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靜+高興蓮+牛丹丹+黃靖


摘要:目的 探索對初入臨床的醫學實習生實施入手術室前專項培訓的效果。方法 抽樣200名醫學實習生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0名。試驗組在入手術室前由專職教學老師進行集中統一的理論培訓和操作培訓;對照組按傳統帶教方式,由各外科醫生作為帶教老師分別帶入手術室直接進行臨床實習。結果 對兩組學生外科手消毒、穿無菌手術衣、戴無菌手套、手術部位消毒、手術部位鋪巾5項操作實際情況進行考核,試驗組醫學生各項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對試驗組醫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對手術室環境適應、手術中無菌意識提高、對教學效果滿意幾個項目滿意度較高,分別為95.54%、95.98%、95.57%。結論 對初入臨床的醫學實習生實施入手術室前專項培訓提高了醫學生對手術基礎操作技能的掌握,提高了實習教學效果,減輕手術室的臨床教學負擔。
關鍵詞:醫學實習生;手術室;專項培訓;手術中無菌原則
手術室是醫學實習生進入外科臨床實習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醫院感染管理的重點單元[1],手術室感染控制的質量直接關乎手術患者感染率。醫學生在校期間對手術室無菌技術培訓較為基礎,加之在校期間進入臨床實踐時間和機會有限,往往對手術室無菌技術原則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無法深入了解手術室專科知識,不能正確樹立無菌觀念,從而導致違背無菌原則的操作發生。我院手術室每年接受各層次醫學臨床實習生500余人次,為保證手術室感染控制質量,同時降低手術室臨床帶教壓力,我院自2015年起由手術室聯合外科教研室對即將進入臨床實習的醫學生進行入手術室前專項培訓,取得了良好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進入手術室實習的醫學生200名,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100人。其中男128名,女72名;年齡21~26歲;其中五年制醫學生86名,八年制醫學生114名,均無在手術室實習經驗,將其分別歸入試驗組和對照組。
1.2方法 針對初入臨床的醫學生在手術室實習常見的差錯,對手術室制度流程的不知曉和容易忽視的操作環節和操作原則,制定培訓方案。根據培訓方案對試驗組在手術室實施統一理論和操作培訓后再進入手術室開始外科實習;對照組按傳統帶教方式,由各外科醫生作為帶教老師分別帶入手術室直接進行臨床實習。對兩組學生臨床實習基礎操作進行評價。根據外科教研室遞交的實習學生名單隨機抽樣,對抽樣學生按數字編號,單號入試驗組,雙號入對照組。
1.2.1試驗組理論培訓 由手術室專職教學老師對初入臨床,從未進過手術室的醫學實習生進行理論培訓。內容包括:①潔凈手術部的管理:由手術室入口處流程,到如何更鞋更衣,潔凈手術部各個區域的功能和衣著要求,各潔污通道的功能,以及廢物分類管理。②手術室管理制度:手術電子提交管理制度,手術潔凈分級管理,手術室的信息化管理,手術室火災應急預案。③手術中無菌操作技術和原則:外科手消毒,穿無菌手術衣,戴無菌手套,不同手術部位消毒鋪巾方法,術中無菌技術,包括如何更換連臺手術衣,術中如何更換手術站位,沾染手術的處理方法等。④標本管理制度和送檢流程:強調手術切除之標本的重要性,手術標本的送檢流程,手術標本固定和存放方法。⑤手術室各項查對制度:手術患者身份查對,手術器械的清點查對,術中用藥、輸血的核查,手術患者部位安全核查。
1.2.2試驗組操作培訓 ①將外科手消毒,穿無菌手術衣,戴無菌手套,手術部位消毒鋪巾,進出手術室流程規范,手術安全核查六項常用的基礎操作制作標準化操作視頻,在操作培訓前給學生觀看學習。②由手術室專職操作示范老師對學生進行親身示范,針對操作中的關鍵環節進行講解。③將學生進行分組練習,設定連貫的操作練習(外科手消毒→手術部位皮膚消毒→鋪無菌巾→穿無菌手術衣→戴無菌手套)。④ 將視頻裝入手術室播放器中滾動播放,提供課后復習和參照練習的機會。
1.3評價指標 ①臨床綜合考核成績:在試驗組和對照組實習醫學生進入手術室后,對外科手消毒、穿無菌手術衣、戴無菌手套、手術部位消毒、鋪巾5項操作的實際操作情況進行評價。操作考核標準參照《手術室護理技術操作規范及評分標準》[2],單項操作滿分為100分。②醫學生問卷評價:采用問卷調查對參與手術室舉辦的專項培訓的醫學生滿意度,問卷內容根據查閱資料,咨詢專家以及醫學生自覺在入臨床中常出現的問題進行歸納后設計,內容包括對手術室環境適應,對管理和操作流程清晰,手術中無菌意識提高,臨床實習信心提高,醫護溝通滿意度提高,對教學效果滿意,贊同該教學方法7項,采用Likert 5級評分,0分為非常低,4分為非常高,總分為28分。滿意率為項目得分與項目所占總分之比。
2 結果
2.1臨床綜合考核結果 對兩組學生外科手消毒、穿無菌手術衣、戴無菌手套、手術部位消毒、手術部位鋪巾5項操作在臨床實際情況進行考核。試驗組醫學生各項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對試驗組醫學生問卷評價結果 對經過培訓后的試驗組醫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對手術室環境適應手術、手術中無菌意識提高、對教學效果滿意幾個項目評分值較高,分別為95.54%、95.98%、95.57%,見表2。
3 討論
