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測計劃
搜索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計劃名字由你定!
分割線
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距離地球最遠達4億公里,公轉一周約為687天,自轉一周24小時37分22秒。有類似地球上的四季變化,平均半徑約為地球的一半。大氣密度約為地球的百分之一,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表面平均溫度大約為-60℃,最低-123℃,最高為27℃。火星自然環境與地球最為類似,是人類開展行星際探測的首選目標。已有的科學探測表明,火星曾經具有更厚的大氣層,來保持溫度和水分,存在過適宜生物生長的生存環境,因此開展火星科學研究有助于人類對于地球氣候、環境演化的認識,對維持人類文明的持續發展有重大意義。
分割線
火星探測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表示,2020年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一次實現“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這是其他國家第一次實施火星探測前所未有,面臨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
受天體運行規律的約束,每26個月才有一次火星探測有利發射時機,從現在起到2020年前后僅有的3次發射機會,將有4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在國際上將迎來火星探測的高峰。
鉛筆分割線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計劃將于2020年實施。今天,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名稱和圖形標識全球征集活動正式啟動,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和火星車的外觀設計構型也首次公布。探月工程叫“嫦娥”、月球車叫“玉兔”,那么這次火星探測工程,你覺得叫什么名字好呢?一起來看看命名規則和提交方式吧!
茶杯分割線
【綜述】我國火星探測任務工程名稱和圖形標識全球征集活動將歷時4個多月,分5個階段組織實施,最終確定1個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名稱和圖形標識。
【規則】作品要求具有創新性、獨特性、延伸性。符合中國火星探測理念和工程特點,清晰流暢、簡潔大方、寓意貼切。符合中華民族文化精神和社會道德風俗,體現科技與文化的有機融合。
【時間】8月23日至11月10日,為作品提交、函審備選階段。參賽者須在11月10日24時之前,登錄國家航天局網、中國探月與深空探測網、中國火星探測微信平臺提交作品。
(火星探測器)
著陸巡視器:與環繞器分離后進入火星大氣,經過氣動外形減速、降落傘減速和反推發動機動力減速,最后下降著陸在火星表面。
火星車:駛離著陸平臺,開始火星表面巡視探測,要探測火星的形貌、土壤、環境、大氣,研究火星上的水冰分布、物理場和內部結構。
分割線
首次火星探測工程今年年初立項。預期在2020年七八月在海南文昌發射場,由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將火星探測器直接送入地火轉移軌道。目前工程已經解決了關鍵技術、協調了五大系統之間的技術接口,正在開展單機產品的研制和生產,后續還要開展分系統、系統的建造、測試和試驗,正在按照計劃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