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生+楊衛明
非洲菊是主要的鮮切花品種之一,其用途廣泛,需求量大,種植效益顯著。在我國南方地區主要采用大棚避雨栽培非洲菊,筆者根據10多年的鮮切花引種栽培生產實踐,總結出了非洲菊大棚周年生產新技術。
1.清溝整地,施足基肥
宜選擇沙質壤土地塊栽培,種植前應在大棚周圍開好排水溝。非洲菊周年產花需肥量較大,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每畝施入腐熟的雞糞、餅肥1000公斤、長效緩釋復合肥40公斤。用小型旋耕機旋耕入土,然后開溝作畦。畦高35厘米、寬不超過1.5米,整平畦面以防積水。將畦兩側土壤踏實,防止崩塌。
2.品種的選擇
規模種植宜選擇目前生產上常用的當家品種,如紅色系的熱帶草原、黃色系的陽光海岸、粉色系的玲瓏、紫色系的紫玉、金色系的高山、花邊系的多麗。重瓣品種比單瓣品種耐運輸,黑心系列比黃心系列更暢銷,各地可因地制宜選擇品種。為穩妥起見,新品種建議先少量試種。非洲菊種苗的經濟使用年限為3~4年。
生產上以種植組培苗為主,產花快且質量高。不建議種植實生苗和分株繁殖苗,因為種植實生苗對技術要求較高,從播種到采花時間長;分株繁殖苗的商品花質量參差不齊,管理要求高。
3.適時定植
南方地區定植時間不應早于4月初,在清明節前后定植最佳。為了提早上市,宜定植大苗。種苗運輸距離短的地方可直接種植6葉以上帶花苞的裸根苗,活棵后即可產花。但一般都將第一、二批花苞打掉,以便為后期生產高質量的商品花打下物質基礎。可適當高密度栽培,株行距20厘米×20厘米,每畝定植6500株左右。
4.田間管理
春季管理:注意大棚防寒保暖,選擇晴好天氣敞棚放風除濕。結合中耕松土補施有機肥和緩釋復合肥。及時補蔸,清除老葉、病葉、霉爛葉。在清明節之后選擇晴好天氣澆一次透水。加強巡視,發現病蟲害及時防治。
夏季管理:(1)于5月初撤除大棚四周的卷膜和腳膜,只保留一層頂膜避雨。(2)增加澆水次數,同時將含氮量45%以上的速溶性硝態氧(不宜用含氯的肥料)復合肥溶解于水中,再用水泵噴淋畦面,不要噴灑到花苞上。噴肥后再用清水噴淋一次葉片,洗凈葉片上的殘留肥漬。澆水原則為見干見濕,雨天不澆水;追肥原則是少施多次。(3)做好雨季排水工作。預防根腐病,定期進行土壤消毒,發現根腐病株應連根帶土鏟除,并做好發病區域的土壤消毒工作。及時防治葉螨、煙青蟲等蟲害,應選用具胃毒作用的殺蟲劑防治,噴灑殺蟲劑時忌噴灑到花瓣上,以免影響切花質量。(4)及時清除老葉、病殘葉、蔭蔽葉,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促發花苞。
秋季管理:秋季非洲菊進入了銷售旺季,應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及時清除老葉、病葉等,最大限度地促進多產花。
冬季管理:主要任務是保溫防濕。應于11月初之前蓋好大棚卷膜和腳膜,在12月上旬之前蓋好大棚內的小拱棚膜。小拱棚的寬度以能覆蓋兩廂畦面為準;高度以工作人員能直立為準。根據筆者多年的實踐經驗,南方地區冬季覆雙層膜基本能保證周年生產。
降低棚內的空氣濕度。選擇晴好天氣的中午,將大棚南面膜適當敞開放風,時間以吹干葉片上的水汽為準。冬季光照強度和晴天天數直接決定非洲菊產花量,應創造條件增溫補光,提高產量。
5.采收
每天清晨采收,做到輕拿輕放。如晝夜溫差大時,剛采收的花枝不要立即養水,應在花稈出現脫水現象時再養水,否則容易發生“斷頭”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