3.1本項培訓對醫學實習生的影響 醫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對手術相關操作和無菌技術培訓較為單薄,加之在校期間進入臨床實踐時間和機會有限,無法深入了解手術相關知識[3]。院校中使用的外科教材無法同步于現代手術室飛速發展和醫療硬件設施快速更新,導致醫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后面對外科基礎操作如外科手消毒揉搓法的流程、穿好手術衣后的無菌范圍、無接觸式戴手套的方法時均表現較為茫然,對不同手術的鋪巾不能掌握,對術中部分無菌原則不清楚,甚至出現戴好無菌手套后再次觸碰非無菌物品、非無菌區域等違背無菌原則的操作時有發生[4]。傳統教學方式中,外科醫生作為帶教老師的臨床教學往往只重視醫學生病情診療能力和手術解剖操作技能的培養,而忽略手術相關的基本操作和術中無菌原則的教學,使初入臨床的實習生不能正確樹立無菌觀念。手術室實習是醫學生成長為一名外科醫生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外科醫生無菌觀念的重要階段[5]。外科醫生的無菌操作直接關乎手術后感染率發生,關乎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研究中,試驗組經培訓后,外科手消毒、穿無菌手術衣、戴無菌手套、手術部位消毒、手術部位鋪巾5項操作臨床考核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對醫學實習生實施入手術室前專項培訓提高了醫學生對手術基礎操作技能的掌握,正確樹立醫學實習生的無菌觀念和操作嚴謹性。對被培訓醫學生滿意度調查中看出,對手術室環境適應手術、手術中無菌意識提高、對教學效果滿意幾個項目評分值較高,分別為95.54%、95.98%、95.57%,說明本項培訓可以幫助醫學實習生快速熟悉手術室的環境,明確手術室各個分區;使醫學實習生了解手術室的相關規章制度和手術室的感染控制規定,提高無菌觀念;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也確保手術患者的安全。
3.2本項培訓對手術室管理的影響 我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教學醫院,每年接收不同院校、不同層次大量實習生,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其中包括醫學專業和護理專業的實習生、研究生、進修生。手術室是外科運行的心臟,是臨床實習的重要場所[6]。對醫學實習生實施入手術室前專項培訓極大的規范手術室的管理,提高了臨床教學質量,減輕臨床教學負擔,減輕了巡回護士的工作壓力[7],有利于手術室對醫學實習生的規范管理,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符合醫院的感染控制目標。
3.3探索醫學生初入手術室實習的教學模式 醫學實習生中含五年制,八年制,留學生等層次,本項培訓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由外科醫生直接帶實習生入手術室的教學模式,而是基于“專科”、“專業”的角度上由手術室專科護士對醫學實習生展開集中、統一的專項培訓,改變了臨床醫生教學過程中對手術室基礎操作的重視程度不夠的現象,完善了手術室的教學模式。同時,針對臨床醫學實習生在手術室常出現的問題,和實習生自述不理解之處,設置培訓內容,制定培訓方案。將醫學實習生相關的常用操作,制作成操作視頻,在教學過程中及臨床實踐過程中滾動播放,豐富教學形式,同時能夠有效地解決傳統技能教學中學生缺乏明確指導、缺少可重復的技能操作可視性材料以及教師分組示教難以統一等問題[8,9],從而提高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10],加強教學效果。甄選具有資質、臨床經驗豐富的手術室護士擔任專職教學老師[11],給予醫學實習生規范、正確的授課和操作示范。
參考文獻:
[1]馬建新,王改榮,馬連月.PBL教學法在手術室護生帶教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1):146-147.
[2]高興蓮.手術室護理技術操作規范及評分標準[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12:7.
[3]白紀剛,仵正,張曉剛,等.提高八年制醫學生見習階段普通外科基本技能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7):52-53.
[4]黎思怡.淺談外科學實驗中學生無菌觀念的培養[J].現代醫藥衛生,2010,26(4):629-630.
[5]李曉玲,何春紅,姜紅.手術室情景教學法在醫學生外科實習前培訓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9):102-123.
[6]郭月瓊,彭虹,熊歡.目視管理在手術室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9,24(6):59.
[7]桂賽銀,陳移,戚富琴.情景教學法在手術室護理教學中的效果[J]. 醫學研究雜志,2007,36(10):113-114.
[8]丁飚,董芳輝,劉鶯,等.操作視頻在臨床護理技能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8):93-95.
[9]何璐.手術室教學模式改進對護生能力及教學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1):117-118.
[10]吳丹,戴洪銀,袁榮華,等.公選課常用《急救知識與技術課程》教學現狀調查與分析[J].九江醫學,2009,24(2):56-58.
[11]高興蓮,胡娟娟,李婷婷.手術室專科護士培訓培訓后臨床實踐效果調查[J].護理學報,2014,21(21):29-31.
編輯/王朵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