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東鋼, 李 響, 谷 軍
(大連海洋大學 信息工程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3)
電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何東鋼, 李 響, 谷 軍
(大連海洋大學 信息工程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3)

以提高電信類學生實踐能力和示范性實驗教學中心建設為目的,圍繞學生能力培養和實驗中心建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電信實踐類教師隊伍建設,實驗中心設備與環境建設等4個方面闡述了省級電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的有效辦法,介紹了中心建設過程中取得的成果,探索了建設示范中心的方法和措施。
電信實驗教學; 示范中心建設; 實驗教學體系與內容; 實驗教學隊伍
2013年電信實驗中心被遼寧省教育廳、遼寧省財政廳聯合批準為“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結合我校海洋特色與多年來實驗教學的成功經驗,按照國家、遼寧省對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的要求,對各實驗室重新規劃、設計與實施。本文從能力培養和實驗中心建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電信實踐類師資隊伍建設,電子設備與實驗環境等方面闡述了電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的思路和具體做法[1]。
電信實驗教學中心是我校唯一以電子學、電氣學、信息學、計算機科學為主的實驗教學中心,目前涵蓋23個服務于基本教學的功能實驗室、3個服務于專業學科的創新實驗室和服務于教師科研的遼寧省海洋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形成了面向全校的電工電子實驗、大學生科技創新實驗、專業課程實驗、基礎課程實驗、校外實習實訓5個實驗教學平臺。中心目前承擔了信息工程學院4個電類專業、2個機械類、2個海洋專業的基礎實驗課、綜合實習實訓、專業畢業設計、學生科技創新和教師的科研任務;全校非電類專業的電工電子公共基礎課、部分計算機基礎課的教學任務;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思政類上機考試等一大批各級各類考試。為實現創新能力培養與工程技術應用的統一奠定了基礎[2]。
中心在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開展實驗教學的基礎上,注重利用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等一切可共享的實踐教學資源進行人才培養,并根據各類教學資源的特點進行整合,合理分配教學任務[3]。中心為學生提高工程實踐能力提供平臺,同時也為了教師科研提供科研助手,將理論教學與教師科研深度融合,充分發揮科研帶動教學的實際作用,促進了理論與實踐聯系,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和科研能力,為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意識的“敬業、專業、樂業、創業”復合性應用型海洋人才起到示范作用。
根據國家復合性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進一步深化電信類專業實踐教學及其內容改革,調整并增加有益的實踐實訓類教學所占比重,優化實踐課程體系,在信息化環境下加強教學資源建設與共享,改革實驗實踐教學內容,以階梯式發展平臺的培養理念,構建一體化培養體系,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所謂階梯式發展平臺,是指基礎平臺、拓展平臺、激勵平臺、突破平臺。階梯式發展平臺如圖1所示。

圖1 階梯式發展平臺示意圖
2.1 基礎平臺
基礎平臺是與理論課程平行對應的基礎實驗課,根據理論教學平行設計,該層次大多為驗證性實驗。基礎平臺所屬課程大多屬于專業基礎課和必修專業課層次,主要目的是更好地鞏固、消化所學的理論課程內容,是所學專業學科體系的重要支撐[5],因此,這部分內容屬于必修實驗。由于學生剛剛接觸專業理論,對實驗學習內容知之甚少,這就需要實驗教師在授課時進行細微化示范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專業實驗素質。
2.2 拓展平臺
拓展平臺是在理論課程與基礎實驗課程接近結束或者在其結束之后,根據課程教學及其擴展,加深和加強所需內容而設立的綜合、設計性實驗和課程設計[6-7]。與基礎實驗相比,其內容、難度和綜合性均有所提高,這部分內容屬于課程擴充內容,所屬課程大多屬于必修實踐課程。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對理論課程的進一步分析與設計、結合理論進行綜合自主學習能力。要求教師由基礎平臺的主導地位逐步轉為指導地位,讓學生主動參與,獨立完成或以團隊的形式完成實踐內容。
2.3 激勵平臺
激勵平臺是初步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綜合運用所學專業課程,完成一定難度的具體項目,大部分來源于企事業項目、各級各類科技創新項目作為課題。其目的是深化圍繞項目,逐步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加強由已有的創新實驗教學研究成果,使教學內容與工程實踐、社會需求密切聯系,良性互動。其研究內容是由創新性實驗、以及各類科技競賽活動等提出。要求以學生為主導,并且以團隊為主完成[8]。
2.4 突破平臺
突破平臺是重點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激發科研興趣,提升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完成相當難度的具體項目。其來源一般為指導教師主持科研類、企事業單位委托的科研項目。本層次要求學生與指導教師共同研究、共同突破科研瓶頸,由學生具體操作、實施、實現及完成項目過程等內容[9]。
