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清雅 岳科田 蓋曉楠 王磊
2017年6月9日,墾利經濟開發區(興隆街道辦事處)舉辦的“‘舞動興隆新聞記者采風行暨興隆街道首屆攝影大賽”活動正式啟動,13家新聞媒體26名記者齊聚開發區,共同見證開發區積極作為、扎實奮進的工作成果,感受干事創業、爭先進位的濃厚氛圍。
在記者團見面會上,開發區(興隆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周洪亮介紹,他們將緊緊圍繞“打造區域經濟核心區,當好跨越發展火車頭”這個總目標,完善“四大片區”,壯大“五大產業”,將墾利經濟開發區打造成創新發展的試驗田、轉型發展的先行區、跨越發展的火車頭、科學發展的排頭兵。
基礎設施:萬事俱備東風勁
墾利經濟開發區地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疊加區,位于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區。2017年,京滬高鐵與環渤海高鐵東線在東營規劃建設。屆時,開發區將成為北方各大經濟區連接青煙威經濟區的承接點,連接南方各大經濟中心的橋頭堡。
大道縱橫,阡陌如織。開發區累計投資45億元,構建的“十一橫十一縱”道路框架,讓記者團大為感嘆。基礎設施配套實現“九通一平”。其中,讓記者們更為稱道的是,污水處理能力11萬立方米,可滿足單體企業日需天然氣10萬立方米,擁有110KV變電站5座,水電訊汽全部配套齊全。同時,轄區建有7個居民小區和2所幼兒園,基礎設施配套完善。沿著廣興路漫步,濃密整齊、生機蓬勃的園林環境,大有陶淵明筆下“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的意境,瞬間治愈了久居鬧市的心靈。開發區投資11億元,實施道路綠化工程,轄區內道路全部實現綠化、美化。依托金湖銀河、興隆林場建設,大力實施三年增綠工程,確保轄區內四季常綠,三季有花。大眾網記者張偉感慨:“交通便利,配套完善,土地廣袤,加之明顯的區位優勢和豐富資源,架構起良好的招商引資環境。”
招商服務:筑巢引鳳聚才智
筑巢引鳳,梅香蝶來。開發區始終把招商軟環境建設,作為提升競爭力的關鍵環節來抓,建立健全了干部聯系企業的“保姆式”服務制度。步入開發區行政審批大廳,記者團眼前一亮。服務熱情,項目齊備,設有投資咨詢、行政審批、環保安評、稅務服務、政策申報、落戶安置、安全監管七大政府平臺,服務一應俱全,為前來投資創業的團隊提供一站式、全過程服務。據大廳負責人介紹,大廳設立了招商引資“綠色通道”,做到告知“一次明”、服務“一條龍”,并選派業務能力強、工作水平高的干部擔任注冊窗口工作,全面實行政務公開,落實預約登記、上門服務的制度,盡可能縮短辦事時限。“如此的行政辦公環境必然能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滿意的服務,為企業落戶奠定基礎。”《東營日報》記者于中平稱贊道。
在完善配套服務的同時,加強與浙商、蘇商、鄂商等商會的溝通聯系,定期舉辦招商推介會。深化與勝利石油管理局經營管理部的合作,以商招商,加快油田三產、改制、油服類企業引進。截止目前,已入駐企業275家,規模以上企業60家。
產業發展:運籌帷幄謀千里
走進園區,項目建設戰鼓正酣,處處涌動著發展的熱潮。在萬達子午輪胎項目生產車間,一條自動化生產線替代了普通流水線上的數十名員工,駐守這條生產線的則變成了一個個工作站。作為反滲透膜核心技術的擁有者,山東九章膜公司與天津工業大學合作攻關新型特種分離用高性能反滲透膜,在綠色發展中贏得主動。寶豐汽車配件、勝通鋼簾線、明珠專用汽車制造等一批龍頭企業架起了汽車配套材料產業的龍骨。據了解,2016年兩大主導產業實現產值270.4億元,占據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半壁江山。
塔吊林立,機器轟鳴,這是走進新發藥業有限公司的第一感受。公司現有6個維生素品種,是世界上維生素品種最全的生產企業。其中,維生素B5產銷均居世界第一位。2017年,新發藥業對準市場需求側,新上三氯蔗糖、新醇、新戊系列產品生產線,完善企業產品種類,加強供給側調整。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開發區的決策者們審慎落筆,濃墨重彩,在提升壯大石油裝備、汽車及配件、精細化工等三大主導產業的同時,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兩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五大產業齊頭并進。構建了“企業-產業鏈-產業集群”發展模式,力爭將前來投資的企業融入開發區生態產業閉環,做到企業之間產業互補,協同發展。 2016年實現工業總產值661億元,利稅78億元。 《大眾日報》記者李廣寅感慨頗深:“創業創新創優,爭先率先領先,墾利經濟開發區正在新征程上高歌猛進,跨越前行!”
一天的時間,150公里的行程,20多個觀摩點,穿梭于一處處機器轟鳴緊張忙碌的施工現場,駐足在一個個設備優良、技術領先的現代化車間,參觀著一件件市場廣闊、前景廣闊的優質產品……處處亮點紛呈,讓人振奮,催人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