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唯濱+馮雪嬌

【摘 要】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一直是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融資渠道狹窄、信息不對稱和融資成本高等問題的存在致使企業獲取資金愈發艱難。本文通過對民營企業融資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對幾種創新融資方式及其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提出了針對民營企業融資方式創新的建議。
【關鍵詞】民營企業;融資困難;融資方式創新
據2016年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民營企業數量占總企業數量的85.6%,是我國企業的主要組成形式,其發展與擴張對我國的經濟狀況無疑有著巨大的影響力。資金是企業的血液,如果不解決資金問題,那么將會致使大量民營企業面臨倒閉局面,也會對我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產生巨大影響,因此如何幫助民營企業融資成為了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民營企業融資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民營企業融資現狀
目前民營企業的融資方式主要有銀行貸款、信托貸款、債券融資和企業自有資金等幾種方式,其中銀行貸款是企業最為依賴的融資方式。表1-1是2011-2015年社會融資增量比率。
從表中數據我們可以看出銀行貸款占了很大的比重,且呈現上升趨勢,但是由于信息不對稱現象的存在,銀行很難獲取民營企業的真實財務信息,再加上民營企業內部管理不完善,與上市企業或國有企業相比,銀行更傾向于貸款給違約風險較低的后者。但是由于銀行貸款是企業資金的主要來源,因此民營企業陷入資金周轉不靈的惡性循環。
信托貸款先上升后下降,這是由于目前市場上很多信托公司違規操作導致市場風險增加,因此國家出臺政策限制信托公司的業務規模與業務范圍,使信托公司不再以貸款為主要盈利模式。
企業債券比重在逐漸增加,這是由于一方面對于企業來說發行債券不會影響公司股權結構,另一方面由于債券違約風險相對較低,因此受到一些投資者的喜愛。但是由于發行條件相對較高,因此中小型民營企業也無法依靠這種方式融資。
企業自有資金融資成本低,且約束條件較少,是很多小型民企的主要資金來源。但企業自有資金相對較少,不足以滿足企業發展需求,因此不能作為主要融資方式。
(二)民營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
(1)融資渠道狹窄,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主要集中在以上幾種方式上,其中銀行貸款是占比最多同時也是很難獲取的一種融資方式,因此過于狹窄的融資渠道極大程度的制約了民營企業的發展。(2)信息不對稱現象,民營企業由于內部管理不完善,因此其企業信息透明度較低,外部機構獲取企業信息成本高,因此民營企業也很難獲取融資。(3)融資成本高,由于民營企業信用度低、資產結構不合理、抵押物少等特點,導致民營企業融資成本上升。
二、民營企業融資方式創新及存在問題
(一)民營企業融資方式創新
(1)互聯網融資,隨著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深入,融資行為也有了相應的“互聯網+”模式,對于民營企業來說,合理利用網絡融資手段可以極大程度的緩解資金壓力,甚至能給企業帶來進一步的發展。目前P2P和眾籌這兩種互聯網融資模式是應用的比較廣的模式。
P2P模式將債權人與債務人緊密連接在一起,并且P2P平臺也會公布一部分債務人信息,弱化了信息不對稱現象。出于風險、成本、規模、政策等多方面的考慮,銀行通常不偏好貸款給中小型民營企業,P2P模式的出現正好彌補了銀行的這個空白區域。但目前P2P市場并不規范,平臺并沒有履行應盡的責任,平臺的工作人員很多也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并且很多平臺追求短期利益,投入很大的成本在營銷運營方面,資金鏈容易出現斷裂。目前政策制定也沒有跟上發展進程,因此在譬如稅收等的政策上也給企業造成負擔。
眾籌不同于P2P模式對債權人還款能力的要求,它更多的是關注產品或項目的創意性和可行性。眾籌將社會閑散資金集中起來,為企業提供所需資金,同時融資的難易程度側面反映了市場對于產品的預期,為之后企業決策的制定提供參考依據。眾籌平臺不僅是一個融資平臺,同時也是一個產品、企業宣傳平臺,由于眾籌要事前發布相關產品、項目信息,同時回報投資者以產品、股權、債權,因此對于企業來說也是一種宣傳。但是眾籌的資金規模一般相對較小,所以對于整個企業的運營可能起到的助力會比較小。并且由于并非是對企業前景的投資,因此可能有的項目獲得融資而有的項目則無人問津,難以保證資金鏈的穩定。
(2)中小企業集合票據,中小企業集合票據將原本規模較小因而不能發債的企業聯合起來,提高了聯合企業的信用等級,同時由于能進入債券市場,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業形象,對于采取其他方式融資也能起到輔助作用。由于國家對于中小企業融資的關注,因而這種新型方式也受到政策扶持,企業可通過“綠色通道”快速注冊,縮短發行時間。從投資角度分析,中小企業集合票據將投資風險分散,并且有投資者保護機制,因此降低了信用風險,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投資者投資。
(3)資產證券化,資產證券化可以將企業的資產盤活,增強資產流動性。而且目前可證券化的資產種類在不斷豐富,企業可以將各種流動性差的資產變成現金流以支持企業的運營與發展。并且這種融資方式相對傳統融資方式融資成本較低,且通過操作可剔除風險資產,優化資產負債表結構。資產證券化方式融資不會稀釋股權,且不增加企業債務,因此對于企業所有者來說是一種十分具有吸引力的融資方式。
(二)民營企業融資方式創新存在的問題
(1)資本市場法律法規不健全,目前我國資本市場尚不完善,許多法律法規也落后于實際市場狀況,這就導致很多創新融資方式游走在法律邊緣,容易發生投機事件,然后緊隨而至就是一刀切的法規政策的出臺,這樣大大減少了創新融資方式的數量,導致融資環境惡化。(2)民營企業融資創新機制不健全,融資創新需要一個較為寬松的市場環境,并應建立以市場配置資源為主的管理體系,減少政府部門的參與,目前市場對很多領域限制嚴重,導致融資創新無法開展。(3)信用評級體系不健全,信息不對稱是導致企業融資成本高、融資難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現有市場的信用評級體系尚未完善,因此很多民營企業難以獲得融資。(4)融資平臺少且不健全,由于很多融資平臺操作不規范,違法事件頻有發生,因此導致市場混亂,投資人利益受損,所以國家對投融資機構管控較為嚴格,融資平臺搭建較少,且很多以政府為主導,這就導致了平臺的缺乏與不健全。
三、民營企業融資方式創新的建議
本文共介紹了互聯網融資、中小企業集合票據、資產證券化等三種創新融資方式,而這僅僅是創新融資方式中的一部分而已。為了保證這些融資方式具有可行性,政府和市場必須共同努力,創造一個多元化的融資市場。
1、建立健全的資本市場法律法規體系,一是要完善現有法律法規政策。二是要對資本市場內的所有主體進行規范。三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法律法規體系,既要做到全面,又不能阻礙融資方式創新的進行。2、加強民營企業融資創新機制的建設,主要應涵蓋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要以市場配置資源為主。二是所有制結構體制改革。三是建立以市場經濟為主導的大環境。四是簡化政府審批制度。3、完善信用評級體系的建立,需要注意三點:一是要規范市場上的評級機構。二是要做到企業信用信息共享。三是政府應推進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體系。4、推進民營企業融資平臺的建設,政府應推進融資平臺的建立,適當放寬進入條件,搭建多種形式的融資平臺,豐富平臺服務內容,建立一體化的融資流程,加快企業融資進程。
【參考文獻】
[1]鄭偉.中小企業融資工具:夾層融資[J].首席財務官,2015,(22):14-16.
[2]周穎.淺析新創民營企業融資方式及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5,(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