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嘉會

【摘 要】相比銀行傳統的存貸款業務,中間業務具有利潤率高,風險較低的特點,是商業銀行在未來一段時間大力發展的業務。本文在分析了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狀況,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在現階段,銀行卡業務對商業銀行經營績效有著顯著的影響。文章最后提出了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中間業務;銀行經營績效
一、選題背景
二零一五年五月一日,存款保險條例開始實施,意味著我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又邁進了一大步,存款保險制度的出臺,為我國最終實現利率市場化掃清了最后的障礙,目前市場上僅有存款利率尚未全部放開。利率市場化將會加劇銀行之間的競爭,無論是實力強大還是弱小,僅僅靠發展傳統的資產負債業務已經不足以使銀行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去。此外利差的縮小使得資產負債業務的盈利能力逐漸降低,僅僅依靠利息收入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更為嚴峻的是,互聯網金融對于傳統銀行業已經產生了明顯的沖擊,加上近日資本市場的火爆,存款搬家的情況不斷發生,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中間業務的發展與創新,對于商業銀行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在傳統的資產負債業務對商業銀行利潤增長的貢獻越來越低的情況下,發展中間業務可以極大地改善以往商業銀行只依賴傳統資產負債業務的情況,改善收入結構。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銀行處于安全性的考慮,不敢將資金貸出,然而中間業務是銀行作為中介人的身份來開展業務,與傳統的資產負債業務相比,其風險水平低得多,因此有利于銀行對于風險的控制。
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狀況分析
(一)中間業務發展速度很快
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發展速度在逐年加快。由于中間業務并不占用資本這一稀缺資源,并且收益高、風險低,是典型的高產出低投入的業務,因此商業銀行開始逐漸的重視中間業務的發展,利用中間業務幫助商業銀行保持高額的利潤,彌補信貸業務收入減少的不足。
工農中建交這幾家銀行的中間業務發展迅速。自2006年以來飛速發展,其中工商銀行的中間業務量增長最為明顯,從2006年163.44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1324.97億元,增長額達到1161億元,增長了近8倍之多。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和農業銀行的中間業務量規模與工商銀行相比有一些差距,但是總的來說差距并不大。而交通銀行的中間業務發展起步較晚,并且增長速度和業務總量都與其余幾家國有商業銀行有著明顯的差距。
(二)中間業務在利潤中所占比重有所增加
工商銀行中間業務與利息收入的比值在逐年上升,說明中間業務在整個收入結構中的比重越來越大,而傳統的資產負債業務的比重卻在逐年減少。但是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水平與西方發達國家商業銀行的發展水平仍有著較大的差距。就中間業務收入在商業銀行總收入中的占比這一指標而言,西方商業銀行普遍在40%左右,有些銀行甚至能夠達到70%之多。所以說,我國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發展速度很快,但是由于起點較低仍然處在相對落后的水平上,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三、中間業務對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的實證分析
本文選用凈資產收益率(ROE)這一財務指標,用以衡量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中間業務這里選擇咨詢顧問類業務、結算清算類業務、代理類業務、銀行卡業務以及擔保類業務作為變量引入模型。
中間業務的變量選擇,本文選擇了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十家銀行從2010年到2014年中間業務的數據,利用EVIEWS統計分析軟件進行面板數據的分析。
模型構建
構建如下的經濟計量模型:
Y=C+a1*x1+ a2*x2+ a3*x3+ a4*x4+ a5*x5+e
其中Y為凈資產收益率(ROE)指標,以此來代表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水平,X1-分別對應咨詢顧問類業務,結算清算類業務,代理業務,銀行卡業務和擔保類業務。
先對各個序列進行平穩性檢驗,然后估計得到以下結果:
經過估計得到如下結論:
可見,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銀行卡業務對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有著顯著影響,而代理類業務、咨詢顧問類業務、清算結算類業務和擔保類業務對于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影響并不顯著。而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咨詢顧問類業務也可以勉強看做對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有影響。
四、政策建議
(一)提高中間業務收入在整個商業銀行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根據回歸結果顯示,咨詢顧問類業務和銀行卡業務對于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影響較大,應該加大這方面的資源配置。商業銀行應該著重發展這兩方面的中間業務,但是在發展中間業務的過程中,也應該注重投入產出比,西方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中,咨詢顧問類業務占比很高,而銀行卡業務所占比例并不高,在中間業務的資源配置中,應該將資源重點投入到那些知識密集型的業務,而不是勞動密集型的業務。
(二)加強金融創新,拓展中間業務范圍
商業銀行必須加大資金和人力投入,不斷的進行金融理論和業務的創新。這樣才能不斷的吸引新的客戶,同時能夠不斷的創新出收益更高,風險更低的中間業務,有利于優化商業銀行的收入結構和財務結構。在進行金融創新時,商業銀行應該注重客戶需求,以需求為導向針對性的發展中間業務。
(三)在創新中間業務的過程中要注意把控風險
在發展中間業務的過程中,要時刻把控好風險水平,嚴格按照商業銀行經營的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的原則開展業務。例如近年來銀行卡的安全性飽受質疑,商業銀行應該加大對銀行卡開卡的監督力度,保證持卡人安全用卡。
(四)加大中間業務的營銷
商業銀行應該加大營銷的力度,采取各種方法吸引客戶的眼球。同時應該注意已有客戶群體的培養,傳統的資產負債業務已經給商業銀行積累了巨大的客戶群里,如何培養與這部分客戶的關系并挖掘其消費需求,是商業銀行亟需解決的問題。
(五)培養中間業務所需人才
金融業務的創新離不開相關的人才,商業銀行必須要根據自身中間業務發展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培養相關人才,并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防止人才的流失。
【參考文獻】
[1].孟憲兵, 非利息收入對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績效影響研究, 2014, 天津財經大學.
[2].尚志敏, 我國上市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績效研究, 2012, 東北財經大學.
[3].趙虹, 中間業務發展對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的影響分析, 2014, 西南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