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俐敏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各行業不斷進步,電力系統也與科技相融合,形成了自身良好的技術驅動,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在電力系統普遍應用,并且得到了快速發展。當前,我國電氣自動化系統已經普遍應用到火力發電廠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了供電穩定性,實踐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操作、管理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著整體工作效能。文章主要通過對火力發電廠電氣控制和保護設計存在問題分析闡述,進一步提出火力發電廠電氣控制改進思路,以此提升供電穩定性。
關鍵詞:火力發電廠;電氣;控制
科技發展被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通過自動化、智能經管理控制,實現生產鏈條的現代化,電子信息技術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保證了生產精準度。數字化將是生產的必由之路,發電廠對科技的導入,大大改善了生產條件,提升了現代化管理能力,在生產中不但使成本下降,更使企業綜合實力得到了提升。電氣自動化系統在火力發電廠中實現應用,是時代的必然,更是市場競爭的需要,那么,電氣自動化應用就需要從系統選擇、信號輸入、系統測量、抗干擾等各個方面做好深入研究,保證電力供應穩定性,目前,火力發電廠電氣控制和保護設計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在實踐中加以解決,以此提高電氣自動化系統應用效果。
1 電氣控制情況
1.1 控制室
為了保證火力發電廠電氣自動化調度與指揮,需要建立一個具有協調功能的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指令主要通過控制室向外傳達,一般情況下,控制室分由主控室和單元控制室兩個單元構成,通過有效對整體運行情況進行調節。而單元控制室又由獨立單元控制室和網絡控制室兩種類型組成,需要根據不同的運行架構做好選擇與應用。在實際設置過程中,通常單機容量在100MV以下的發電廠使用的是主控制室,能夠全面進行運行協調與指揮,保證運行效率。而單機容量在200MV及以上的發電廠需要使用單元控制室,保證整體工作按照程序運行。不同的控制室有不同的功能與優勢,如果按照電氣應用角度看,單機一控和兩機一控是存在的,有優勢也有劣勢,單機一控呈現出單元性強的特點,特別是在安裝、運行、操作、監視、測量、調試和保護等多個方面具有自身的優勢與特點,在系統出現運行故障以后,不受干擾,便于事故的處理,同時這類控制室面積大,足夠寬敞,在系統運行時很容易操作。兩機一控的方式主要是在不同地區設置不同的機位,出現了兩地同時運行的格局,這種情況下,管理上就不夠方便,兩地需要良好的信息溝通,才能有效解決出現的問題,在運行時由兩部分技術人員代運行,整體看操作不夠靈活。
1.2 控制方式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發電廠控制方式也有了更好的創新,通過對電壓的分類,形成了強電控制、弱電控制和微機控制三種不同的形態。弱電控制不夠穩定,接線較為復雜,為了實現穩定運行,均使用強弱電轉換裝置來實現弱電控制,維護系統正常運行。相比之下,強電控制卻具備自身明顯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接線較為容易,運行起來快捷簡單、整機調試較為順暢方便,運行時呈現出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成為大多數電廠首選的一種控制方式。和傳統技術相比,現代技術自動化程度更高,替代了人力勞動,使控制更加精準,保證了電力穩定性,技術進步、網絡化建設,使微機控制技術越來越成熟,當前,大部分電廠已經引進了微機監控的方式,通過計算機系統設置,實現了電氣控制與DCS系統相結合,不但有效的改善了工作條件,同時也全面提升了工作效率,使電廠各機組運行實現了自動化,確保爐電機系統一體化管理與控制。
1.3 信號和測量系統
發電廠在設計時,需要考慮到信號系統建設,確保中央信號系統發揮作用,當前,沖擊繼電器及光字牌組成的能重復動作的信號系統是最常用的系統,通過系統指令,可以實現自動化控制,同時也能在故障發生后,形成手動管理,保證故障及時排除與解決,手動復歸能夠實現安全運行;另一種是采用微機閃光報警器組成的中央信號系統,這類系統完全受計算機控制,通過系統才能完成指令,第一種信號系統信號表現不夠明確、瞬時信號記憶能力不足、運行時功耗大、發熱多、回路復雜的劣勢,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電能需求,隨著科技的進步,這種信號處理系統已經被淘汰。第二種是最為先進的系統,具備記憶瞬時信號、回路設計較為簡單、重復動作少、信號數量不受限制、功能較為齊全等優勢,大大減少了生產中的故障率,使信號報警更加精確,提升了維修率,減少了重復作業。
2 火力發電廠電氣控制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對電能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只有不斷提高生產效率,才能滿足社會需求,電廠電氣自動化程度高,則會提升生產效率,推動生產發展,否則就會影響區域經濟建設,在技術推廣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電廠工作效率不高,只有全面解決技術問題,才能保證火力發電廠快速高效運轉。
2.1 整體控制系統技術不夠先進
技術進步需要大量的實踐才能成熟,雖然我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特別是火力發電廠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嚴重影響了電能生產。電廠技術融合還有待提升,目前,發電廠控制技術還不夠先進。主要表現在控制系統設計不合理,與國外先進技術相比,還有差距,滿足不了生產需求,單元機組控制室空間過大,影響了機組運作效率。
2.2 機組控制不協調
機組中控制出現不協調的現象,嚴重影響了電廠運行效能,從技術層面看,火力發電廠中機組主要由鍋爐、汽機、發電機等部分組成,各個部分間存在溝通協調不利的情況,導致機組中鍋爐、汽機和發電機以及全廠用電之間的控制水平不協調,不能形成統一管理、統一控制、統一指揮的能力,不同的單元機組有自己的管理運行方式,沒有統一的規定與程序,輔助車間和輔助系統現代化程度不高,自動化水平不夠,導致整個電廠自動化程度下降,整體機組運行效能跟不上用電量需求。
3 解決火力發電廠電氣控制系統策略
隨著經濟建設與社會的發展,對電力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電力是經濟建設依賴的能源,只有全面提升電力供電能力,才能滿足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需要,快速、高效的發電是企業面臨的重點課題,同時也是國家應該高度重視的具體問題,隨著技術不斷進步,需要更好地依靠科技力量不斷完善和解決火力發電廠現存問題,進一步提升發電效率。
3.1 單元機組控制中心智能化
電廠發電工作效率好壞取決于單元機組控制能力,需要在實際中重點解決,保證控制中心實現智能化和自動化,建設控制室的時候,需要合理規劃設計,適當根據條件縮小控制室面積,通過與DCS系統的整合,實現鍋爐、汽機之間統一的控制,確保運行的協調一致,統一設計單元機組值班制度,通過網絡信息建設,完善計算機系統,利用現代化的CRT監控技術,使控制全部統一到第一單元控制室,提升工作運行效率。
3.2 提高全廠自動化作業水平
局部的改善不能解決整體效率,只有從全局角度解決,才能提高電廠發電運行的效率,確保全廠綜合自動化水平提升,全網實現統一監控和管理。要把水泵房、水處理、輸送煤等輔助車間歸結到統一的網絡指揮系統中,實現統一選型,統一標準,減少人力操作,避免出現誤操作。
4 結束語
要想實現火力發電廠電氣控制和管理,則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掃除技術進步中的阻礙,利用現代化技術實現自動化管理與控制,不斷推動電力系統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馮偉,江黃健.國內火電廠電氣監控系統的應用和發展方向[J].繼電器,2006,15.
[2]薛飛,周偉,尹力偉,等.火電廠電氣自動化系統建設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