電信實驗中心以教學“多投入”和科研“上水平”提高教師綜合素質,打通了理論、實驗、科研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壁壘,建設了從知識、年齡、學歷、學緣、職稱等相對較合理的教師隊伍[10]。在中心任教的48名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18人、碩士學位27人;含教授10人、副教授或高級實驗師15人(其中1人為省級教學名師,2人為省級高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中心成員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40多項,其中國家級10項,省部級16項;項目經費達600多萬元。發表學術論文多達2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錄近60篇。發表教改論文50余篇,授權國家專利15項,獲得各項科技獎項6項。現已建成2個省級教學團隊,省級教學二等獎2項,公開出版教材10余部,其中實驗教材6部,校內自編教材7部,省級精品課2門,校級資源共享課2門,平臺課1門。中心建設成果顯著[11]。
中心目前由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具有百人層次資格的教授主持日常工作,中心建立導師培養制度,常年聘請高水平教師和企業人員走進課堂,并作為青年教師的導師,進而提高青年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有計劃、有步驟地選派專任教師到國內外進修與交流,了解國外高校的最新教學動態,借鑒其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目前已有2名教師出國交流;聘請國內外的知名學者到中心進行講學,積極加強與國內兄弟院校之間的聯系與交流,鼓勵教師在職攻讀學位;重視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選派教師到企業、工廠進行實踐培訓。多年來,形成了一支熱愛實驗教學,教育理念先進,教學科研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學術水平高,信息技術水平高的實驗教學隊伍。
規章制度的制定是為了保障中心的實驗教學正常運行,如“大連海洋大學實驗室設置管理辦法”“大連海洋大學電信實驗中心低值儀器設備采購申請表”“大連海洋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實驗室開放安全責任書”等,嚴格的管理制度保障了實驗室正常開放和運營。理論教師要參與實驗教學[12],新引進的青年教師要通過試講才能走上講臺,并和實驗教師一起到實驗室工作半年,熟悉實驗室情況,學校每年定期舉行新來青年教師考核制,舉行青年教師講課大賽,校教學質量與保障處制定了聽課制度,教學檢查制度,學生網上匿名打分制度,定期召開師生座談會制度[13],促使青年教師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等方面得到了逐步提高。
電信實驗中心建筑面積約3 288 m2,設備達1 300多臺(套),設備總值1 370多萬元;可同時容納學生實驗人數650余人。現開設實驗項目420余個,每年承擔教學任務186 220人時[14]。實驗中心實驗環境嚴格執行國家標準,實驗室布局集中、合理與安全。樓內安裝了智能化的安全和監視系統,安裝防盜報警器、防火報警器、滅火器、消火栓、安全通道門、安全通道指示等設施。部分實驗室根據需要安裝了電視攝像監視系統,實驗室裝備了門警系統。強電實驗室的大功率設備設有安全警示標志和操作注意事項標牌。中心實行專業化物業管理,保潔人員每天對實驗教學樓進行衛生清潔,學校的保安人員24 h值班。中心成立以來從未發生過安全事故。實驗中心對所屬用房進行了科學合理的規劃,使實驗室、辦公室和搞科研的重點實驗室三分開,實現分區管理。中心非常重視文化環境的建設,建設了相關專業的科學家及名家掛像的知識文化長廊和各種專業知識的展板,展窗里放置各種元器件,傳播現代和前沿專業知識。提高了學生對自己所學相關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的興趣,將科學性、趣味性、知識性有機結合[15],有力地打造了中心科學文化氛圍。
隨著每年學校對本中心經費的大量投入,逐步改善和優化了實驗室的軟件和硬件環境,尤其是“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專項資金—基礎實驗室項目”、“遼寧省重點實驗室專項資金—海洋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等的項目支持,為滿足現代企業對學生專業知識的需求不斷更新實驗項目提供了資金保障[16]。近年來,中心老師和設備生產廠家一起研制了符合我校特色的實驗設備,促進了實驗教學,提高了中心老師的研發水平,增強了實驗中心自身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通過中心幾年來層次化階梯式培養平臺的建設,構建了理論實踐一體化的培養體系,在創新能力培養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大幅度地促進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共獲“挑戰杯”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飛思卡爾智能車大賽、計算機程序設計大賽、“互聯網+”等國家級獎項8項,省級獎項25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由教師科研項目所衍生申報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獲批國家級8項,省級19項,校級28項。
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按照遼寧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項目的要求,大連海洋大學電信實驗中心將努力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逐步完善實驗硬件條件,優化軟件條件與環境,加大開放力度,多方籌措資金,筑巢引鳳,提高管理水平,培養具有較高專業技能的合格畢業生,更大地發揮示范教學中心在高校教學中的示范作用。
[1] 汪 靜,胡玉才,遲建衛.物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2):131-133.
