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軼群
《敵后武工隊》講的是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故事。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占了我國華北地區,他們到處燒殺搶奪,無惡不作,使我國的老百姓遭到了極大的痛苦。英勇的敵后武工隊隊員和當地老百姓與日本侵略軍展開了殊死搏斗,他們埋地雷、設陷阱、挖地道,甚至與敵人拼刺刀,最后終于把日本侵略軍趕出了中國。
歷史上的武工隊到底是什么樣子呢?武工隊是在華北抗戰進入最艱苦階段后在斗爭中產生和成熟的。1941年,日軍在華北地區集結重兵,推行“強化治安運動”,不斷“蠶食”、“掃蕩”,華北各抗日根據地的局面開始惡化,處在京、津、保三角地帶、也就是敵人的“確保治安區”的冀中十分區已經無法堅持,其它分區的局面也面臨著進一步惡化的趨勢。到 1942年“五·一”大掃蕩后,局勢更加惡化,河北平原——特別是冀中根據地,主力部隊基本無法立足被迫撤往山區,根據地的七千多個村莊,有四千多個建立了偽政權組織,我抗日政權多數無法在白天活動,甚至有些夜間也無法工作。為扭轉此不利局面,從1941年夏起,華北八路軍針鋒相對,各部隊先后派出“武裝工作團”、“武裝宣傳隊”和成建制的小分隊,分赴日偽占領區的后方,宣傳民眾,鎮壓漢奸,破壞日偽的“治安”計劃和重要軍事設施、物資,爭取和瓦解日偽軍,有效地配合了正面作戰和游擊戰爭的開展。1942年1月,中共中央北方局肯定了這種斗爭方式,決定進一步推廣,并明確了組織編制、工作任務和斗爭手段。將其統一稱為“武裝工作隊”,簡稱“武工隊”。華北各地也根據中共中央北方局的精神,制定了成立武工隊的指示或工作方案。從此,武工隊誕生并在華北敵后逐漸普及,其數量亦越來越多,由最初每個軍分區一個而變成三至五個甚至更多。
一、武工隊的組織編制
館藏檔案(33-1-16-8號)《冀南三地委關于武工隊組織與任務指示》,武工隊以短小精悍的獨立機動活動為原則。
1、人數以3人到40人為標準,頂多不能超過50人,設隊長、政委各一人,必要時可增設副隊長、副政委,政委主要任務掌握政策原則,隊長負責軍事指揮行政領導,但不能機械分離,有分工,各負責,遇事共同負責,下設小隊,十人為一小隊,設正副小隊長,五人為一小組,設組長一人(正副隊長可兼任之)以便分散活動時,小隊長帶小組行動方便,人員配備要多配本地人,區干及部隊排以上干部應占三分之二,干部需具備以下五種條件:身體壯、勇敢、觀念意識好、聯系群眾深切、年青需有斗爭性。勇敢的戰士、民兵和村干、黨員占三分之一,為了交通聯絡可配備一個至兩個健強的通訊員,不要伙夫,自己做飯,設一管理排長或管理員負責全隊伙食及供給,全隊不論什么人都應成為戰斗員和工作員。
2、武器配備:大輪占三分之一,短輪占三分之二,每人配備三個手榴彈,每人可配一個小錐子和一把小刀以作緊急時用。
3、所有人員都不準帶被子,一人一個大袍 ,每人可配干糧袋,為便于活動,鍋碗等生活工具都不準帶,到一個地方依靠群眾借用群眾的。
館藏檔案(78-1-7-11號)《北岳三地委關于組織武工隊開展游擊戰爭中的幾個問題》,武工隊的具體組織形式是:在原委會的統一領導下去進行工作,行政上可設隊長(軍事干部),政委(即可由原委書記兼),下設若干班,每班設正副班長分任軍事政治,另設供給干部(即由財糧助理兼),其他一切干部同為隊員(亦即干部),過去設有區公所的區,對外名義仍可不變,(如區長、助理員等)。武工隊的成員,必須是政治上堅定,跟群眾有聯系,而且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者才能勝任。
二、武工隊的工作任務
館藏檔案(33-1-16-8號)《冀南三地委關于武工隊組織與任務指示》,武工隊總的任務是依靠群眾,團結群眾,堅持蔣占區斗爭,打擊小股外出敵人,特務爪牙,還鄉團,保護群眾利益,搗毀敵人社會秩序,建立與保護革命政權維系人心,在敵人占領區建立小塊根據地。具體任務:
1、堅決打擊與消滅敵特務、爪牙、還鄉團、復仇隊以及敲詐勒索群眾的零星外出敵人,保護群眾利益。
2、隨時宣傳我黨我軍各個時期政策方針,以及各種勝利消息,保持各階層人民對我黨我軍的了解,以掌握民心。
3、使用各種方法調查了解敵人每個時期政策方針,及各種組織尤以特務組織發展活動情況,一方面研究對策,一方面隨時報告上級。
4、大力摧毀敵人偽政權及各種偽組織,無力摧毀的偽政權及各種偽組織,設法加以掌握并在敵人內部培養掌握革命的兩面派。
5、聯系地下各種秘密組織,協同游擊隊偵查情況,成為游擊隊公開活動與地下組織隱蔽進行斗爭強有力的依托。
三、武工隊的斗爭手段
館藏檔案(251-1-1-1號)《武工隊工作初步總結》,武工隊采取合法斗爭與非法斗爭相結合的手段。
1、由于我們的合法斗爭,要應付日寇或個別最初的漢奸,而日寇的統治是窮兇極惡的,因此把合法斗爭限制在極少的限度內,這是不利的一方面。
2、盡可能的布置內線配合,爭取偽軍偽組織,甚至敵人特務分子的援助以及兩面派的中立與支援。
3、利用非法斗爭的結合。由于我軍對敵偽的反包圍,我軍軍事力量的威脅,抗日政權的正當名望,都給予了我軍合法斗爭許多援助,問題就在于如何很好的利用。
4、巧妙的利用敵偽矛盾,制造矛盾,這是爭取合法斗爭勝利的重要因素之一,敵偽內部矛盾異常重要,偽軍與偽組織、偽組織與新民會、偽軍與日軍、敵軍與日商、商人與經濟統治機關、這一縣區與那一縣區,我軍如能很好研究拿捏,必能爭取斗爭的勝利。
5、進行合法斗爭的形式、手段與時機,皆須很好研究,要了解對象的脾性與嗜好,政治主張與派別,選擇適當手段,愛受敬畏者、私人感情重者、人道主義者、或想把工作做好求得上級寵幸者,這樣談及心理的研究,是很必要的。
(作者單位:河北省檔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