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錦


【摘 要】京津冀一體化已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北京與天津必須進一步的實現協同發展,經研究,北京市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能夠帶動天津市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進而促進天津市高端制造業的發展;北京市中高端制造業向天津地區轉移會促進天津制造業的發展,同時給予天津生產性服務業更多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生產性服務業;制造業;協同性
一、引言
京津冀都市圈正在成為我國最具實力的經濟增長極,在國民經濟整體格局的戰略地位越來越重要。但目前北京產業結構為“三二一”型,天津為“二三一”型,具有比較大的差別,。因此本文分析京津地區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發展的協同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北京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對天津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影響
本文選取1995-2015年京津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產值進行脈沖響應函數分析,北京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對天津生產性服務業的脈沖響應分析圖見圖1。
左圖顯示,天津生產性服務業對來自北京生產性服務業的沖擊有較強響應,在第一期達到最大負值,從第二期才開始呈現逐漸加強的趨勢。在第三期之后,這種沖擊的響應表現為持續正向。由空間鄰近理論知,距離越近、交通越發達的城市之間彼此影響越強,天津是距離北京最近、交通最便捷的城市。北京以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為主,而天津則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所以北京生產性服務業能夠帶動天津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右圖可知,天津生產性服務業對來自北京制造業的沖擊有持續正響應,在第二期達到最小值0,從第四期開始一直保持相對穩定的正效應。北京要實現制造業的大力發展,必須要剝離出中低端制造業,而天津以其區位優勢和現代制造業中心優勢承接了大量有利于其未來發展的北京制造業,因此北京制造業轉移必定會促進天津制造業的發展,而天津制造業的發展必定會給予其生產性服務業更多的發展空間。
三、北京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對天津制造業發展的影響
北京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對天津制造業的脈沖響應分析結果如圖2所示。
由左圖可知,天津制造業對來自北京生產性服務業的沖擊有持續較強響應,在前兩期為負響應,從第三期開始呈現逐漸增強的正響應。因為,在短期天津制造業離不開交通運輸、倉儲等服務業的支持,而這些大多由本市提供。但北京利用其首都優勢和知識、人才等優勢而擁有的高層次生產性服務業在長期會對天津制造業的發展提供服務,因此北京生產性服務業利用其強大輻射力確實會促進天津制造業的大力發展。
從右圖可知,北京制造業對天津制造業一直都存在穩定的促進作用,但這種促進作用并沒有呈現持續增強的趨勢。因為,天津承接北京的制造業只是將北京制造業挪到天津來生產,并沒有根據天津的自身需求而進行進一步的自主創新,缺乏相應的政府政策導向,使得這些制造業在北京或是在天津發展都是無差別的,因此這種北京制造業的轉移對天津制造業并沒有起到持續增強的促進作用。所以,本文認為,要想通過北京制造業轉移來大力促進天津制造業發展,就必須要選擇承接適合天津的制造業,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的研發和創新,使其發展成有天津特色的制造業。
四、政策建議
本文就北京和天津的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如何保持長期協同發展提出如下三點建議。
(一)北京應著重發展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業和“高精尖”服務型制造業
北京應該積極謀劃產業的集聚發展,確定某一個或幾個主導產業,通過對主導產業的扶持發展,從而再去帶動相關周邊的生產性服務業的聯動發展。應充分利用中央商務區以及金融街來發展商務服務業和金融業,聚集我國金融的核心力量;還應充分利用中關村科技園區來發展研發產業和信息服務業。但是,北京的霧霾、土地、環境以及人口的壓力仍會持續增大,在向“服務型經濟中心”轉變的進程中,必須剝離出大量中低端制造業,保留并培育“高端、高附加值、高標準”制造業,這樣才能打造出勞動力較少、產量不大、附加值高的“高精尖”產品。由微笑曲線的價值鏈理論知,北京制造業發展的終極目標就是建設并打造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品牌,為北京制造業服務化成功轉型提供機遇。
(二)天津應著重發展先進制造業,為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提供市場
天津應抓住北京制造業轉移這一難得的機遇,積極“引進來”具有發展潛力的大中型企業,利用企業的雄厚資本和先進技術提升制造業的技術效率,為天津制造業“質的飛躍”創造條件。同時,天津必須大力引進創新型人才,增加技術創新投入,掌控科技發展主動權,從而實現制造產業的技術化和信息化。這樣,天津的制造業就能不斷向價值鏈高端攀升,成長為先進制造業,大膽“走出去”參與市場競爭。天津應充分利用濱海新區先進制造業產業區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依托自由貿易區和港口優勢,實現國際物流、金融租賃、信息技術等生產性服務業的集聚發展,為天津制造向天津創造轉型提供服務。
(三)天津與北京的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應采用協同錯位發展的模式
在制造業方面,北京發展“高精尖”服務型制造業,天津發展先進制造業,兩地就能實現很好的錯位發展。兩地中低端制造業在向河北轉移時,不是單一的污染制造業轉移,而是一種綠色轉移,才能實現京津冀制造業的協同發展。在生產性服務業方面,北京應集中發展產品研發、技術創新和品牌設計等價值鏈高端產業;天津應集中發展國際物流、國際商貿等體現港口優勢的價值鏈中高端產業。此外,天津和北京的生產性服務業實現錯位協同發展之后,就能以更高效率為河北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服務保障。制造業轉移不是單一的污染產業轉移,應該實現一種綠色轉移,從而促進京津整體制造業的轉移升級。天津和北京應積極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努力促進北京研發中心、天津先進制造業中心的建設,協同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參考文獻】
[1]鄭吉昌, 夏睛. 論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與分工的深化[J]. 科技進步與對策, 2005, 22(2): 13-15.
[2]李薇, 陳陣. 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的融合特征——基于北京投入產出表的實證分析[J]. 管理現代化, 2014(5): 34-36.
[3]陳曉峰. 長三角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的互動關系檢驗——基于 VAR 模型的動態實證分析[J]. 國際商務, 2014(2): 5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