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興旺
讓血管年輕“會吃”是關鍵
文/王興旺
雖然血管會自然老化,但只要加強自我保健,特別是能做到科學飲食,注意改善膳食結構,血管硬化便可望得到延緩和逆轉。

為了讓你的血管年輕、柔軟而富有彈性,維持營養“運輸線”的暢通無阻,在“吃”的問題上,請你一定要注意以下問題:
人到中年以后,特別要重視科學地調整飲食。其總的原則是:飲食應做到多品種多變化,注意主副食、粗細糧、葷與素的合理搭配,盡量做到低脂、低膽固醇、低鹽、低糖,適當多吃蔬菜、水果,重視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的補充,避免機體發胖。
研究表明,多吃堿性食品,可保持血液呈弱堿性(PH值7.4)。使血液中乳酸、尿素等酸性物質減少,并能防止在血管壁上沉積,有一定軟化血管的作用。這里說的弱堿性,不是指食物本身的性質,而是指食物消化吸收后,留在體內元素的性質。常見的酸性元素有氮、碳、硫等;常見的堿性元素有鉀、鈉、鈣、鎂等。有的食物如番茄、桔子等,口味雖酸,但它們卻都是地地道道的弱堿性食物,因為它們在體內代謝后的最終元素是鉀。一般而言,大米、面粉、肉類、蛋類等食品都是酸性物質,而蔬菜、水果、牛奶、豆制品、魚類等水產品則都是堿性食物。
機體攝入的脂肪在血中不溶于水,必須和蛋白結合成脂蛋白才能溶解而后被運輸到全身組織器官。脂蛋白按顆粒大小不同分為四種:顆粒最大的叫“乳糜顆粒”,次為“低密度脂蛋白”,再小者叫”低脂蛋白”,最小者叫“高密度脂蛋白”。對血管影響最壞的是“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則對血管有益。動物脂肪內“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過高,易促成動脈硬化,必須嚴加控制,特別是動物內臟等,中老年人應少吃。此外,巧克力、奶油、糖果與各種糕點等甜食也應節制。
香煙中的一氧化碳會造成血管壁內皮細胞缺氧,促進動脈硬化。煙草中的尼古丁還可使有益于人體的高密度脂蛋白減少,低密度脂蛋白增加,從而加重動脈硬化。
該類食品多有降壓、降脂、降膽固醇等功效,能保持血管張力,有抑制血小板聚集與降低血液粘稠度等作用,有利于血管保持年輕。
洋蔥

是目前唯一所知含有前列腺素A的植物。這種物質是一種較強的血管擴張劑,能舒張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有降低和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洋蔥還含有二稀丙基二硫化合物和氨基酸,具有降脂、降壓、抗動脈粥樣硬化和預防心肌梗死的功能。此外,洋蔥還有廣譜殺菌作用,最適合中老年人食用(每天100克左右為宜)。
大蒜

具有特殊的降血脂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提升對健康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使冠心病發作的危險性明顯降低。因此,經常食用大蒜對高脂血癥、冠心病、中風發作有預防作用。每天早晨空腹吃糖醋腌制的大蒜1-2頭,再喝一些糖醋汁,連用15天,有顯著功效。但要注意,患有胃炎和潰瘍病患者不宜。
生姜

生姜內含有一種類似水楊酸的有機化合物,它是血液的稀釋劑和抗凝劑,對降血壓、降血脂、防止血栓形成有良好作用。
海帶

它含有海帶多糖,可降低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此外,還富含多種必須氨基酸及維生素A、B。
香菇

包括平菇、草菇等,都是高蛋白質,低脂肪、富含維生素的健康食品。特別是香菇還有降壓作用,它含有核酸類物質,可抑制膽固醇的產生,防止脂質在動脈壁沉積,防止動脈硬化和血管變脆,使血管變年輕。
黑木耳

既可降血壓,又可防止血管硬化。及持久的降壓作用,有改善血循環和促進膽固醇排泄而降低血脂的作用。但胃酸過多者不宜食用,胃與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不可空腹吃,也不宜久服。
蘋果

蘋果中所含的“類黃酮”類物質,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可通過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發揮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此外,類黃酮還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減少血栓的形成,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因蘋果富含糖類,故糖尿病患者宜少食用。
玉米

玉米含有大量卵磷脂、亞油酸、維生素E等,有促進細胞分裂、延緩細胞衰老、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皮膚病變等功效,對減輕動脈硬化和大腦功能衰退有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