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王洪軍
摘要:在使用個體化膏方時,為了注意安全,保證療效,必須重視用藥禁忌。除了藥物配伍中的“十八反”、“十九畏”等外,還有服用禁忌(補膏用藥禁忌、妊娠用藥禁忌、服藥禁忌)與不良反應現象。
關鍵詞:個體化膏方;服用禁忌;不良反應
膏方又稱“煎膏”、“膏滋”,與丸、散、丹一起構成中藥傳統的四大劑型,亦為最古老的中藥劑型之一。根據“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中醫理論,冬季是一年四季中進補的最好季節,而冬令進補,更以膏方為最佳。因其起到滋補作用,也有人稱其為滋補藥,廣泛地使用于內、外、婦、兒、骨傷、眼耳口鼻等科疾患及大病后體虛患者[1]。個體化膏方是具有較為豐富臨床經驗的中醫師在醫院等特定場所,收集患者的全部臨床信息之后,根據患者的不同體質、不同臨床表現,以中醫理論為指導,以辯證論治為基礎,精心組織處方,同時正確選用有針對性的道地藥材及膠類、糖類以及能起到綜合調理作用的相關食品等,組成一個完整的膏方。再把醫師開出的中醫膏方處方交給符合中醫藥相關規定的加工機構進行精心加工、熬制而成的膏滋之劑。個體化膏方為一人一方,一鍋一料制備,具有明確的針對性[2]。
1 服用禁忌[3]
“一藥一性,百病百方”。各種個體化膏方,它們的功用各有不同,但無論哪種個體化膏方,只可治療一定的病癥,而不能通治百病。對于一些陰陽俱虛、氣血不足、數病同發的情況,治療時必須仔細觀察分析,謹慎選方,合理用藥,以獲佳效,切忌孟浪投藥。在使用個體化膏方時,為了注意安全,保證療效,必須重視禁忌問題。用藥禁忌,除了藥物配伍中的“十八反”、“十九畏”等外,還有補膏用藥禁忌、妊娠用藥禁忌和服藥禁忌三個方面。
1.1補膏用藥禁忌 老年病虛證為多,故滋補膏方較為常用。在具體應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防止“閉門留寇”:在外邪未盡的情況下,不要過早使用補膏,以免留邪為患。必要時可在祛邪藥中加入補益之品,以達到扶正祛邪、攻補兼施目的。另外,補益莫與氣血為難,應避免一味呆補,不注意氣血流通的傾向。②防止“虛不受補”:對于一般慢性虛證患者,只能緩緩調養,不宜驟補。可于補益膏方中,酌加助運之品,以免滋膩呆胃之弊。③防止“損陽耗津”:陽虛有寒忌清補,以免助陰損陽;陰津虧損忌用溫補,以免助火傷陰。④腎功能不全者忌服:名老中醫張琪主張以辨證與辨病相結合的方法治病,提出調補脾腎理論。他認為正確服用膏方補脾腎可以起到養精蓄銳、使腎精充沛、來年體質增強的作用。但同時強調:由于膏方側重滋補,一般常含有高檔中藥滋補品、膠類、糖類等,因此腎功能不全者忌服,其他腎病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膏方調補身體。
1.2妊娠禁忌 妊娠期間,因為某些藥物具有滑胎、墮胎的流弊,往往可以造成流產的后果,所以在臨證時要注意藥物的選用。妊娠用藥禁忌歌[4]:“蚖斑水蛭及虻蟲,烏頭附子配天雄;野葛水銀并巴豆,牛膝薏苡與蜈蚣;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蟬蛻黃雌雄;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牽牛皂角同;半夏南星與通草,瞿麥干姜桃仁通;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膽茅根都失中”。
1.3服藥禁忌 服用個體化膏方期間需飲食調和,切忌暴飲暴食,飲酒過度,過食生冷油膩,以免胃腸負擔過重,影響膏方的吸收。為了達到治療目的,服藥期間要求患者忌食某些食物,叫做“忌口”。近年來通過大量的臨床和科學實驗,忌口的范圍已日漸縮小,而且日趨合理。如服人參膏時忌服蘿卜、綠豆,服首烏膏時忌豬、羊血及鐵劑;服用個體化膏方時,忌用茶水調服。如屬陽虛有寒者,忌食生冷飲食;如屬陰虛火旺者,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為哮喘病者,宜忌食蝦蟹腥味等。
