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環保廳負責同志介紹2017年第一季度全省水氣環境質量狀況、生態補償考核結果和環保執法情況。
據悉,2017年第一季度,聲控重點河流斷面COD和氨氮平均濃度分別為20.8mg/L和0.82mg/L,分別同比改善9.3%和21.4%。同時,全省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82μg/m3,同比改善6.8%;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為136μg/m3, 同比改善9.3%;二氧化硫(SO2)平均濃度為38μg/m3, 同比改善28.3%;二氧化氮(NO2)平均濃度為44μg/m3,同比改善4.3%;“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天數平均為53.6天,同比增加了2.7天;重污染天數為9.2天,同比減少了2.6天;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平均為7.35,同比改善8.7%;優良率平均為53.4%,同比增加7.5個百分點。
據山東省環保廳副廳長姚云輝介紹,2017年第一季度,省級財政共發放生態補償資金6481萬元,有關城市上繳生態補償資金464萬元,合計發放6017萬元。其中濟寧市獲得的資金最多,為1316萬元;濰坊、濱州兩市分別向省財政上繳資金220萬元、244萬元。此外全省環保部門加強督查,一季度實施環境行政處罰2392起,罰款1.74億元。 下一步,將繼續深化重點污染領域治理,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強化重點城市聯防聯控。(高琪)
(高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