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潔,鄭小鋒
(徐州醫科大學,江蘇 徐州 221004)
翻轉課堂在麻醉護理基礎課程中的應用初探
徐 潔,鄭小鋒
(徐州醫科大學,江蘇 徐州 221004)
為改善麻醉護理基礎課程課堂效率低、教學效果不理想的情況,遴選部分知識點實施翻轉課堂教學。課前觀看微課視頻及相關資料,課堂開展問題討論,同時根據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進行評價并計入總分。問卷調查表明,該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翻轉課堂;麻醉護理基礎;形成性評價
麻醉護理本科專業主要為麻醉科、重癥監護室及相關科室培養護理專門人才。徐州醫科大學麻醉護理專業創辦于2004年,其模式為在完成公共基礎課及部分專業基礎課之后,再進行專業方向分化,即“前期趨同、后期分化”[1]。麻醉護理基礎課程為麻醉護理專業分化后學習的一門重要專業課,其中包含了不少關于麻醉設備學的相關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1)課堂效率低下。課程中麻醉設備知識部分主要講解麻醉過程中所使用的各類儀器的結構和原理,而護理專業的學生理工科基礎普遍比較薄弱,因此不少學生反映,一些抽象的原理很難在課堂完全消化;(2)缺乏課前預習。在教學中我們發現,能夠進行課前預習的學生很少,因此,大部分學生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2],上課時被動接受知識,不能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很多學生表示上課的時候似乎聽懂了,做習題的時候卻發現不會;(3)評價方式單一。目前該課程的考核是依靠期末筆試,部分學生平時不學習,寄希望于考前突擊背題通過考試。基于這些情況,我們針對課程中的部分知識點進行了翻轉課堂教學的嘗試。
翻轉課堂作為信息技術與學習理論深度融合的典范,近年來成為教育改革的熱點[3]。傳統教學過程通常包括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兩個階段,其中知識傳授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中的講授來完成,而知識內化則需要學生在課后通過作業、操作或者實踐來完成。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知識傳授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在課后完成,知識內化則在課堂中經教師幫助與同學協助而完成[4]。翻轉課堂和傳統課堂最大的不同在于,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視頻或閱讀文獻等來學習課程內容,而課堂時間則用來完成習題或者解決問題。這種模式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將“學習時間”進行重新規劃和設計,將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進行了顛倒。同時,在進行翻轉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學生的表現進行形成性評價[5-6]。
在麻醉護理基礎課程教學中,我們利用多媒體技術、PPT、微課視頻等教學資源,在該課程中嘗試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并將其計入學生最終的課程成績當中,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現介紹如下。
3.1 對象
選取我校2013級麻醉護理本科班作為實驗對象,該班學生正處于三年級,經過一二年級的學習,已經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此外,該班學生都是從護理專業的學生中遴選出來的,學習積極性較高。
3.2 教學內容
由于課時限制,且處于嘗試階段,因此目前只選擇了部分知識點進行翻轉課堂教學。選擇知識點有3個原則:一是課程的重點內容;二是學生平時反饋上課不易理解的難點內容;三是通過對歷年試卷分析得到的學生掌握不理想的知識點。
3.3 教學方法
3.3.1 課前準備階段 教師任務:在翻轉課堂實施之前,教師首先要和學生進行溝通,向學生介紹翻轉課堂教學的流程,明確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有哪些任務以及課程的成績如何與任務掛鉤。另外,教師要針對篩選出的知識點,設計一套完整的教學流程,準備好完成這一教學過程所需要的課件、資料、文獻、討論話題等,并上傳至微信群、QQ群等網絡平臺與學生共享。
學生任務:在課前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在線學習相關知識點,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參閱教師給出的參考資料,將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記錄。同時,利用電子郵件、QQ、微信等即時通訊工具,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參與在線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活躍度加以打分。
3.3.2 課堂教學階段 在課堂中,教師將學生分為4~5人一組,并由小組學生自行確定一名組長。教師提供和知識點相關的問題并分配到各小組,這個問題可以是客觀題,也可以是開放性的主觀題,還可以設置一個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臨床案例,比如講授術中血壓監測原理這一知識點時,可以描述一個臨床案例,然后向學生提問:該患者術中血壓監測應該選擇何種方法?該方法的原理是什么?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后由組長進行解答,其他組的學生可以進行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觀察學生的表現,對學生進行合理評價并記錄。
