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
提起魷魚,我們一點都不會感到陌生,無論是香香的烤魷魚,還是筋道的魷魚絲,都讓我們不自覺地把魷魚和美食聯系在一起??墒悄阒郎钤诤V械聂滛~是什么樣子的嗎?魷魚有哪些特殊的本領?它和其他海洋魚類是怎樣相處的?現在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魷魚不是魚
雖然魷魚的名字中有個魚字,可實際上,魷魚并不是魚。魚類屬于脊椎動物,而魷魚是一種軟體動物,屬于無脊椎動物。魷魚有個別稱叫柔魚,這個名字充分地說明了它的軟體特征。
魷魚的身體細細長長的,呈圓錐形,像一支蛋筒冰激凌。魷魚的頭很大,頭上長著發達的眼睛和腕足,身體長長的,尾部呈三角形,遠遠看去就像標槍的槍頭,所以,魷魚還有一個名字叫作槍烏賊。
大部分魷魚通常在距離海平面20米左右的淺海中活動,有個別種類的魷魚會飛出海面,還有一些魷魚會深入海下幾百米。
會飛的魷魚
目前發現的會飛的魷魚只有一種,那就是生活在太平洋北部海域的太平洋褶魷魚。因為這里距離日本小笠原群島不遠,因此它們又被稱為日本飛魚。這種魷魚最早是由英國攝影師格雷厄姆·埃金斯拍攝到的。起初,他也覺得這飛起的生物是魚類,經過仔細觀察才發現它們竟然是魷魚。
太平洋褶魷魚體長約20厘米,身體呈蔚藍色,就連頭部的兩只小眼睛也是藍色的。它們在起飛前,會向外噴射一股水流,反向推動身體前進。在水流的作用下,太平洋褶魷魚一般可以飛出水面1 0米以上,最高的時候可以到20米,在空中滑翔10秒左右便會扎回水中。它們經常是十幾條或者幾十條一起躍出水面,在空中滑翔,場面非常壯觀。
更為有趣的是,日本飛魚是倒著飛的,它們鉆出水面時,身體向后躍起,展開的肉鰭就像鳥兒的翅膀,幫助它們在空中保持平衡,它們頭部的腕足還會不斷收縮,為飛翔提供前進的動力。
海中變色龍
我們都知道,變色龍會根據周圍的環境來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其實很多海洋動物,像烏賊、章魚等都會根據周圍的環境來改變顏色,魷魚也有這個本領喲!研究發現,這些頭足類動物的皮膚中密布著光敏細胞,這些細胞中含有色素。當周圍的環境變化時,這些光敏細胞會感知環境的變化并調節身體的色素,讓身體很快隱身,變出和環境相同或類似的顏色。
巨型魷魚
巨型魷魚又叫大王魷魚,它們常常作為神話故事的主人公出現。最為著名的就是凡爾納的小說《海底兩萬里》中對抗潛艇“鸚鵡螺號”的故事。不過,巨型魷魚本身就是一個傳奇,它們是世界上最大的無脊椎動物,成年時可達12米以上,像一輛大型的公共汽車,重達數噸。它的眼睛像籃球那么大,8只觸手就像8條巨蟒。以前,關于巨型魷魚的大部分研究都來源于對巨型魷魚尸體的分析。直到2012年,美國和新西蘭海洋生物學家組成的觀測小組才在澳大利亞海域附近捕捉到了4只活的體形巨大的魷魚。
甚至有科學家認為,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巨型魷魚將會成為新的海洋霸主。人類不斷地捕捉巨型魷魚的天敵——鯊魚和鯨,導致巨型魷魚數量不斷攀升。同時,海水溫度不斷升高,巨型魷魚也在不斷擴大自己的生存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