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艷
近日,北京保監局、北京保險行業協會聯合發布信息,自2016年12月28日北京地區啟動交強險電子保單試點并全面實施商車險電子保單試點以來,截至2017年3月21日,北京地區40余家保險公司累計簽發交強險電子保單131萬張;商業險電子保單118.3萬張。車險全渠道、全險種同步實現了電子保單的出單功能,試點運行平穩。
車險電子保單
突破240萬張
據北京保監局財產保險建管處處長崔振海介紹,車險電子保單試點是北京保險業探索運用“互聯網+”等新型信息技術手段創新保險服務的重要舉措,對促進車險業務轉型和服務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深遠影響。從實施近3個月的情況看,達到了預期效果。
一是消費者服務體驗全面提升。電子保單試點實施后,在保單獲取、保管、批改、理賠以及車輛路檢等各環節都實現了手續和流程簡化,使消費者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例如消費者完成投保后,平均1分鐘內可收到投保成功短信,不超過2分鐘即可在郵箱中查收電子保單或登錄官方網站查詢、下載電子保單,極大的縮短了投保流程;車險消費者進行保單批改、理賠時,無需再提供保單等。另外電子保單本身所具有的數據電文特征,更加符合信息時代消費者的閱讀和使用習慣,免除了紙質保單易丟失、損毀等問題。試點以來消費者咨詢數量逐步下降,認可程度相應提升,社會輿情反映正面積極。
二是保險輔助社會管理作用突出。電子保單在車輛路檢、驗車、注冊登記及車船稅繳納等方面應用順暢,有效促進運用信息化手段進一步簡化政府辦事流程,優化服務,提升行政效能。同時電子保單有效節約了社會資源,符合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按照北京市570萬輛機動車計算,實行電子保單后,僅不再制作紙質單證一項,北京地區一年可為全社會節約1500噸木材、13.2萬噸水、660噸煤炭等資源損耗。同時,電子保單還將大量減少倉儲管理、配送出行等各環節的資源損耗和碳排放。
三是行業轉型升級面臨新機遇。實施電子保單極大地促進保險行業服務效率的提升,推動保險公司更加貼近車險消費者實際保險需求,不斷創新保險產品和服務方式。例如各家公司紛紛探索車險服務全流程電子化,通過手機移動終端等信息技術手段為消費者提供實時在線承保和理賠服務。另一方面,保險公司把在保單打印、配送、單證和檔案管理等方面節約的人力物力,更多地投入到保險創新和提升服務品質方面。車險電子保單的實施為北京保險行業轉型升級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下一步協調解決消費者
異地用車問題
崔振海透露,電子保單試點運行近3個月,在交強險電子保單的異地使用方面還存在個別問題,部分省市交通管理部門對北京電子保單試點情況掌握不一,對電子保單的打印版認可程度不一致,給車險消費者外地行駛、注冊登記帶來了一定不便。
針對類似情況,北京保險行業一方面加強了與相關交管部門的溝通與交流,另一方面采取多種舉措,及時化解相關問題。一是協調各財險總公司,建立統一處理機制,全國分支機構總體上已實現對北京地區交強險電子保單進行異地查詢、打印、蓋章、退保等業務服務。二是通過與各地保險行業協會聯系協作,加強對北京電子保單試點工作的宣傳,通過在全社會加大電子保單宣傳力度,提升對電子保單的認知度。
目前,為了車險消費者能夠更好的使用車險電子保單,北京保險協會針對以上問題給出了一些應對措施。
在北京投保交強險的機動車在北京轄區內道路行駛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將通過移動警務終端等信息手段查驗電子保單及電子交強險標志;在北京轄區內辦理臨時號牌或辦理注冊登記、安全檢驗時,車主暫需打印交強險電子保單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供。
消費者在京投保如需在異地行駛、驗車的,請隨車攜帶交強險電子保單、電子交強險標志打印版,提供給當地交通管理部門。如遇當地交管部門有疑義的,可以隨時登錄北京保監局、北京交管局網站查詢兩局關于交強險電子保單試點的聯合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