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明
從國際趨勢來看,以飛虎隊(SDU)為代表的全備勤應急處突力量,很可能在未來的反恐實戰中應用得越來越少,以香港警隊反恐特勤隊(CTRU)為代表的現場處置力量則會越來越普遍。
前段時間,香港連續發生兩起危害公共安全事件:2月10日晚高峰期間尖沙咀地鐵站發生人為縱火事件,造成11人受傷;2月13日,香港迪士尼樂園行政大樓郵件中心疑似發現爆炸品,數百名員工立即疏散。
兩次事件中,香港警方除了爆炸品處理組之外,一支神秘的特勤單位也奉召到現場戒備——香港警隊反恐特勤隊(CTRU)。相比起成立于四十多年前的飛虎隊(SDU),CTRU是個非常年輕的單位,成立于2009年,知名度卻迅速飆升。盡管成立時間不算長,CTRU卻經常出現在一線執勤,因此常被媒體曝光。那么,到底CTRU在香港警方的定位是什么?他們的實際作戰能力又如何呢?
CTRU當初主要是根據2008年香港舉辦奧運會馬術比賽的安保經驗,為2009年在香港舉辦東亞運動會成立的專業反恐執勤單位。主要負責為基層單位提供“第一時間”的戰術支援,或者在重要時期以及大型活動舉辦現場,承擔武力威懾和打擊任務。
此前,港警的行動升級模式是,如果巡警無法處理則請求沖鋒隊(EU)或者機動部隊(PTU)增援,如果事態嚴重則請求飛虎隊支援。CTRU的定位是介于沖鋒隊和飛虎隊之間的戰術支援機構,并且承擔一部分的一線巡邏任務。
從裝備上來看,CTRU的配槍包括GLOCK自動手槍和MP5沖鋒槍,同時還配備防彈盾牌和防彈頭盔等防護裝備。火力水平不僅遠高于普通巡警,也比EU和PTU高一個級別,因此非常適合作為嚴重襲擊的震懾兵力存在。
最近兩次涉恐事件,如果出現后續攻擊CTRU可以立刻處置。顯然,CTRU的成立并非為了替代SDU,而是作為一個中間的過渡處置力量存在,這樣的設置實際跟香港警方近年來的規劃轉型有關。
此前香港警方的應急梯隊設置,主要是針對90年代的大型持械搶劫案件。當時以葉繼歡為代表的悍匪團伙,持有包括AK-47突擊步槍在內的自動武器在鬧市中連續搶劫金店。香港街面的巡警只裝備了M-10型0.38口徑轉輪手槍,被自動武器打得抬不起頭來,根本無法應對。香港警方只得出動飛虎隊在街面巡邏,但是這樣不僅對SDU本身是一種兵力浪費,也不利于長久部署。
于是,香港警方開始強化原有的EU沖鋒隊和PTU機動部隊,給他們的巡邏車配備防彈衣、雷明頓霰彈槍和半自動版本的MP-5沖鋒槍,并將其部署在鬧市熱點地區。香港警方通過加強EU和PTU的火力,來震懾劫匪的囂張氣焰,強化后的EU和PTU能在發生劫案時拖住劫匪,等待前來增援的SDU解決問題。
然而進入反恐時代后,EU和PTU拖住對方等SDU到場的模式,未必能夠應對大型恐怖襲擊。現代恐怖襲擊的特點是,發生時恐怖分子的攻擊強度特別高且迅速造成大量傷亡,一旦出現恐怖襲擊則必須馬上處置。
現場第一時間處置力量必須足夠強大,能在發生大量傷亡前成功阻止對方。要達到這樣的目標,要么繼續加強EU和PTU的火力和訓練水平,要么成立專門反恐團隊專司此事。顯然后者的成本更低,而且可以更快完成部署。
當然,成立CTRU并非對SDU毫無影響,由于CTRU已經能夠處理街頭暴力犯罪和小型襲擊,因此SDU從2012年開始從三班制改為雙班制,取消了全副武裝待命班組以節約人力。從國際趨勢來看,以SDU為代表的全備勤應急處突力量,很可能在未來的反恐實戰中應用得越來越少,以CTRU為代表的現場處置力量則會越來越普遍。
(李麗薦自《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