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虎+++胡奕
摘 要:新能源汽車產銷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仍然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行內專家一致認為,最大的問題就是直到現在國家并沒有出臺關于新能源汽車的國家標準。因為沒有具體的國家標準,現在參與的企業基本上是自行其是。文章對創建新能源汽車安全檢驗平臺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安全檢驗;平臺
1 項目背景
1.1 襄陽市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情況
襄陽在2010年被確定為國家第三批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國家新型工業化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目前正在創建全國新能源汽車之都。新能源汽車是襄陽(國家)高新區的發展重點。已經發展成為“二縱三橫”(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整車、車載能源、驅動系統、控制系統)的產業格局,初步形成了一條從電池、電機、驅動系統、控制器、充電機、客車底盤到整車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在此產業基礎上,襄陽市被湖北省列為新能源汽車推廣試點城市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制造基地。重點企業有: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所屬的東風襄陽旅行車公司是國內第一家同時獲得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正在建設年產2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基地;湖北國通青山新能源高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電動汽車用動力鋰電池已通過國家強制檢測,并在“東風天翼”上運用;襄陽宇清電動汽車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自動變速驅動系統及其零部件的設計、開發和制造,自主研發的電驅動變速同步驅動系統為國內首創;襄陽特種電機有限公司是國內生產純電動和混合動力驅動電機的骨干企業,市場份額占全國新能源客車總量的三分之一,也是上海世博會、杭州G20會議的新能源汽車主要供應商。
1.2 新能源汽車的安全隱患
在國家財政補貼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在地方不限行不限購等優惠政策的引導下,繼去年出現爆發式增長之后,2016年度,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21.5萬輛,銷售20.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19.8%和122.8%,繼續保持較好發展勢頭。然而,隨著保有量的增加,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也逐步顯現。
1.2.1 火災事故隱患。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來全國各地發生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30余起,其中新能源客車占70%。2016年7月,國內一部公交車尾部的電池組故障引起自燃,火勢迅速蔓延,造成公交場站內同排停放的11輛公交車燃燒。根據相關方的調查分析,發生火災主要有車型電池技電站安全保護不足,實時監控不到位。
1.2.2 水災事故隱患。水災類安全事故技術水平良莠不齊,選擇困難。控制策略設計隱患,導致極端工況下過充。BMS與充是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又一大隱患,2014年5月,南方大雨致使城市新能源公交車大批量停運在當時引發全社會的關注。由于車輛進水導致動力電池短路、漏電,相比與傳統車對駕乘人員雨天潛在危險更大。
1.2.3 觸電事故隱患。觸電危險則是第三大類隱患。新能源客車上的超大電池組采用高電壓、大電流的回路,車輛應用過程中一旦發生漏電,將對人們的人身安全造成巨大傷害。
1.2.4 其他事故隱患。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既重要又復雜,涉及到全產業鏈,也涉及到產品的全生命周期。新能源汽車行業在準入環節、生產銷售環節、使用環節等環節都存在各類不同的安全隱患,比如電池安全、功能安全、碰撞安全、電磁兼容等等。
2 推進新能源汽車安全檢驗平臺的建立
2.1 把關零部件,提升整車安全性
東風襄陽旅行車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獲得新能源純電動和混合動力雙資質的公司,2009年已全面實現新能源規模化制造、銷售。從旅行車公司提供的《客車零部件入庫檢驗規格清單(新能源專用部分)》和《混合動力公交車常規項檢驗基準書》中我們可以看出,要把控和提升新能源汽車整車的安全性能,首先必須把好汽車零部件的質量關卡。重點監管以下8個新能源汽車專用關鍵零部件的質量:驅動電機、驅動電機控制器、電池組、轉向助力泵/轉向電機、高壓直流變換器(DCDC)、輔助控制器、空調壓縮機、高壓線束。
2.2 安全監管從生產延伸到使用
安全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命根子。所以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忽視安全的重要性。無論是生產環節,還是使用環節都需要做好全程的安全監管工作,這樣才能確保新能源汽車的良性發展。
在生產銷售環節上,首先要督促企業做好生產一致性的監督,確保生產實際銷售的產品符合強制性標準的法規要求,并與公告生產的樣品性能指標要達到一致。
同時加強市場監管,建立整車動力電池市場的抽樣檢驗制度,對存在嚴重隱患、故意造假的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在使用環節上,一是要加快健全安全運行的監管體系,加強標準宣傳,推進生產企業、地方和中央政府三級監管網絡平臺的建設,利用信息化手段來實現對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運營狀態的實時監控。二是督促生產企業不斷提高售后服務能力,信守產品的質保承諾,合理布局售后服務網絡。三是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檢驗的管理,研究適用新能源汽車特點的檢驗項目和檢驗周期及安全檢驗方式。
3 完善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檢驗平臺建設
3.1 發揮襄陽質檢所(漢江檢測集團)檢驗能力,主動服務新能源汽車企業
襄陽市質檢所為鄂西北區域內最大最完善的檢驗檢測機構,多年來,緊緊圍繞汽車產業發展,配備了完善的汽車檢測檢驗能力。具有車用電池、材料及新材料、環境可靠性等相關檢測資質,先后為幾十家大型生產廠家、汽車主機廠和一百多家中小型生產廠家的電池進行試驗檢驗和驗貨服務,積累了大量工作經驗,培養了一批檢驗技術人員,在鄂西北檢測行業有一定的影響與輻射能力。目前,入駐高新區臺子彎路新建了檢測檢驗認證產業園,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隨著國家動力電池質檢中心、國家汽車零部件重點實驗室、中國方圓認證中心、法國BV、瑞士SGS等二十多家檢測、認證機構的入駐,襄陽成為全國唯一同時擁有汽車整車、零部件、新能源汽車三個國家檢測中心的城市。
3.2 制定零部件監督檢驗計劃,為企業分擔安全生產的重任
襄陽市質檢所利用現有的檢測設備,完全有能力對新能源汽車專用零部件(驅動電機、驅動電機控制器、電池組、轉向助力泵/轉向電機、高壓直流變換器(DCDC)、輔助控制器、空調壓縮機、高壓線束)進行各項檢測檢驗。作為質量的監管者,襄陽市質檢所在新能源汽車產業質量提升及安全監管方面有大量工作要做,根據企業的生產需求和意見,可以制定相關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品質量監督抽檢計劃,有計劃、有組織地做好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供應鏈質量安全管理,充分發揮政府檢測機構的能力為企業減輕安全生產的負擔和風險,讓新能源汽車企業有更多的精力去提升新能源汽車技術水平。
3.3 創建新能源行業平臺,優化資源配置
湖北省新能源汽車標準創新聯盟落戶于襄陽市檢測認證產業園區內,襄陽市質檢所作為聯盟的成員之一,可以作為積極的推動者,利用現有的平臺資源,把襄陽市內所有的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全部串聯起來,實現資源共享、技術交流、困難互助的大型服務平臺,為襄陽市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提供一個強有力的后臺保障。
4 結束語
截至16年7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70多萬輛。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如何才能確保電動汽車安全運行?這既是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產業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建設,依然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陳柳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