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巖
中科院院士、原大連工學院(現(xiàn)大連理工大學)院長錢令希,是我國著名力學家、教育家,在科研和教書育人方面均成就輝煌,可謂碩果累累、桃李滿天下,因其培養(yǎng)的學生中“兩院院士”就有6人,因此被譽為“伯樂院士”。
搞學習,認認真真打牢基礎
1916年,錢令希出生在江蘇無錫鴻聲鎮(zhèn)的一個書香人家。11歲時,錢令希考入省立蘇州中學,從農(nóng)村來到大城市讀書。面對眼花繚亂的新鮮事物,年少的錢令希任性地貪玩了起來,一年學習結束后,錢令希連26個英文字母都沒背下來。
回想起初中的學習生活,錢令希教授說,學習就像在木頭上釘螺絲釘,開頭要搞正方向,用力錘幾下,打牢基礎后擰起來就容易了。否則,開頭釘?shù)猛嵬崤づぃ瑪Q起來就事倍功半。
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后,錢令希開始認真學習。12歲時,錢令希跳級考上一所學習法語的高中。入學后,錢令希吸取教訓,第一年就以優(yōu)異的成績通過了法文集中訓練,這也為他大學畢業(yè)后保送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38年,22歲的錢令希從比利時的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畢業(yè),并獲得“最優(yōu)等工程師”的學位。
做研究,緊跟時代開創(chuàng)新學科
錢令希是我國計算力學工程結構優(yōu)化設計的開拓者,被稱為“中國結構力學之父”。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錢令希就敏銳地看到了電子計算機應用將會給科學技術帶來一場深刻的革命,他預感到計算機將會給結構力學帶來全新的面貌和前景。錢令希開始帶領自己的學生,一起學習數(shù)學和電子計算機的有關知識,進行知識更新,同時努力在我國興建計算力學這一新學科。
錢令希曾說:“以往力學都是被動地為工程實際服務,而結構優(yōu)化學科使力學可以主動地參與設計。”在1974年建設我國第一個現(xiàn)代化的原油輸出港——大連鲇魚灣新港時,錢令希將計算力學結構優(yōu)化設計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他采用“百米跨度拋物線上弦的空腹桁架全焊接鋼棧橋”設計方案,建起了一座全長近1000米的9跨拱形鋼結構長橋,飛架在大連的藍天碧海之間,至今看來仍蔚為壯觀。
由于錢令希倡導計算力學,在全國產(chǎn)生了良好的影響,更由于他在科技界崇高的道德風尚和治學精神,在1982年召開的中國力學學會大會上,經(jīng)過原理事長錢學森的推薦,大家一致選舉他擔任第二屆中國力學學會理事長。錢學森作推薦時說:“錢令希教授緊跟時代的步伐,及時更新知識,走到了前面。我表示十分欽佩!”
當老師,想方設法提高教學質量
2002年年初,已經(jīng)86歲高齡的錢令希,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決定去當一個學期的學生,到課堂去聽一聽、看一看,掌握第一手資料。于是,春節(jié)后一開學,他就正兒八經(jīng)地走進課堂,當起了大學一年級學生。
上課時,錢令希不但和學生一樣認真聽講、記筆記,同時也認真觀察,仔細思考。他常與師生親切交談,一會兒問問老師教材的編排情況,一會兒問問學生能否跟上老師講課的速度……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聽課,他發(fā)現(xiàn)老師進行多媒體教學時,由于課堂上信息量大、課本上沒有的新內容較多,有些學生聽和記常常顧此失彼,于是他和藹地告訴學生:“學習一定要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課堂上不要忙于記筆記,要專心聽講,跟上老師的思路,這樣才能把知識學扎實。”大家都說錢令希一點架子都沒有,不像一位院士,倒像一位和藹可親的鄰家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