此外,遇感冒發熱,傷食腹瀉,月經來潮,急性疾病和有發熱者,慢性疾病發作期和活動期,脘腹疼痛、腹瀉,膽囊炎,膽石癥發作者,慢性肝炎活動期均不適宜服用膏滋方,可使原發病情加重。待上述急性疾病治愈或癥狀改善后再恢復服用,以免“閉門留寇”。針對患者的體質,在膏方服用時,忌口更為重要。
1.3.1體質陰虛者 常見病癥有頭昏眼花、情緒不穩定、失眠、心悸、舌苔厚等癥狀。如果這時口服膏方進行補陰的話,那么則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禁止使用一些刺激性食物,辛辣、蔥、姜、蒜等調味品,且對于一些發的肉類也要避免服用,如狗肉;與此同時,一些甜食也應少吃,如奶油蛋糕、巧克力等等。因為甜食不但會造成陰虛患者容易便秘、臉部生斑,甚至長時間的話還會造成痔瘡或者出血癥狀等;其次,要避免使用海鮮一類事物。因海鮮本身屬于發物,如果這時陰虛者使用之后對患者則會產生負面影響,不但不會進行滋補,且會造成相反方向的效果。但是并非任何海鮮食物都不能使用,以淡水魚食用即可;最后,盡量不要食用一些難以消化食物。因陰虛患者本身在消化能力上較差,且對于食物吸收上較慢。如果體虛者食用不易消化食物的話則會造成大便干燥的現象。
1.3.2陽虛體質 陽虛體質者常見病癥主要有面色沒有光滑、臉色發黃、怕冷、大便溏薄、舌苔微胖、脈象較細等。對于這類體質人員進行膏體藥物進行調節的話就要采取一些溫補、壯陽方面進行使用。而在使用過程中也要注意一些情況,如:首先,在服用膏體的過程中避免服用一些壯陽的食品,如羊肉、動物鞭等,這些食物容易造成人員出現虛火過重的現象,產生負面影響;其次,避免食用一些寒性食物,因陽虛體質者本身在大便上較為稀溏,身體機能對寒涼食物本身就不能使用,所以在一些冷飲和寒性食物上應給予注意;最后,因陽虛體質者四肢經常發涼,這是血液流通不暢的表現,所以在膏體服用過程中應避免服用一些肉類食物。
2 不良反應[5]
2.1不良反應 盡管膏方服用的對象不同,體質、病情不同,但總的要求是以平和為準,在辨證論治的原則指導下,切合個體,不應該會出現不良反應。但是,也有少數人服用膏方后,會出現這樣幾種不適:①滋膩呆胃,納食減少,有的不思納食,腹部脹滿;②齒浮口苦、鼻衄、面部升火、大便秘結;③第二年春夏時感到不適、厭食、困倦,入夏怕熱,也有出現低熱、皮疹、齒浮、便秘等。這些不良反應,可以在剛開始服用幾天時出現,也可能在第二年春夏才出現。防治這些不良反應,首先在服用開路方時要注意,盡可能祛除濕濁,調整好胃腸功能。在服用幾天后就出現不思飲食、腹脹時,應該暫停服用,改服1~2 w理氣和胃消導藥后,再少量服用膏方,慢慢增加。如見齒浮口苦、鼻衄升火時,把清熱瀉火、解毒通腑藥煎好后放入膏方中,一起服用以糾偏差。
2.2毒副作用 要注意一些中藥補益劑的毒副作用,如何首烏具有補肝腎與降血脂作用,但其含大黃酸、大黃素蒽醌衍生物,可使肝細胞正常結構和代謝功能發生異常,臨床已有因服用不當引起肝炎的報道,應引起重視。另外柴胡、板藍根、益母草、胖大海、肉桂、穿山甲等據報道長期使用或用量過大可對肝、腎有一定損害,這些藥都是常用中藥,使用時也要引起注意。
參考文獻:
[1]靳亞慈,張花,王鳳革.淺談膏方及其在婦產科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4,27(5):656.
[2]周端.中醫膏方學[M].北京:中國中醫出版社,2014:12.
[3]龐國明.膏方臨床應用指南[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2:28-29.
[4]位亞麗.中藥配伍禁忌理論文獻研究[D].中國中醫科學院,2013.
[5]張義生.膏方制備工藝與質量控制[C].湖北省膏方質量標準研究及應用培訓班,2015:47-55.
編輯/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