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峰+牟小勇+張鐵桓


摘要:目的 探究自體鼻中隔軟骨與耳軟骨移植鼻尖部整形手術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72例鼻尖部整形患者,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48例,男12例,女36例,年齡18~31歲,平均年齡(24.5±4.1)歲;對照組24例,男10例,女14例,年齡16~29歲,平均年齡(17.5±3.6)歲。實驗組采用自體鼻中隔軟骨與耳軟骨移植填充術進行鼻尖部整形,對照組采用膨體假體填充進行鼻尖部整形。隨訪6個月,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整形效果。結果 實驗組比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患者鼻尖寬、鼻尖角、后旋角、鼻背高度滿意度情況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自體鼻中隔軟骨及耳軟骨移植鼻尖部整形手術,效果顯著,使鼻尖部形態有效改善,并發癥減少,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自體鼻中隔軟骨;耳軟骨;整形手術
鼻部是面部最突出的部分,其形態、位置以及顏色都對面部整體美觀效果有重要影響,因為所在區域是面部集中點,鼻尖部在這一集中點的最前端,也使之成為了面部最為突出的部分。由此,人們越來越注重鼻尖部的美觀,對鼻尖部整形日漸青睞。本研究選取我院從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72例鼻尖部整形患者,對其進行不同填充材料的手術方法,觀察整形效果,現就相關研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取隨機抽簽的方式選取我院從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72例鼻尖部整形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48例,男12例,女36例,年齡18~31歲,平均年齡(24.5±4.1)歲;對照組24例,男10例,女14例,年齡16~29歲,平均年齡(17.5±3.6)歲。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年齡、性別、手術方法)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鼻部特征為圓頓、扁平、低矮,鼻翼軟骨非常短且脆弱,有較短的鼻小柱,且皮下周圍組織較厚,均符合整形手術標準,將過敏癥、有隆鼻史以及手術區出現過感染的患者排除[1]。在手術前,讓患者充分了解手術內容,并簽署之情同意書,自愿進行鼻尖部膨體組織填充,所有指標均與醫學倫理要求符合。
1.2方法 在手術時,患者取仰臥位,先將患者鼻毛備皮修剪掉,然后對手術區域以及周邊區域進行清潔與消毒,最后麻醉處理。對實驗組患者進行鼻中隔軟骨與耳骨移植鼻尖部手術,備制鼻中隔軟骨與耳軟骨移植入物,然后按照設計好的切口方向將鼻尖部皮膚切開,依據鼻中隔軟骨與周圍兩側軟骨銜接的部位,將軟骨膜縱向切開,銳性剝離軟骨膜,使鼻中隔軟骨充分暴露,切取需要的軟骨;將切下的鼻中隔軟骨與耳軟骨用醫用紗布包好浸入到生理鹽水中保存[2]。對照組依據手術要求將鼻背部軟骨組織制備成膨體,作為鼻尖部填充物。沿著鼻尖部切口剝離鼻背膜,將填充物放置位置預留出來,依據不同生理需求與整形要求,需要合理設計手術方案,防止出現病變,及時將制備好的膨體填充物植入到相應位置,檢查沒有出現異樣后就可以將鼻部縫合好,手術后及時對切口區進行消毒與清潔,包扎保持1 w,為防止出現感染可使用抗生素[3]。
1.3觀察指標 測量術后患者的鼻尖高度、長度以及鼻角等指標,然后對患者鼻尖部矯正情況進行評估,6個月后可對患者隨訪,觀察是否存在并發癥。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15.0軟件對計數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標準差(x±s),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字2檢測統計結果,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效果對比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鼻尖部高度、矯正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實驗組患者比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鼻尖部整形效果 對患者鼻尖寬、鼻尖角、后旋角、鼻背高度滿意度情況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在人們生活條件大幅改善下,人們對美有著越來越高的追求,鼻子在整個面部最前端,有“面部之王”之稱,鼻子的美觀度越來越被人們關注,不同民族、地區的鼻部形態有著差異,亞洲人鼻中隔軟骨與鼻翼軟骨脆弱且矮小,僅依靠軟組織與韌帶連接支撐,皮下組織厚,使鼻尖肥厚,圓頓、輪廓感不強[4]。依靠鼻尖整形可使鼻尖形態有效改善,得到了越來越多愛美人士的喜愛。采用自體鼻中隔軟骨具備較多優勢:具有較好的組織相容性,可使鼻中隔軟骨與鼻局部組織愈合更快、更充分,減少出現移位、塌陷等問題;排異反應少,成功率高,自體鼻中隔軟骨即使沒有血液供應也能夠進行新陳代謝,且更容易獲得,手術方法更加簡單,取自肋軟骨與耳軟骨,對身體傷害較小,外形與觸感更加真實[5]。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使用自體鼻中隔軟骨與耳軟骨以及膨體填充手術進行鼻尖部的整形,對比兩種鼻尖部整形方法的效果,兩組患者術后鼻尖高、矯正成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比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鼻尖寬、鼻尖角、后旋角、鼻背高度滿意度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應用自體移植進行鼻尖部整形效果更加顯著,排異反應小,吸收更快存活率更高,對機體損傷較小,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整形方法。
參考文獻:
[1]王晟宇.自體鼻中隔軟骨、耳軟骨移植鼻尖部整形手術的比較分析[J].中國醫療美容,2013,3(3):19-20.
[2]孫云霞,崔鳳英.自體鼻中隔軟骨墊鼻尖圍手術期的護理[J].中國美容醫學,2010,19(3):443.
[3]Jessup M,Abraham WT,Cassey DE,et al.2009 focused update:ACCFAHA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 in adults: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J].Circulation,2009,119(14):1977-2016.
[4]韓國棟,谷斌,黃小林,等.鼻中隔軟骨和耳軟骨聯合在鼻尖整形中應用[C].第18屆世界美容醫學大會暨第八次全國醫學與美容學術年會論文集,2011:167.
[5]劉艷明.關于鼻尖整形手術的整形效果及臨床應用分析[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8):106-107.
編輯/高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