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東



隨著經濟全球化,各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中日韓作為亞洲重要的經濟體,到2013年,中日韓三國GDP總量已達到15萬億美元,占全球GDP的20%,占東亞GDP的90%,其數值已超過歐盟,因而,經濟潛力巨大。目前,中日韓專家均對三國相互貿易的優劣進行了研究,但是目前大多數學者專注于研究中日韓電子產品方面的競爭力,很少關注農產品方面的競爭力,而近年以來三國之間更加強調農業方面的合作與溝通,對中日韓農產品貿易競爭力分析勢在必行。
目前的研究一般使用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RCA指數)分析貿易競爭力,這個指數是由巴拉薩(Balassa)提出的,具體公式為:
其中,表示j國i產品的競爭力指數,表示j國i產品的出口值,表示j國的總出口值,表示世界上i產品的總出口值,表示世界總出口值。但是后來有學者指出,該指數在進行國與國之間的水平比較時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在分界線1的左右兩邊指數范圍的不對稱,分別為(0,1)與(1,+∞),因而國家之間的比較可能存在一些問題,經過學者們的努力,修正后對稱的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RSCA)則更加具有說服力,RSCA指數的具體公式為:
該指數的取值范圍為-1到1,如果該值為正,則表示該國具有競爭力,如果該值為負,則表示該國不具有競爭力。
表1為我國2005年--2012年的RSCA指數,從表中可以看出,我國在種植業方面具有競爭優勢,但是該優勢卻在之間消失。而林木和畜牧產品的RSCA指數均呈遞減趨勢,在2008年以前,我國在林木和畜牧產品方面具有競爭優勢,但是2008年以后該競爭優勢消失殆盡,呈現出比較劣勢的情況,我國在畜牧產品方面的競爭劣勢比較穩定,沒有進一步惡化,但是林木產品的情況卻比較糟糕,在林木產品方面,我國在2008年的時候出現了競爭劣勢,并且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表2為日本2005年--2012年的RSCA指數,從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日本在2006年以前林木方面具有競爭劣勢,但是在2006年以后日本在林木方面具有競爭優勢,并且該競爭優勢還有望進一步擴大。日本在水產品方面有競爭優勢,并且這種競爭優勢越來越大。日本畜牧產品的RSCA指數整體上呈下降趨勢,并且全部均為負值,說明日本在畜牧產品方面具有競爭劣勢,但是這種競爭劣勢有所緩解。在種植業方面,日本有競爭劣勢,并且這種競爭劣勢還比較穩定,既沒有惡化也沒有改善,可能在今后一段時間內長期存在。
表3為韓國2005年---2012年RSCA指數,韓國林木的RSCA指數為負值,說明韓國林木具有比較劣勢,并且總體上是處于下降狀態的,說明韓國在林木方面的競爭劣勢有所緩解。韓國水產品的RSCA指數為正數,并且其數值越來越大,這說明韓國在水產品方面具有競爭優勢,并且該優勢越來越大。而畜牧產品的RSCA數值為負數,并且數值相對較大,說明韓國在畜牧產品方面存在很大的競爭劣勢,并且這種劣勢在短時間內并沒有多大改變。而在種植業方面,韓國的RSCA數值為正數,其變化趨勢為先減小后增大,這說明韓國種植業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其競爭優勢先變小后變大,最近幾年有所改善。
綜上所述,中日韓三國在水產品方面都具有競爭優勢,其中中國的競爭優勢最為明顯,韓國其次,日本的競爭優勢相對較小,中國在水產品方面的競爭優勢保持平穩態勢,波動不大,而日韓兩國在水產品方面的競爭優勢越來越明顯。在林木方面,中日兩國的發展狀況截然相反,我國首先在林木方面具有競爭優勢,但是最近幾年情況惡化,出現了競爭劣勢,而日本則是先出現競爭劣勢,后來狀況好轉,出現了競爭優勢,韓國一直在林木方面具有競爭劣勢,不過這種局面在最近幾年有所改善。在畜牧產品方面,中國的競爭力慢慢退化,特別是在最近幾年出現了競爭劣勢,而日韓一直在畜牧產品方面具有很大的競爭劣勢,韓國的這種劣勢保持平穩,而日本的狀況在整體上有所改善。在種植業方面,中國和韓國具有競爭優勢,但是中國的競爭優勢在慢慢變小,而韓國最近幾年的競爭優勢有所提高,日本在種植業方面有競爭劣勢,這種劣勢相對比較穩定,在短時間內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參考文獻】
[1]尹翔碩.國際貿易教程.第三版[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17-110.
[2]周茂榮,杜莉.中國與美國貨物貿易互補性的實證研究[J].世界經濟研究,2006(09).
[3]李明權等.中日韓農產品貿易關系及其對三國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影響[J].經濟縱橫,2010(4).
[4]Kawai,M., Wignaraja,G.(2010),Asian FTAs: Trends,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Vol.226,pp.l-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