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梅
細節護理對改善靜脈留置針患者穿刺部位并發癥發生的影響
劉華梅
目的探討分析細節護理對改善靜脈留置針患者穿刺部位并發癥發生的影響。方法74例應用靜脈留置針接受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抽簽順序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 各37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細節護理。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及護理滿意度。
細節護理;靜脈留置針;穿刺部位;并發癥
靜脈留置針因其具有減輕反復穿刺疼痛、留置靜脈時間長、套管柔軟等特點, 在臨床輸液中得到廣泛應用, 可減少護理人員工作量[1]。但留置時間長易發生輸液滲漏、穿刺部位感染等并發癥, 影響治療效果, 增加醫療糾紛發生率[2]。因此, 對靜脈留置針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為探討細節護理對改善靜脈留置針患者穿刺部位并發癥發生的影響, 對本院74例靜脈留置針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取得較好的結果。具體信息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5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應用靜脈留置針接受治療的患者74例納入研究。按抽簽順序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 各37例。其中, 對照組:男19例, 女18例;年齡50~75歲, 平均年齡(64.1±3.7)歲。觀察組:男20例,女17例;年齡50~74歲, 平均年齡(63.8±3.5)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護理措施, 以健康宣教、用藥指導等為主要內容。
1.2.2 觀察組 在常規護理措施基礎上采用細節護理, 具體措施如下:①護理人員進行操作技能培訓, 提高操作熟練程度;②遵守無菌技術操作, 避免感染, 操作前檢查留置針包裝是否在保質期內及有無破損, 包裝拆除后嚴格消毒進針部位, 控制消毒皮膚范圍≥80 cm2, 進針后使用無菌透明敷料固定;③選擇合適的血管及進針角度, 減少因選擇血管不當、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內等因素造成的液體滲漏發生率;此外, 做好導管固定, 需要時可約束肢體, 為防止衣物過緊,可適當減少患者肢體活動幅度;④保證封管液劑量充足, 特別是在注射高濃度營養性藥物或刺激性藥物時應進行有效沖管, 降低藥液堵塞導管發生率;若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3 d,應對靜脈針通暢情況進行觀察, 減少因凝血功能異常引發導管堵塞;叮囑患者用適中的力度活動穿刺一側的手臂;⑤從血管遠端進行穿刺操作, 輸液結束時用生理鹽水沖洗導管;護理人員多觀察患者血管情況, 并實施觸診, 當血管如繩索且沒有彈性時, 應告知醫生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告知患者靜脈炎的癥狀, 若出現安血管紅、熱、痛、腫等情況應及時告知護理人員。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靜脈炎、導管阻塞、皮下水腫、液體滲漏、感染發生情況;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患者滿意度, 以護理態度、風險預判、操作技能、護理差錯率、健康宣教、用藥指導6個方面為調查內容, 每項1~5分, 共30分, 評分≥25分為非常滿意;18分≤評分<25分為滿意;評分<18分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發生靜脈炎0例、導管阻塞1例、皮下水腫1例、液體滲漏0例、感染1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8.1%;對照組患者發生靜脈炎3例、導管阻塞4例、皮下水腫3例、液體滲漏2例、感染3例,并發癥發生率為40.5%;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571,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非常滿意28例、滿意8例、不滿意1例, 滿意度為97.3%;對照組患者非常滿意16例、滿意13例、不滿意8例, 滿意度為78.4%;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54,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n(%)]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單純的設備水平提高無法滿足臨床需要, 常需聯合適當的護理措施。細節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 其護理理念為“以患者為中心”, 可在保證護理安全的同時, 提高護理質量水平[3-9]。
穿刺部位并發癥是影響靜脈留置針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4,5], 故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穿刺部位并發癥發生率對在靜脈留置針護理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中, 觀察組患者發生靜脈炎0例、導管阻塞1例、皮下水腫1例、液體滲漏0例、感染1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8.1%;對照組患者發生靜脈炎3例、導管阻塞4例、皮下水腫3例、液體滲漏2例、感染3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40.5%;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571,P<0.05)。證實細節護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穿刺部位并發癥發生率, 提高靜脈留置針效果。細節護理對護理人員靜脈留置針操作技能進行培訓, 提高操作熟練程度, 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進而降低皮下水腫發生率;在穿刺時選擇適當的角度及血管可有效降低水腫及液體滲出發生率;在細節護理中嚴格進行無菌操作, 并控制消毒面積≥80 cm2, 降低感染發生率[10-14];同時, 護理人員在每次輸液后均行有效沖管, 并對凝血功能異常患者進行密切關注, 降低導管阻塞發生率;此外, 護理人員在巡視過程中密切關注患者皮膚血管異常情況, 并及時處理異常情況, 降低靜脈炎發生率。本研究中, 觀察組患者非常滿意28例、滿意8例、不滿意1例, 滿意度為97.3%;對照組患者非常滿意16例、滿意13例、不滿意8例, 滿意度為78.4%;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54,P<0.05)。提示細節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護理滿意度, 提高護理質量, 降低醫療糾紛發生率。
綜上所述, 對靜脈留置針患者實施細節護理可有效提高護理水平, 降低穿刺部位并發癥發生率, 提高護理滿意度。
