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立
摘 要:當前,在我國的公路建設過程中,水泥混凝土路面較為常見。具體來講,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建設成本不高,因此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廣與應用。然而,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易出現一些病害,不僅降低了公路建設的整體質量,對于公路的交通運行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基于此,為了提高公路路面的施工質量,文章就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見病害以及具體的病害防治措施進行了分析與探討,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混凝土路面;常見病害;防治措施
引言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種常見的公路路面,在公路建設過程中應用的也較為廣泛。從總體上來看,水泥混凝土路面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鋼筋混凝土路面;(2)鋼纖維混凝土路面;(3)預應力混凝土路面。在公路建設過程中,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質量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這就導致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容易發生一些病害。為了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質量,文章對這些常見病害進行了相應的分析與探討,并且有針對性的提出了防治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具體措施。
1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見病害分析
在公路建設過程中,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見病害可以大致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路面板內損壞病害、接縫位置發生病害以及板下出現的脫空問題。接下來文章主要分析這些常見病害產生的具體原因。
1.1 路面板內損壞病害分析
在公路建設過程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內損壞這一病害比較常見。尤其是進行路面施工時,裂縫問題時有發生,降低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整體質量。產生路面板內損壞病害的原因包括多個方面。其中,在于使用混合料時,水分流失過快所引發的碳化以及干縮現象,是導致水泥混凝土裂縫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質量。
與此同時,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有時還會出現顆粒不均勻分層離析問題,這也會導致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內損壞病害的出現。具體來講,當水泥混合料的顆粒不均勻時,粗骨料會漸漸地分離出來,這就導致了水泥混合料中剩下的集料顆粒下沉。在這一過程中,伴隨著集料顆粒的下沉,水泥混合料中的水分就會向上移動,進而導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表面發生沁水現象。當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水分的蒸發速度大于沁水速度時,水的蒸發情況就會深入到水泥混合料的表面,進而導致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存在凹陷。受到凹陷問題的影響,水泥混凝土路面會形成較大的張力。加之水泥混合料各固體顆粒也存在一定的張力,一旦水泥混凝土的硬化強度不符合施工標準,就無法與張力形成有效的相互作用,長此以往,水泥混凝土路面就會出現裂縫。當外界環境較為干燥時,這些裂縫會逐漸地蔓延并擴大,最終造成了嚴重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危害。
1.2 板下出現的脫空問題
當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出現脫空現象時,整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受力情況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在受力情況發生改變的影響下,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加以解決,水泥混凝土路面同樣會出現裂縫。為了有效解決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出現脫空現象這一常見病害,首先應當明確引發路面板下發生脫空情況的主要原因。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過程中,為了保證施工質量,通常情況下都要保證路面下有均勻的支撐。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受到外界作用力的影響,這種均勻的支撐會漸漸地變為不均勻支撐。這就導致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成為了局部被支撐的狀態,當這種現象超過一定限度時,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會斷裂。如果沒有及時處理路面板斷裂的問題,受到地表水作用以及往來車輛的影響,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會形成脫空地帶,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1.3 接縫位置發生病害分析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縫位置有時也會存在病害問題,降低了公路的建設質量。舉例來講,在施工過程中,如果路基存在不均勻變形的現象,或者是填縫料受損或存在質量問題時,水泥混凝土路面就會出現錯臺問題。與此同時,在處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橫向接縫過程中,受到膨脹系數的影響,會出現一定的滑動問題。另外,當水泥混凝土受熱發生一定的膨脹時,其接縫的兩端可能會向上拱起,這就導致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收縮縫隙會向外張開。如果這些縫隙中被填充了難以壓縮的堅硬物質,就會增大縫隙的壓應力,使其縱向上壓曲失穩,降低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穩定性。
2 有效防治混凝土路面病害的措施分析
通過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見病害的主要原因,文章從以下三個方面探討了處理這些常見病害出現的相關措施。
2.1 防治路面出現裂縫的措施分析
在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內損壞病害的過程中,可以了解到致使水泥混凝土路面產生裂縫的原因包括多個方面。為了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質量,避免裂縫問題的過多產生,首先,應當保證水泥混合料的質量符合施工標準,有效控制水分的流失速度,降低因水分的缺失而引發的水泥混合料的碳化以及干縮現象。其次,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還要控制好砂石比以及水泥灰用量,并保證攪拌的均勻性,避免水泥混合料因顆粒不均勻而出現分層離析問題。在振搗完水泥混凝土之后,為了有效防止水泥混凝土凹陷問題的出現,可以運用真空脫水技術,將水泥混凝土內部以及路面表面多余的水分排出干凈。這樣不僅可以降低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現裂縫的概率,還可以提高水泥混凝土的強度以及密實度,使得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符合相關標準。與此同時,還應當在混凝土初凝前進行第一次抹面,在終凝前進行第二次抹面。
2.2 防治路面板出現脫空的措施分析
為了有效防止路面板出現脫空問題,首先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包括灌漿材料的合理配置與安全性,以及相關灌漿設備的準備工作。其次,要明確水泥混凝土路面脫空板的具體位置以及使用的實際面積。再次,為了保障相關施工工藝的順利進行,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檢查壓漿泵是否存在問題,保證其在施工過程中能夠安全運行。(2)在攪拌之間,對于攪拌器械進行檢查。與此同時,為了保障攪拌質量,要及時清理攪拌器械內的雜質或殘留物。(3)保障機組水箱和鉆機的水箱中的水處于充滿狀態。(4)檢查脹卡頭和壓漿管路。(5)確定需要灌漿的混凝土板范圍。最后,對路面脫空板進行灌漿時,不僅要遵循一定的灌注順序,還要在灌注的漿液凝固之后進行封孔操作,并且將面板邊緣以及中間孔的表面抹平。
2.3 有效防治接縫位置損壞措施分析
在施工過程中,為了有效防治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縫位置出現錯臺、斷板等病害,應當注意以下三個方面。首先,為了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層的穩定性和抵抗沖刷的能力,在選擇基層材料時,可以選擇抗沖刷能力較強的無機結合料,或者是瀝青穩定粒料。需要注意的是,為了防止唧泥問題的存在,在基層中一定不能使用細粒土。其次,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做好路面的排水工作。因為當路面存在積水時,這些積水會沿著板邊的縫隙或接縫位置進入到基層中,從而導致了接縫出現損壞。最后,在施工設計時,要減少板邊底部位置、裂縫位置還有混凝土板接縫位置的荷載,以避免對接縫位置的破壞。
3 結束語
為了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質量,文章對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見病害的產生原因進行了分析與探討,并且有針對性的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以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彭謹,黃紹帥.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見病害及其防治措施[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1):221-222.
[2]李敏.淺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見病害及防治措施[J].建材與裝飾,2016(25).
[3]黃偉堅.探討水泥混凝土路面斷板的原因及處理策略[J].門窗,2014(07).
[4]周金足.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縫的成因與防治[J].科技視界,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