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重學術輕應用的思想觀念。重學術輕應用可以說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傳統,學術型高等教育觀念長期占據主導地位。社會上對應用型教育價值的認識出現了嚴重矮化和窄化現象,形成了學術型高校地位遠高于應用型高校、應用型教育低人一等的狀況。當前,不少地方本科高校在什么是“應用型”問題上比較糾結,實質上還是“學術型”定位的路徑依賴在起作用,是“高大全”辦學思路在起作用。可見,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需要高校和社會都轉變對應用型教育的偏見。
轉變就業率主導的高等教育質量評價標準。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政策的出臺,的確基于這些年其畢業生就業率比較低這一現實,希望通過轉型發展來提高畢業生就業率。這實際上已經將就業率高低作為衡量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成敗得失和質量評價的重要標準。將畢業生就業率作為衡量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成功與否的標準,必然導致相關高校在轉型發展問題上因為就業率前景黯淡而猶豫不決。同時,只關注就業率高低容易將高校變成職業培訓機構,從而使地方本科高校進一步失去社會吸引力。
轉變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機制。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形成了計劃和市場并行的雙重體制機制。高等教育領域最早體現市場機制作用的是招生和就業這兩大領域。但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在招生指標上實行各類高校、各個高校甚至各具體專業招生規模的政府計劃配置。這就導致高等教育內部的計劃體制機制與外部的市場體制機制形成了沖突。可見,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所面臨的深層次矛盾,實際上在倒逼我們必須改變高等教育雙重體制機制,讓市場競爭機制在高等教育資源配置和高校發展競爭中起決定性作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激發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