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其鵬+++潘太宗
摘 要:施工機械設備是保證順利完成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具,是當代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工程進度、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促進我國經濟效益、改善勞動條件的重要手段。以公路工程施工機械管理為研究對象,概述了公路工程機械設備的選配原則,此外,對施工機械設備的現場管理方法進行探討,包括管理規章制度、日常的養護維修和故障的維修管理等方面,重點闡述了施工機械現場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最后對引起施工現場設備安全使用的因素進行分析,結果表明,現場人員培訓是引起設備機械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其次為施工機械設備的安全防護和施工機械設備的維修和養護。
關鍵詞:公路工程;施工;機械設備;管理
在當代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機械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對施工機械的妥善管理,降低因機械引起的各類安全事故,做好機械設備的管理工作,是保證正常施工的重要環節。而如何做好施工工具器械的管理,一直是老生常談的問題,隨著我國施工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國的公路設備管理也形成了一套固有體系,但因重視程度不夠,施工安全問題頻發不止,其中一個最主要原因就是對機械設備的管理力度不夠,缺乏有效、系統的施工機械設備安全管理,為此,本文對公路施工現場機械設備的管理展開詳細的論述,以期對施工現場機械設備管理方法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1 施工機械的優化配置
由于公路工程建設項目施工階段的機械設備種類繁多,在機械設備的選配上應該綜合考慮施工機械設備的可靠性、作業要求以及技術經濟指標等多方面因素。為了保障機械設備選配的科學合理,在選擇機械設備時應該遵循指標。在公路工程機械的整體施工能力的選擇上,施工企業應盡可能設置下原則。
(1)機械設備安全可靠。
(2)機械設備技術先進成熟。
(3)與施工現場具有較好的適應性。
施工企業在進行公路工程施工時,應明確工程量的大小,合理選擇機械設備,保證施工的合理輸入和輸出,并結合施工難度、工期要求等情況,合理選擇施工機械設備,不能盲目選擇,應在自身經驗的基礎上,并結合現代合理的施工配置計劃,科學的選擇施工機械設備的型號、數量,從而決定施工機械的性能搭配,做到保證工程完成的同時,同時兼具其經濟效益。
2 公路機械設備使用管理優化措施
2.1 完善設備管理制度
制度是保證一個體制順利進行的依據,合理的制度管理是保證企業順利進行的重要手段,在當代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特別是現場工程施工,應完善施工設備管理制度,同時應建立合理的工程機械設備管理制度,保證施工現場人員各司其職,施工設備各就其位,從而確保公路工程施工機械管理使用的規范化與標準化,該制度應包含機械設備的各個方面,如設備的采購、設備的運行和管理、設備的維修以及設備的進出場等。明確機械管理人員以及操作人員對于機械的具體管理責任制度,實行個人負責制,確保各項設備管理以及安全管理措施得到切實有效的落實。此外,為了進一步完善工程施工機械的運行和管理,應該做好各類施工日志以及施工機械的檔案管理,重點針對公路工程施工機械設備的日常維修保養以及零件的更換做好記錄工作。
2.2 加強人員培訓及管理
現代公路工程機械設備的科技含量高,越來越多的設備是機、電、液、智能化為一體。為保證這些高科技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行,人的因素在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必須提高專業機械的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技能水平,采取上崗培訓、定期培訓、不定期考試制度,持證上崗,確保機械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技能水平和知識,使機械設備人員真正達到“四懂、三會”的專業水平,即達到懂機械原理、構造、性能、用途,會操作、維修和排故障。
而應在合理管好、用好機械施工設備上,也應妥善配置機械管理人員,增加各類機械設備的管理力度,加大對機械設備的定期監督和管理,保證機械設備的高效運行,減少其損壞率,設備管理人員應具有良好的責任性,同時兼具經驗、技術和文化程度。
2.3 做好設備的日常保養
機械設備不是永動機,在正常使用過程中,還應加大對機械設備的日常保養,這似乎是很簡單明了的管理規則,但在現場施工過程中,因缺乏對施工機械的保養而使設備損壞的現象屢禁不止,因此,堅持現場機械設備的保養工作,杜絕重使用而輕維護的不良現象,克服以往“計劃預防保養”、“發生故障保養”的不良現象的發生。同時采用“強保”和“按需保”相結合的管理制度,從而確保機械設備的正常維護和保養工作。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定期保養、及時保養,施工中機械出現的問題應及時查看,隨時修理。嚴格按照施工機械操作技術標準,及時發現施工機械的故障隱患,確保施工作業過程中機械處于良好的狀態。
2.4 重視機械設備的故障維修
