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鈞+++鄒宇豪
摘 要:電網作為維持社會生產生活的主要基礎設施,近年來有更多新型技術和工藝被應用其中,建設更為完善,供電質量不斷提高。為保證電網運行安全性與可靠性,需要在前期做好施工管理,以專業規范為依據,對比重最大的配網施工作業進行控制,降低各項因素的影響,從根本上來提高建設效果。文章以配網為對象,對其工程標準化施工要點進行了簡單分析。
關鍵詞:配網;電力工程;標準化施工
在對配網標準化施工進行分析時,需要確定配網施工要點與要求,以滿足實際應用為目的,對現存各類問題進行分析,在確定原因基礎上,采取措施對施工過程進行管理優化,降低各項因素的影響,達到標準化作業要求,提高施工質量。配網作為電網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其進行標準化施工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電網綜合供電水平。
1 配網施工影響因素
1.1 人員因素
人員是影響配網施工質量的關鍵因素,所有施工與管理工作的開展,均需要由專業人員來進行,如果工作人員綜合能力比較低,無法滿足實際施工要求,不僅會影響施工質量,還會加大管理難度、延誤工期。為提高配網施工綜合效果,需要配置專業管理人員,以及高技能水平施工人員,可以全面掌握施工標準以及各項要求,并靈活完成施工和管理工作,消除各類因素的影響,從根本上來提高施工作業規范性,爭取達到標準化施工要求[1]。
1.2 技術因素
對于配網工程施工現狀分析來看,雖然近年來逐漸有更多新型技術和工藝被應用其中,但是因為思想意識落實,以及技術水平限制,很多技術工藝并不能充分發揮出其所具有的應用優勢,施工結果達不到設計要求。選擇施工技術時,要基于實際需求進行分析,控制施工難度與施工成本,確保技術特點可以得到實現,提高工程建設質量。
1.3 材料因素
配網建設和運行具有一定特殊性,大部分為架空建設,受氣候因素影響較大,如果所選材料不當,在后期運行過程中受到大風、降雨、降雪等天氣,不但會加速線路老化,還容易出現運行故障,嚴重的甚至會誘發安全事故。所有材料的選擇和應用,均需要按照設計方案來進行,且盡可能選擇應用可再生材料與可降解材料,安裝施工前要對材料性能和質量進行驗收,嚴禁使用不合格材料,避免施工后運行不穩定[2]。
2 配網標準化施工現存問題
2.1 設計與實際差異較大
配網在電網中所占比重最大,為維持城市生產生活重要供電系統,其建設施工橫跨區域較大,再加上施工環境情況復雜,便容易出現設計與實際差異較大情況,使得配網線路不合理占用或者閑置。部分配網工程在施工前未對施工現場進行監測,對各項影響因素掌握不全面,缺乏周密的安排,不僅會加大施工難度,還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導致在規定工期內無法完成所有作業[3]。尤其是實際施工時需要更改路線的項目,短時間內無法保證設計方案的準確性,便容易出現線路短路或者串線問題,降低供電質量。
2.2 外力因素影響嚴重
大部分配網均選擇應用單端接線方式連接,線路以線性方式向外擴散,就實際應效果來看,雖然其可以覆蓋較大范圍,但是很容易受外力因素影響,降低系統運行綜合效果,供電穩定性和安全性低。現在雖然部分工程對配網連接方式進行了更新,環網連接方式應用增多,但是并不能完全替代單端接線,甚至還存在混合連接方式,無法有效融合,甚至會對整個電網運行效果產生影響[4]。對于不同區域的配網工程來說,其運行所面對的環境差異較大,包括經濟、地形、氣候等,無法按照統一方案進行安裝施工,如果不能靈活采取措施處理,系統運行必將會受到外部各項因素的干擾。
2.3 前期規劃不合理
配網系統設計施工需要解決的問題較多,必須要保證涉及到的各項元素協調性,以免相互間產生干擾。但是現在很多配網項目前期規劃并不合理,導致后期施工甚至運行階段,均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配電系統建設逐漸完善,系統內電氣設備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多,其運行除了會受到外部環境因素干擾外,還會受到系統內過電壓、大氣過電壓等因素影響。如果配網設施爬距設計不當,將會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并且,施工時未設置放置配網暴漲措施,一旦配網電容電流超過配網安全值,便會造成接地電弧持續燃燒,還容易激發弧光過電壓,對電網安全運行來說存在很大安全隱患。
3 配網標準化施工管理優化措施
3.1 前期實地綜合考察
為實現配網標準化施工,需要在前期對施工現場進行綜合考察,保證施工方案編制的合理性與可執行性,以免方案與實際存在較大偏差,需要在施工階段對方案調整而出現質量問題。配網可選供電方式眾多,為降低施工難度,提高作業效率,可以選擇分段鋪設方法,并重點做好每段間聯系控制。其中,配網主線施工時,將不同變電站不同母線或者同一變電站不同母線設置成電源點,并將母線設置成單環型狀,這樣如果在后期運行階段出現故障,可以及時確定故障位置,采取措施處理將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選擇科學連接和敷設方式,保證在故障發生后,將停電范圍控制在最小,并以最短時間解決事故,檢修后保證電力可以正常供應。另外,為提高配網運行安全性,可以針對用電量較大的用戶設置雙電源,使其可以在緊急情況下正常用電。
3.2 減少外力因素干擾
基于配網建設和運行特點,為提高其運行可靠性,必須要在設計與施工階段將各項防護措施落實到位,最大程度上來消除外力因素對配網的干擾。例如提前對配網施工區域地理環境和氣候特點進行分析,根據勘察結果來選擇線路敷設方案,尤其是地下線路地理環境,要做好線路防腐蝕處理。并且要保證地下線路走向和位置的合理性,盡量避免與其他項目產生交叉,不僅可以降低施工難度,還可以提高后期運行可靠性。另外,還要對各區域用電情況進行統計,掌握不同時間段用電負荷,根據用電量分布特點,來編制科學合理的供電方案,在保證滿足實際用電基礎上,減少運行損耗。
3.3 合理選擇接地方式
配網設計施工時要根據地質地形特點,做好土壤檢測,確定其電阻值以及酸堿性,作為施工方案編制的依據,保證接地形式選擇的合理性與可行性。其中,要重點對電網絕緣性和繼電保護要求進行分析,總結以往成功經驗各項數據,以滿足當地建設要求為目的,選擇最為合適的接地方式。例如常見的單相接地方法,一旦線路運行出現故障,可以及時采取停電保護措施,將影響范圍控制在最小。另外,還可以將Z型變壓接地器作為一個中性點,并配置電阻裝置,即便線路因外力因素出現破損,也可以避免短路情況的發生。
4 結束語
對配電網工程標準化施工技術進行分析,需要掌握各項影響因素,對常見問題進行分析,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進行優化,保證設計方案與實際施工間相符性,減少外力干擾,保證配網施工效果達到專業標準。
參考文獻
[1]陳小輝.配網電力工程的標準化施工技術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5(27):15-16.
[2]吳慶.10kV配網電力工程的標準化施工技術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4(32):106+108.
[3]熊豐齡.電力配網工程施工技術管理策略分析[J].科技風,2014(19):150.
[4]李子鈺.配電網工程建設標準化管理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3.
作者簡介:張雅鈞(1990-),男,北京,學歷:本科,工作單位:北京市供用電建設承發包公司,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電力工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