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秋+李昊原

4月8日~9日,H3CNavigate2017領航者峰會于杭州舉辦。
這是新華三成立后的首個峰會,會上披露了公司成立近一年的進展和未來的業務方向。
“此次峰會我們發布的一系列產品和解決方案都具有一個鮮明特點——它們都是云化產品。”新華三CTO尤學軍對《IT經理世界》說。
這些產品包括核心路由器、大數據引擎、電信云解決方案、軟件定義存儲、物聯網(IoT)整體解決方案等,全部結合云計算技術。“技術的全面升級,讓我們能抓住新的競爭機會點。因為未來兩三年內,重要客戶場景的解決方案都跟云化技術相關。”
在峰會上宣布的產品方案中,尤學軍非常看重基于云化的核心路由器。“新華三CR19000核心路由器的發布讓我們的路由器產品業務具備全面產品能力。這個路由器起點高,直接實現了控制和轉發的分離,控制平面建立在云平臺上,路由計算能力可以無限大。”他說。
同時,在會上發布的物聯網戰略:OneNet,OneOS,將物聯網全套解決方案與管理平臺全部云化。而新發布的大數據分析引擎也建立在云平臺上,彈性可擴展。
有趣的是,這些云化技術,很多最初來自公司在與BAT業務拓展中的探索性開發。技術成型后,經過定制化裁剪,融入到相應解決方案中,推廣到普通用戶,“作為廣大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技術構架”。
數字化方法論的三個法寶
在尤學軍看來,數字化轉型與中國經濟轉型的本質一致。數字化轉型讓很多仍停留在手工作業的企業轉向自動化、智能化,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運營,從高能耗向綠色經濟,帶來質的改變。
“為了支撐數字化轉型的落地,結合我們的核心業務,我們總結了方法論。”尤學軍說,“它有三個法寶——趨勢研究、場景化建設以及云化技術的融入。”
新華三發起主導了《中國城市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的制訂,為各城市依托數字經濟提升城市服務治理水平與產業發展提供參考和建議。《白皮書》于本次峰會上正式發布,同期發布40個城市的評價結果。新華三同時成立“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對數字化轉型的技術和商用模式開展研究。
在落地階段,新華三曾遇到困惑。“以智慧城市為例,因為內容過多,我們不知道抓手在哪里。”尤學軍說,“經過實踐,我們發現數字化轉型的一個最大特點——場景化。我們不得不把基礎設備按照場景化去構建解決方案,通過場景化才能抓住數字經濟痛點,讓數字化轉型落地。”
數字化轉型的目標之一是實現企業運營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其實云化就帶有這個色彩,云化其實是自動化、智能化”。這也是新華三產品云化的驅動力之一。本次峰會上發布的新華三云化大數據引擎,完成了與公司基礎構架,也就IaaS的對接。“如果用戶選擇這個大數據平臺,平臺以下的基礎設備管理、配置就是現成的、自動化的。”尤學軍說,“我們還挑選了重點行業,組建理解大數據應用的團隊,開發了大數據PaaS平臺,確保大數據平臺與應用結合。用戶只要調用大數據引擎的接口就可以了,不用再考慮下面的基礎IT構成,他們能完全專注于考慮大數據的業務應用。”
研發體系變革
數字經濟創新日新月異。尤學軍說:“相關的創新技術信息的爆發性讓人根本看不過來。”新華三的研發體系也在發生變化。
“技術發展速度太快了,管理要跟得上”。新華三把敏捷開發和傳統網絡設備高質量的產品開發體系做了結合。
“我們把敏捷開發輸入到整個研發流程中,汲取敏捷開發快速響應和不斷迭代優化的優勢”。因為在講究用戶體驗的互聯網時代,用戶的想法和需求會經常變化,但新華三的基礎架構產品質量關系到全局。因此,通過敏捷疊代開發過程使新產品的新功能快速穩定后,新華三仍會采用傳統質量體系來管控產品的最終交付。
新華三還發現,場景化需求使定制化開發需求越來越多,無論是云計算、大數據、安全還是軟件定義網絡。“過去,很多定制開發是放在服務部門的二次開發,但最近一年我們發現,這種二次開發與產品開發的界線已經非常模糊,實際上是打通的。”尤學軍說,“我們的研發團隊已經跑到用戶現場,將開發延伸到那里,也就沒有了所謂的二次開發,推出的產品用戶能直接在自己的場景使用,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也是新華三在數字經濟轉型中的優勢體現。”
現在,對于重大行業客戶,新華三研發技術部門直接提供了定制開發服務,而對于中小客戶,在新華三服務部門的支持下,新華三的渠道商和集成商成為定制化開發的主力。與此同時,那些行業典型應用,新華三要抽象出來,變成一個可拷貝技術,形成場景化的通用解決方案,為這一類的用戶提供貼合其需求的技術和服務。
“除了研發管理,生態建設也很重要。沒有一家公司能通吃整個市場,所以解決方案的生態建設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們要把擅長的基礎IT部分發揮到極致,把那些并不擅長的上層應用,通過外部生態鏈建設融入到新華三的產品解決方案里。”尤學軍說。
新華三與醫療領域合作伙伴醫惠科技的互補型合作,實現了醫院信息化管理端到端解決方案。如今,北京協和醫院、湘雅醫院等400多家三甲醫院都應用了這套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