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靜怡
1917年,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同盟國與協約國戰斗得筋疲力盡時,美國宣布參戰。潘興被任命為美國遠征軍總司令,趕赴歐洲戰場。這對當時已疲于戰爭的英法聯軍來說無疑是注入了一支強心劑。
然而,潘興在6月份率領部隊到達法國后,卻沒有立即投入戰斗,而是對新兵進行了為期一年的戰前訓練。他從實戰出發,要求部隊加強“火力與機動”,突破原來固有的戰術,并從各方面借鑒英、法、德軍的作戰經驗。在潘興的嚴格訓練下,一年后,美軍的作戰能力有了非常大的進步。
不過,英法聯軍只把美軍作為補充力量,并不給其獨立指揮權,甚至提出要把美軍編入英、法等軍隊統一指揮。潘興識破了英法的政治意圖,他據理力爭,明確表示反對。最終,英法聯軍只得同意潘興的要求。
隨后,潘興率領美軍用實際行動表現了作戰實力。1918年7月,潘興指揮美軍配合法國軍隊,運用野戰、運動戰結合的作戰方式以少勝多,在第二次馬恩河戰役中拔除了德軍的一個突出部隊。
事實證明,潘興先訓練后參戰的作戰方法避免了美軍的無謂犧牲。美國遠征軍在他的指揮下取得了多次重大戰役的勝利,為一戰后在國際事務中建立美國政治、軍事秩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