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
領導干部自己清廉,并不意味著就萬事大吉。有一些干部因為不敢擔當、不負責任而落馬。“治吏”是一項系統工程,而治理“懶官”是重中之重。也就是說,貪污腐敗要“辦”你,懶得干照樣要“辦”你!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2017年2月初公布,經中共中央批準,中共中央紀委對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民政部原黨組書記、部長李立國和民政部原黨組成員、副部長竇玉沛嚴重失職失責問題立案審查。
經查,李立國同志作為民政部黨組書記、部長,竇玉沛同志作為民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管黨治黨不力,嚴重失職失責,所轄單位發生系統性腐敗問題。
經中央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并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由監察部報請國務院批準給予李立國同志行政撤職處分,降為副局級非領導職務、終止其黨的十八大代表資格、給予其留黨察看二年的處分,待召開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時予以追認;給予竇玉沛同志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終止其黨的十八大代表資格;提前退休。
“中央對李立國和竇玉沛問責,釋放出相當強烈的信號?!眹倚姓W院法學部教授韓春暉分析認為,“與此前其他被查的干部不同,李立國、竇玉沛被問責的重點是單位內部發生系統性腐敗,對此要承擔‘領導責任?!?/p>
“這再次表明,領導干部自己清廉,并不意味著就萬事大吉?!表n春暉進一步解釋,“如果沒有把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落到實處、抓出效果,而是出了大問題,同樣會被問責?!?/p>
把脈“庸官懶政”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持續推進“打虎”“拍蠅”反腐,多數落馬干部會有各種各樣的貪腐情節,有一些干部則因為不敢擔當、不負責任而落馬。
比如,2014年8月18日,湖南省原政協副主席童名謙被法院以玩忽職守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其沒有惡劣的貪腐情節,但因為不敢擔當、縱容舞弊,被視為“庸官懶官”的典型,成為十八大后首個因玩忽職守而獲刑的省部級官員。
從現實來看,“庸官懶政”具有三種典型表現形式——
表現之一:消極逃避,不作為。少數干部安于現狀,看攤子、守位子,工作熱情減弱,進取意識淡化;或怕工作失誤、冒風險,也怕觸及利益、得罪人,遇麻煩繞道走,明哲保身,把“不出事”作為最大原則等等。
表現之二:不善學習,懶作為。少數干部對深化改革、調整結構、轉變方式等新任務不熟悉、不學習、不鉆研,開展工作不得力。而自己也缺少想學習想干事的積極態度,得過且過。
表現之三:虛張聲勢,假作為。缺少辦實事之心,裝樣子,虛張聲勢,搞形式主義應付上級,還要制造積極努力、風風火火的假象。
“庸官懶政”的出現源于多種因素。比如少數干部,因知識水平、年齡等影響,接受新事物、新理念和掌握新技能的能力較差;少數干部能力水平欠缺,沒有干事創業、主動履行職責的過硬本領,工作上力不從心。
再比如,少數干部盡管有能力,但認為工資、福利不高,寧愿不做事、少做事;有些干部看到別人換了房子、買了車子,心理上或多或少會有一些“不平衡”,等等。
“庸官懶政”的根子,還是源于干部思想拋錨。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干事創業的第一驅動力。理想信念淡漠了,責任心和使命感就缺失了,不作為和庸懶散等問題就會隨之而來。
危害黨和人民的事業
“對于領導干部來說,權力與責任一般分成三個層次:一是自我管理,如廉政和以身作則,這是權力與責任的底線。二是做好本職工作,保證不出差錯,這是稱職的起碼標準。三是不斷優化管理系統,既不是一人專權什么事都管,也不是只要管得不出事就停步不前?!蹦祥_大學齊善鴻教授說。
在齊善鴻看來,那些不作為的干部,只是把住了底線標準,還做不到稱職水平,更談不上連續優化。這樣的干部,沒有履行自己的管理責任,沒有產出相應的治理績效,也沒有讓優秀的管理成為組織的無形資產,沒有落實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庸官懶政后果嚴重?!饼R善鴻分析說,“尤其在基層,群眾遇到任何困難、想法和要求,如果部分干部置之不理,就會傷害群眾的感情,疏遠干群關系?!?/p>
“另一方面,會導致群眾信任度下降?!饼R善鴻說,少數干部在工作中拖拉、散漫,會使黨的政策無法落實。長此以往,影響政府在群眾中的公信力。
“‘庸官懶政影響了改革效率,造成黨群關系、干群關系的誤解隔閡,妨礙發展。”全國宣傳干部學院秦強研究員認為。
“庸官懶政”給人民生命及公共財產造成的損失也不可小視。比如,一些地方頻頻發生重特大安全責任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公共財產損失,其原因之一就是那里的干部存在庸懶散問題,不懂也不愿意深入安全生產第一線去動腦、動手解決種種可能引發事故的隱患問題。
落實干部“能上能下”
落實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相關政策,需要針對“不作為”,治理“庸官懶政”。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上,“治懶”被寫進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堅決克服懶政、怠政?!?/p>
2015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試行)》,旨在解決為官不正、為官不為、為官亂為等問題,推動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和從政環境,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
“‘治吏是一項系統工程,而治理‘懶官是重中之重?!表n春暉說,“當前中國改革發展不進則退,不能容忍放縱不作為的現象蔓延滋長,以免貽誤改革良機,延誤發展進程。因此,有必要增強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責任感,竭力消除‘庸官懶政存在的土壤?!?/p>
韓春暉說,有必要強化監督機制,既加強組織部門和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也要加強群眾監督和媒體監督。比如開辟渠道,讓群眾和媒體參與對政府部門履職的評價,實現民意與政府的良性互動等等。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認為,現在一些干部不敢為是怕惹事,應該在治理“庸官懶政”的同時,健全并實施容錯機制,創造良好政治生態,讓他們敢干事、能干事。
齊善鴻也說,要制定和落實賞罰分明的激勵機制。尤其要突出激勵作用,并通過職位升遷、提高物質待遇等措施,及時褒揚敢擔當、能干事的干部,把述職和考核標準落實在實際效果與管理改進提高方面,讓安于現狀的占位者“讓位”,讓碌碌無為的平庸者“下課”,使善為、能為者得到提拔重用。
“積極促進干部鉆研業務,使他們不僅‘為官有為,而且‘為官善為?!饼R善鴻建議,“大力曝光不作為的庸官懶官,使權力既關在籠子里又運行在陽光下,就能形成積極有為、激流勇進的干事氛圍?!?/p>
在齊善鴻看來,要解決“庸官懶政”問題,最終要依靠機構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要旗幟鮮明地提出“政治立場、道德垂范和管理優化”等考核干部的核心標準,不僅僅是給干部提要求,還要抓他們管理水平的提高。
“只有這樣,才能讓各個政府部門分工明確、責任到位、監督有效、考核到位,增強干部的效率意識、服務意識,倒逼行政機關養成‘馬上辦的工作作風,讓為民服務的理念扎根于‘公仆言行之中?!饼R善鴻說。
(陳志燕薦自《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