!!
我不知道看過《惟有光陰不可輕》第一部的讀者還記不記得,故事結尾葉慎尋在山腳下翻車遇難,錢夾里曾掉出一張程改改的照片。
那張照片便拍攝于斯里蘭卡。
而那張照片后來也為四個人換來了佛牙寺的門票。
程改改,、葉慎尋,、盛杉,、葉慎星。
后來我將拍好的照片發微博,艾特桑榆說:任務完成。偷偷在佛前許了愿,交稿那天再告訴你哼!
有時想想,認識桑榆真的是我編輯生涯里很幸運的一件事。
那時朵爺重新接下《花火》,我們從最初看著雜志長大的少女變成這本刊物的編輯,也不可避免地要去找一些擅長青春類型的作者約稿。
忘了是怎么翻到桑榆的微博的,她當時似乎正在更一本圖書的番外。當下便覺得,無論是番外還是她在微博上記錄生活的寥寥數語,這個姑娘的文字絕對稱得上字字珠玉。
隨后我向她約稿,她于我而言是一個新認識的作者,我于她而言也不過是眾多約稿編輯中的一個。
我還記得她交給我的第一個短篇,故事寫的得很棒,但因為風格原因,沒有如愿過稿。據某人后來自己提起,原來這個稿子不過是之前的一個舊稿,因為我催的得急切,她便稍作修改交了過來。
約稿如果只到這里結束,也許便不會有后來這么多故事了。偏偏她的風格是我最喜歡的那種,于是在終審結束的那天,我拉著她聊了一下午退稿意見,末了打雞血似的鼓勵她:加油,下一期我們一定可以過稿的!
后來桑榆在互動里說:,或許她對別人的態度也是這樣,但那一刻我發現,我沉寂良久,等的也不過就是這樣一個盡職盡責的姑娘。我們互關互賞,互猜互解,情與貌,略相似。是她的積極努力,令我不忍辜負,令我知道自己不是孤獨地走這條路的人。
于是后來便有了《北極從此沒有光》《不知終生如此漫長》《守護燈塔的莉莉安》等等大家很喜歡的短篇故事。
我曾說過,在寫作這條路上,絕對不乏有天賦的人,但如果不夠努力,天賦很容易白白浪費。而我也始終覺得,桑榆算得上是有天分的那種人,。但比起她的天賦,她的努力顯然更為可貴。
曾經有一次,截稿那天她剛從手術臺上下來,我有些不忍心,讓她好好休息。后來可第二天去上班,一打開電腦便看見稿子安安靜靜地躺在Q上。
還有她因為喜歡嘗試不同的風格,常常會使得稿子的風格跑偏,于是截稿當天便被我打回去要求重來,她也從來沒有抱怨過,總能在補稿時按時交上。
其實那天在佛牙寺,穿過鼓殿、長廳、誦經廳,我小心翼翼地將蓮花放在桌案上,然后閉上眼睛在心里許下愿望:——
那么努力的林桑榆,將來一定要變成一個很棒很棒的作家呀。
而我,也一定一定會和她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