考慮到教師提供的討論題并不能面面俱到,因此在討論環節結束后,設置了一個答疑環節,學生可以就該知識點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問進行自由提問,但是教師不直接公布答案,而是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自己找出答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好引導工作,并根據學生表現進行評價。
3.3.3 課后階段 課堂內容完成后,教師需進行及時總結,通過學生的課堂表現,調整知識點視頻及題目,并通過調查問卷等形式了解學生對翻轉課堂的反饋。
3.4 評價
課程結束后,對學生進行了網絡問卷調查,一共45名學生參與了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44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7.8%,調查問卷部分結果見圖1。

圖1 調查問卷部分結果
調查問卷顯示,70.45%的學生表示課前進行了預習,并學習了教師給的所有資料,27.27%的學生表示預習了但只看了部分教師提供的課前資料,僅有2.28%的學生表示一點沒有預習,這說明大多數學生還是積極參與了課前準備工作;95.45%的學生對課堂安排表示滿意甚至非常滿意,僅有4.55%的學生表示對課堂安排感覺一般,沒有學生對課堂安排不滿意;56.82%的學生認為翻轉課堂模式的課堂效率非常高,僅有2.27%的學生認為課堂效率低;有75.73%的學生表示,在傳統課堂和翻轉課堂兩種教學模式之間,會選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4.1 翻轉課堂的前提是課前準備豐富的學習資源
問卷調查顯示,最受學生歡迎的課前資料就是短小的微課視頻。微課視頻一般針對一個小的知識點錄制,時間在5~10分鐘左右,學生可以利用碎片時間,通過電腦端和手機端進行播放,觀看時可以隨時暫停、回放,適合不同基礎的學生。因此,教師在課前針對教學重難點,設計并錄制了微課視頻,本課題組選擇了真人出鏡+PPT錄屏的微課形式。
4.2 翻轉課堂的關鍵是教師對課堂的把控
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體現的是建構主義“以人為本”的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需要從教學的主導者轉為學習的引導者、評價者。在課堂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學會學習,學會如何方便快捷地獲取知識,而不是像傳統課堂那樣進行單向知識傳遞。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需要進一步提升自身素質才能夠切實提高這一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7]。
4.3 翻轉課堂的保障是合理的評價方式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要求學生課前進行預習,課上積極思考,參與課堂討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建立完善的評價標準,通過師生、生生之間多方面、深層次的評價,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保障翻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
4.4 存在的問題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需要學生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此,所有內容都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是不現實的,這就需要教學管理部門統籌安排,在部分課程中的部分章節先進行翻轉課堂試點,待教師和學生適應這種教學法后再進行逐步推進。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麻醉護理基礎課程中的應用表明,伴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發展,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
[1]王志萍,曾因明,季永,等.對我國麻醉護理學專業教學的思考與建議[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5(4):28-29.
[2]許貫虹,胡琴,姜慧君,等.以提高崗位勝任能力為導向的藥學實踐教學研究[J].基礎醫學教育,2013(8):777-779.
[3]楊春梅.高等教育翻轉課堂研究綜述[J].江蘇高教,2016(1):59-63.
[4]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5]沈玉順.現代教育評價[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6]徐潔,宋英,武靜茹,等.麻醉設備學課程開展形成性評價的方案設計[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15):39-41.
[7]霍春月,吳常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細胞生物學教學設計與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18):66-67.
G424.1
B
1671-1246(2017)08-0047-02
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資助項目(PPZY2015066);徐州醫科大學2015年教育教改課題(Xjy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