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丹
【摘 要】本文分析了會計人員法律責任的形成原因,提出了規避措施。論文共分為六章,緒論闡述了本論文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第二章提出了會計人員法律責任相關概念,并描述了會計人員法律責任的影響。第三章詳細論述了我國會計人員法律責任體系存在的問題,繼而第四章指出了我國會計人員法律責任形成的原因。第五章是本篇論文的重點,提出了有效規避會計人員法律責任的措施,包括內部措施與外部措施。
【關鍵詞】法律責任;會計法律法規;虛假會計信息
一、研究背景
會計是一種需要一定的法律法規與制度來做保障的職業,經濟越發展,會計工作就越重要。我國正處于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經濟的發展給會計行業帶來了很大挑戰,經濟利益的誘惑使很多會計人員做出違法行為。
基于這些問題,為了使會計工作在健康的環境下開展,我國陸續頒布了一些直接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法規。在我國會計法律法規體系中,會計人員法律責任是其中重要一環,完善我國會計人員法律責任體系對于有效規范會計法律行為,制止和預防違反會計法律的行為有著重大作用。會計人員要對自己所承擔的法律責任形成深刻的理解,努力提高素質水平,按法律辦事,將會計工作落實。
二、基本概述
(一)會計人員法律責任概念
會計人員法律責任,就是指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工作中,由于蓄意或無意中違背了會計法律法規時帶來的強制性的法律責任,是會計人員一定要嚴格遵守的原則。
(二)會計人員法律責任的影響
1.對企業的影響。會計人員違法行為雖然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利益,但是長期來看這些違反會計法律法規的行為只會給企業帶來災難。虛假、不正確的會計信息,會使企業管理者決議的科學性和恰當性降低。當企業會計違法行為被曝光時,不僅使企業受到法律的懲罰,更會損害企業的聲譽。企業聲譽受到損害,會導致企業的利益相關者背離,給未來經濟效益產生消極影響,甚至導致企業破產。
2.對社會的影響。首先,虛假會計信息泛濫,會導致會計監督失控,影響宏觀調控措施的實施和國家經濟政策的制定,影響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其次,影響公共利益。最后,會計人員違反會計法律法規行為增多會給會計行業帶來不正之風,為經濟犯罪提供溫床,滋生助長腐敗行為,嚴重阻礙經濟發展。
3.對單位負責人的影響。企業領導人是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企業領導人應該對企業的一切活動承擔責任。企業領導人的職責有:依法建賬、認真培訓會計工作人員、加強內部監督和控制等。即使是會計人員自作主張弄虛作假,也說明單位負責人用人不當,管理能力不足,必須對其帶來的結果負責。
4.對會計人員的影響。小部分的會計工作人員直接進行了違法行為,會抹黑會計工作人員團體,帶來不良風氣;同時會給本人帶來相應的法律后果。
三、會計人員法律責任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法律法規質量不高,內容落后。首先,一些會計法律法規內容陳腐落后,未較好的關聯我國社會經濟環境的實際情形。其次,具體會計準則中的條款絕大部分只適用于上市公司,而在今天,中小企業的才是發展最為迅速的群體。再次,一些法律法規條款規定過于籠統,存在漏洞;而有的條款又過細,過于束縛了會計人員;同時對違法者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卻一帶而過。最后,隨著會計電算化的普及。
(二)會計法律法規之間的協調存在問題?!稌嫹ā穼`反法律法規的行為的懲罰要以《刑法》、《民法》等別的法律法規的支持為基礎,但是各法律法規之間存在著或大或小的銜接問題。在規范會計相關法律法規層面上,有政出多門的情況。這就造成了會計法律法規體系的混亂,不利于對會計違法行為的預防和遏制。
(三)對會計法律責任主體的界定不嚴密。當違法行為發生時,會計工作人員與其工作單位之間、會計工作人員與單位負責人、主管會計工作人員之間應該怎樣分割法律責任的問題不清晰。關于虛假會計信息的連帶賠償責任,相關各方應該怎樣分擔也沒有予以規定。