[2] 何東鋼,谷 軍,王建彬,等. 電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綜合實驗平臺的構建與實踐 [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32(11): 163-165.
[3] 楊 青,王改云.自動化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與改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11):81-83.
[4] 王香婷,李 明.國家級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10):126-128.
[5] 黃 璐,于 紅,王建彬.C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探討[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2,28(4):145-147.
[6] 李 響,李 擎,曹立杰,等.基于仿真設計的電子線路體系課程實踐新思路[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10):102-103.
[7] 宋劉斌,肖忠良,曾巨瀾.論地方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3,11(3):116-118.
[8] 章宗標,金林樵. 以應用能力培養為核心 學科競賽為導向 加強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12):151-154.
[9] 余建潮.依托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加強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0(3):117-119.
[10] 何東鋼,周 敏.實驗技術隊伍結構分析及建設探討[J].赤峰學院學報,2010,26(10):208-209.
[11] 朱世坤.實驗示范中心建設為契機 促進實驗教學改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26(4): 95-97,
[12] 朱永永.經濟信息管理專業工學結合實訓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1): 134-136.
[13] 杜明輝,葉朝良,劉 鵬.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7):130-133.
[14] 楊志強. 強化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 促進創新人才培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12(12): 130-132,
[15] 李紅陽,王立峰,高永豐,等.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與創新型人才培養[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9):111-113.
[16] 劉 超,龔彥華.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與管理[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6):264-266.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Construction fo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HEDonggang,LIXiang,GUJun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Dalian 116023, Liaoning, China)
To raise the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and construct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it is proposed an effective method of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n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for instrument and environment of experimental center.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center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is introduced. The more methods and measures of the demonstration center construction are explore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nstruction of demonstration center;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and content; experiment teaching team
2016-08-19
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立項課題(LG15DB059)資助; 遼寧省國際教育科研規劃課題(LNGJ150062;LNGJ150068)資助;大連海洋大學校立微課項目(KC2016WK24)資助
何東鋼(1972-),女,滿,遼寧大連人,碩士,高級實驗師,遼寧省電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控制。
Tel.:13614094919;E-mail:hdg@dlou.edu.cn
G 642.0
A
1006-7167(2017)03-015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