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英
摘要:目的 探析兩種縫合方式在首次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愈合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1月景德鎮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首次剖宮產產婦為主要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分配的原則將其分為兩組,60例/組。對照組患者接受傳統雙層子宮切口縫合法(I號DG線連續縫合子宮肌全層,再用1號絲線連續縫合漿膜層),觀察組患者接受單層縫合法(I號DG線連續縫合子宮肌全層,再用I號DG線連續褥式縫合子宮肌層及漿膜層)。對兩組患者進行為期1年的術后隨訪,對患者術后各項臨床指標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術后惡露時間、月經不調發生率、子宮切口憩室發生率上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產后出血發生率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首次剖宮產術后切口的縫合上,采用連續縫合子宮肌全層、連續褥式縫合子宮肌層及漿膜層的縫合方式可獲得理想效果,最大程度降低對產婦身體健康的影響,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縫合方式;首次剖宮產;術后切口愈合;臨床應用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wo kinds of suture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healing of uterine incision after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From June 2014~2016 January in Jingdezhe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treated 120 cases of the first cesarean section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 distribution will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6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double uterine incision suture(I DG line continuous suture of uterine muscle layer,with 1 silk continuous suture serosal layer),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single suture(I DG line continuous suture of uterine muscle layer,and then I,DG line continuous mattress suture of myometrium and serosa).Two groups of patients for a period of 1 years of follow-up,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parameters of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Results Postoperative lochia time,the incidence of abnormal menstruation,uterine incision diverticulum incidenc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wo patients in the operation time,bleeding volume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For the first incision after cesarean section,with continuous suture of uterus muscle layer,continuous mattress suture of myometrium and serous layer suture method can obtain ideal effect,reduce the maximum impact on maternal health,and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
Key words:Suture method;First cesarean section;Postoperative wound healing;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近年來,我國剖宮產率不斷升高,為高危妊娠、異常分娩產婦提供了綠色通道,切實保障了產婦及圍產兒的生命健康,大大降低圍產兒死亡率。但關于剖宮產的安全性一直是婦科臨床上關注和研究的重點問題,采用何種方式縫合首次剖宮產術后切口對切口愈合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1-2]。本次研究擬以2014年6月~2016年1月景德鎮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首次剖宮產產婦為主要研究對象,對兩種縫合方式在首次剖宮產術后切口愈合中的臨床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和評價,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1月景德鎮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首次剖宮產產婦為主要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分配的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年齡21~40歲,平均年齡(32.16±2.17)歲;孕周為38~42 w,平均孕周為(39.78±2.13)w。觀察組年齡20~39歲,平均年齡(32.78±2.53)歲;孕周為38~41 w,平均孕周為(39.77±2.21)w。將兩組產婦的年齡及孕周基線資料納入到統計學軟件中,發現兩組產婦在一般資料上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可進行臨床對照研究。
1.2排除標準 ①排除妊娠合并嚴重內科病癥,如中重度貧血、糖尿病、低蛋白血癥,高血壓,甲狀腺功能異常等;②排除胎膜早破、陰道炎及絨毛膜羊膜炎;③排除孕前曾因PCOS等其他內分泌方面而不孕及孕前月經異常。
1.3方法 對照組產婦的傳統雙層縫合方法如下:先使用I號DG線連續縫合子宮肌全層,再用1號絲線連續縫合漿膜層。觀察組產婦的單層縫合方法如下:先用I號DG線連續縫合子宮肌全層,再用I號DG線連續褥式縫合子宮肌層及漿膜層。
1.4觀察指標 ①對兩組產婦的術后惡露時間、月經不調發生率進行記錄和對比分析。②對兩組產婦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產后出血發生率進行記錄,并對組間數據進行對比分析。③對兩組產婦自然月經來潮后進行為期3個月的術后隨訪,記錄兩組產婦的子宮切口憩室發生率,并對兩組數據進行組間對比。
1.5統計學分析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分別采用(x±s)、(%)表示計量型指標(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惡露時間)和計數型指標(產后出血發生率、月經不調發生率、子宮切口憩室發生率),兩種類型指標間的差異分別采用獨立樣本t和?字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產婦的各項手術指標對比分析 兩組患者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產后出血發生率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產婦的各項術后指標對比分析 觀察組患者的術后惡露時間、月經不調發生率、子宮切口憩室發生率上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連續單層縫合術在首次剖宮產術后縫合上具有操作簡單、快速的應用優勢,但傳統的雙層縫合法操作相對較為復雜。單層縫合可減少肌層組織間的異物,有效關閉子宮切口血竇,在達到有效止血目的的同時,更容易控制縫合線的松緊程度,良好的血液供應可為組織提供充足的營養和氧氣,促進壞死物質吸收,對局部感染起到較好的控制性作用[3-4]。并且,單層縫合單根線在穿越子宮切口時,更容易對縫合張力進行控制,無需進行反復調整,可將對切口愈合的影響降至最低。除此之外,在內層進行連續縫合,可避免組織發生缺血性壞死,外層采用褥式縫合,可避免形成血腫,對子宮切口的愈合起到促進性作用。本次研究結果顯示:①在各項手術指標上,兩組患者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產后出血發生率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②在術后各項指標上來看,觀察組患者的術后惡露時間、月經不調發生率、子宮切口憩室發生率上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本結果與相關文獻及醫學報道獲得的研究結果存在相似性[5-7],從此次研究中可以看出,采用單層縫合法對子宮切口進行縫合,可改善產婦術后各項指標,相對于傳統的雙層縫合法更具積極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對于首次剖宮產術后切口的縫合上,采用連續縫合子宮肌全層、連續褥式縫合子宮肌層及漿膜層的縫合方式可獲得理想效果,最大程度降低對產婦身體健康的影響,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劉利虹,孫莉,張瑞華,等.剖宮產術中兩種子宮切口縫合方式與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憩室形成關系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4(11):73-73.
[2]趙燁,李文珍,董晶,等.二次剖宮產術子宮下段切口連續單層縫合與連續套鎖縫合的比較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5,13(9):1462-1464.
[3]徐文生,韓鳳娟,劉彩平.外用凍干重組人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對剖宮產術后腹部切口愈合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4,14(2):150-153.
[4]姬素紅,肖三虎,何利兵,等.剖宮產手術不同縫合方法與二次妊娠子宮破裂發生風險的相關性研究[J].醫療裝備,2015,10(3):40-42.
[5]王秋云,曾慶華.剖宮產術子宮切口肌層單層縫合與雙層縫合的對比研究[J].中國臨床研究,2015,28(10):1344-1346.
[6]楊學會,潘曉梅.切口膜牽拉固定在治療剖宮產術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4,13(18):159-161.
[7]陳曉雯.雙層單純連續縫合與單層連續套索縫合應用于剖宮產子宮切口臨床療效的對比研究[J].浙江創傷外科,2016,21(4):641-643.
編輯/李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