四、會計人員法律責任形成原因
(一)主觀原因
1.利益驅使。當前,我國所有者與經營者的權利存在嚴重的不平衡現象,企業利潤最大化經營目標使一些企業管理層失去理性,走上唯利是圖的道路。同時一些會計人員存在拜金主義,難以抗拒金錢的誘惑,為了自身利益不惜做出違法行為。
2.管理者及會計人員對會計法律責任認識不足。我國會計工作人員整體素質水平參差不齊,很多會計工作人員在法律方面的認知程度不高,疏忽了自己在單位內部監督中的功能,只關心自己工作內的事,覺得只要在工作范疇中沒有錯誤,就盡職盡責了,缺乏了會計工作中應有的責任意識。同時一些單位負責人認為自己作為最高決策者,而會計工作只是一個部門的工作,是財務方面主管人員的負責,缺乏整體觀念。
(二)客觀原因
1.認定虛假會計信息的標準有誤區。會計法律法規中對虛假信息的界定往往過于抽象,難以作出準確定義,這種無準確界定的條款易造成法律上的沖突,給有違法動機的企業提供打擦邊球的機會,影響司法審判的公正性,給法律法規的實施帶來許多的問題。筆者認為,要思考其行為構成,從行為性質、行為目的、行為結果三個方面進行系統認定。
2.處罰會計違法行為時缺少有效的外部保障。雖然我國的會計法律法規對會計法律責任有了較具體的規范,但是還是缺少一個特殊、專業的部門來有力保證對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有效的法律制裁。
3.會計工作的大環境差。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是企業財務工作的關鍵環節,不良的環境會影響會計工作人員的價值觀,使其在日常工作中出現許多問題,影響正常的企業經濟關系,最終會造成重大的經濟后果。
五、會計人員法律責任的規避措施
(一)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會計人員的素質包括其專業素質、法律素質也包括思想素質。要全面增強會計人員的素質,不僅要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水平,也要加強對會計人員道德水平,法律觀念的培養,使更多的會計人員了解和熟悉會計法律法規制度,加強會計隊伍建設。每個會計工作人員都要清楚認識到自身的職責,不管在何種狀況下,都能堅守底線,積極主動的去做好自己的工作。
(二)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會計機制的不完善不僅在于會計制度本身的缺陷,也歸結于許多單位的內部治理機構存在某些缺陷,所以各個單位都要建立起相互制約的、健全的治理機構,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強化完善內部控制體系,進行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嚴格會計核算,這樣才能更好的預防和制止會計違法行為的發生。
(三)完善我國會計法律法規體系。會計法律法規制定應在體現中國特色的基礎上,吸取國際上相關規定的營養,逐步推進會計準則國際化,實現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的統一。會計法律法規的制定過程中,制定者和實踐者雙方要公開信息,使會計法律法規更加科學。
(四)改善執業環境。首先,建立具有預防會計違法行為功能的會計法律體系。其次,要建立公開有效的會計舉報制度。最后,要積極加大輿論宣傳,從社會輿論工具方面著手,使會計人員明確自己的責任,轉變傳統會計觀念。
(五)建立完善的外部監督制度,加大處罰力度。會計工作不能只靠內部管理,也要最大限度的運用社會監管,建立公共監督稽查制度,建立有效的外部保障機制。政府相關機構要定期對處罰結果和抽查情況進行公布,使信息變得公開透明。加大對會計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參考文獻】
[1]張琳. 淺析會計法律責任及其相關誤區[J].商情,2013(13):192-193
[2]曹淸蘭. 淺談會計工作的法律責任[J]. 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7):190-191
[3]張萍. 論會計責任[J].財會通訊2012(10):14-16
[4]孫立. 淺議會計人員的法律責任[J]. 會計師,20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