公路工程施工的工程量一般較大,施工工期和任務緊張,如果缺乏有效的施工管理制度,導致機械設備維修保養不善,很容易造成施工機械設備出現各種各樣的機械故障。因此,為了避免施工機械產生的故障對公路工程施工進度造成的影響,在日常施工過程中,還應做好機械設備的故障維修工作,完善施工設備故障維修制度,對于常用的施工零件和易損件,應在現場及時準備備用。同時機械設備的維修應該由專業、有經驗的維修技術人員操作,此外,應盡可能在現場完成設備的維修,從而確保機械設備恢復正常后能夠及時投入使用。
2.5 信息技術在設備管理中的應用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施工現場注重信息在施工管理中的應用,而目前大型施工機械設備都是機械智能一體化,因此,計算機在設備管理中的應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利用計算機技術對機械設備信息的收集、分析、儲存、決策等功能,來幫助強化機械設備的現代化管理手段,從而提高設備運行學習的數據信息處理能力。此外,應用微機計算機是機械設備輔助管理的重要內容,其中主要包括加強對基礎的管理,結合本企業的特點嚴格制定設備管理學習收集的制度實現設備的信息化管理加強設備管理人員與計現代微機管理人員的溝通。
3 施工現場設備設施引起的安全分析
施工現場設備引起的安全問題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
(1)施工現場設備設施的安全防護的有效性。工程設備的安全防護對施工的順利進行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施工機械設備的防護可防止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因此,施工現場機械設備的預防管理也是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務。在具體施工過程中,任何機械設備都應在安全防護的環境中進行。對于施工機械設備,包括輔助設施的各項安全防護必須確保其性能的長期有效性,才能在設備的使用過程中起到長期安全防護的作用,以避免現場施工事故的發生。
(2)隨著公路現場施工的不斷進行,設備設施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會產生磨損和疲勞等現象,這些都可能成為事故產生的隱形的危險施工因素。因此,在設備停用的狀態下要做好維修和養護工作,確保在建設施工作業中設備設施的使用狀態處于最佳的水平。
(3)施工現場施工機械設備的安全性能檢測。為了確保公路施工作業過程中機械設備的安全運轉,在施工設備正常投入生產使用之前,應該嚴格依照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文件做好施工設備的安全性能校驗和檢測,避免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其安全性能上的不穩定性產生嚴重的安全施工事故。
(4)施工現場消防系統的有效性。在施工過程中,火災作為最常見的災害之一,其發生是由于現場施工人員的粗心大意,或者電器設備的違規使用等都會引發重大火災事故。因此,對于一個施工現場消防設備的配備和檢測都是十分必要的,從而及時抑制火災事故的擴大化。
(5)人員培訓和教育。施工現場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培訓教育對機械的安全使用和施工現場的安全維護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實際管理中,要時刻進行施工現場人員的培訓教育情況。
以以上五個因素為分析對象,對實際施工現場進行調研,以5個專家對以上5個因素的安全指標進行賦值,得到各因素對施工現場的安全影響程度。各賦值情況如表1所示。
從表中可以看出,施工現場人員培訓得分最高,為4.2分,表明現場人員的教育情況對施工機械的正常安全使用起到最主要的影響,其次為施工機械設備的安全防護和施工機械設備的維修和養護,說明機械的長久使用離不開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因此,在現場機械設備管理過程中,要隨時保證機械的養護和維修,尤其是大型設備。最后是施工現場消防系統的有效性,消防系統是機械安全施工的重要保證,尤其是在密封條件下施工時,更要注意現場消防系統的有效性。
4 結束語
施工現場接卸設備的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接卸設備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了企業的管理水平,對企業施工質量和發展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進而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加強對施工現場機械設備的管理水平,積極的探究施工新設備、新技術、新方法,不斷的提高機械設備的管理水平逐步完善機械設備的管理使企業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此外,為保證機械的安全運行,應注意現場人員的培訓以及教育情況。
參考文獻
[1]蒲小平.施工企業安全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D].長安大學,2012.
[2]王在林.大型工程施工現場設備管理[J].工程機械與維修,2009.
[3]楊春風.公路工程施工機械的配置與優化管理[J].交通標準化,2014.
[4]孫惠鵬.提高施工現場機械設備管理水平的方法[J].江西建材,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