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在小鼠肺部使用視頻顯微鏡,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肺部產生血液循環中一半以上的血小板。他們還在小鼠肺中鑒定出造血干細胞庫,當骨髓的造血干細胞耗盡時,肺中的造血干細胞能恢復血液的產生。相關研究結果于3月22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雜志上。
動物體內的信息素使得交配季節對異性產生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但關于人類是否也有信息素的爭論已持續了幾十年,并鎖定了兩種信息素候選物:男性汗液和精液中的雄烯二烯酮與女性尿液中的雌四醇。而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這兩者很可能根本不是什么信息素,這些所謂的信息素對人類行為不產生影響。
埃默里大學的研究者發現,對抑郁癥患者大腦的特定活動進行掃描能幫助醫生決定使用心理療法還是抗抑郁藥物療法。該研究的首席作者梅博格說,抑郁癥存在多種不同類型,就像癌癥一樣。通過腦部掃描能找到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式。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精神病學雜志》上。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曾發表論文說,多數癌癥發病要怪“壞運氣”,遺傳和環境因素影響相對較小。這一結論在科學界引起巨大爭議。該校研究人員3月23日再次在《科學》雜志發文稱,近三分之二的癌癥基因突變應歸咎于健康細胞在分裂過程中發生DNA復制隨機錯誤,而不是遺傳基因或環境因素。
研究者最近發現有三個兄妹出生時都患有兔唇,而他們的基因組也有與生俱來的突變,這一突變基因叫作IFT88,它負責傳遞訊號指引胚胎細胞向正確地方遷移,從而確保面部及頭部的軟骨、骨骼、平滑肌發育。研究者柴洋說,我們的發現表明,IFT88基因突變與唇腭裂發病之間有相關性。
最新研究表明,在生育年齡口服避孕藥可降低女性患癌的幾率,避孕藥的保護期長達30年。阿伯丁大學的研究團隊發布報告說,服用避孕藥可降低患直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幾率。這項研究于1968年在英國皇家全科醫師學院立項,研究成果發表在2017年2月的《美國產科和婦科學雜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