[1] 王令煥, 徐梅, 劉大響, 等.外周靜脈留置針致局部靜脈炎的原因分析及護理.河北醫藥, 2015, 37(11):1750-1751.
[2] 王忠芳.心內科患者靜脈留置針非計劃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護理.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4, 11(z2):121-123.
[3] Turcotte S, Dube S, Beauchamp G.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are not superior to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in the acute care of surgical patients on the ward.World J Surg, 2006, 30(8) : 1605-1619.
[4] 黃小玲, 陳夢云, 楊素敏, 等.PDCA循環在靜脈留置針輸液安全管理中的應用.現代臨床護理, 2013, 12(11):54-56.
[5] Vokurka S, Kabatova-Maxova K, Skardova J, et al.ntimicrobial chlorhexdine/silver sulfadiazinecoa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versus those uncoated in patients undergoing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Support Care Cancer, 2009, 17(2):145-151.
[6] 高玲, 胡珊珊, 王瑩瑩.靜脈留置針常見并發癥預防及護理.中華全科醫學, 2015, 13(3):490-491, 511.
[7] 陳雯.細節護理對靜脈留置針患者穿刺部位并發癥的影響.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12):95-96.
[8] 鄭萬穎.預防及護理靜脈留置針穿刺并發癥的新進展.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0, 19(23):100.
[9] 高潔芳.靜脈留置針的穿刺技巧及并發癥的護理對策.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28):354.
[10] 田霞.細節護理對改善靜脈留置針患者穿刺部位并發癥發生的影響.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6(1):161-163.
[11] 金桂鳳.靜脈留置針輸液的穿刺封管方法和并發癥護理.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5(52):241.
[12] 鄭秀紅.靜脈留置針輸液的穿刺封管方法和并發癥護理.中國醫藥指南, 2015, 13(13):254-255.
[13] 袁文萍, 胡愛琴.骨科老年患者行靜脈留置針穿刺的常見并發癥及其護理體會.中國傷殘醫學, 2013(2):139-140.
[14] 王安云.靜脈留置針預防并發癥的護理.吉林醫學, 2009, 30(18):2204.
Influence of details nursing in improving puncture site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with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LIU Hua-mei.Guangdong Province Lufeng City Jiazi People’s Hospital, Lufeng 516538,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etails nursing in improving puncture site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with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MethodsA total of 74 patients treated with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as study subjects were divided by lottery order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7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measu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details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Comparison were made on complications and condition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in two groups.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8.1%) than the control group (40.5%),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10.571,P<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97.3%) than the control group (78.4%),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4.554,P<0.05).ConclusionDetails nursing can decreas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puncture site for patients with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and increase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Details nursing;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uncture site; Complications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7.086
2017-02-22]
516538 廣東省陸豐市甲子人民醫院
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8.1%)低于對照組(4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571,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7.3%)明顯高于對照組(78.4%),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54,P<0.05)。結論細節護理可降低靜脈留置針患者穿刺部位并發癥發生率, 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