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少先隊;離隊儀式;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39-0068-01
加入少先隊,成為光榮的少先隊員,這是許多孩子走進小學大門之后的第一個目標。在少先隊組織的教育下,孩子們懂得了自己的人生責任。六年中,“少先隊員”的角色身份時時規范和鼓舞著他們,鮮艷的紅領巾飄揚在他們胸前,它像靈魂深處的一把火,人生道路上的一盞燈,給他們溫暖,給他們明亮,也給他們人生的方向,使他們向前、向前再向前。
升入初中,有一些學生心理產生了微妙的變化,以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應該脫下紅領巾,這才像一個真正的“大人”,所以佩戴紅領巾有時成了學校和老師布置的任務。確實,在初中階段,學校少先隊活動變少了,往往也不再那么“神圣”了。
我覺得,這是學校德育工作中不應有的一種缺失與偏離。缺失的需要彌補,偏離的需要校正。我決定利用學生“離隊”這個契機,好好組織一次活動,讓這堂課既起到彌補和校正的作用,又能讓孩子們“帶得走”,成為他們漫漫人生中一個永久的回憶,成為他們心靈世界中一道不滅的風景。正如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要我們設計好活動,創設好情境,努力讓活動入腦入心,預定的活動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2005年6月1日,我組織初一(1)班全體同學過最后一個兒童節。我們開展了四項有意義的活動:
1.離隊儀式。這一天,每個學生都戴上紅領巾,在中隊長的帶領下,認真地布置了教室,黑板上方懸掛著少先隊隊旗和共青團團旗,我們邀請了學校團委書記、德育處主任和本班全體任課教師一起參加這一儀式。儀式開始,大家舉著右手行隊禮,整齊有力地唱響少先隊隊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愛祖國,愛人民,鮮艷的紅領巾飄揚在胸前……”此時此刻,學生們激動、留戀的表情讓我們每一個成年人都深受感動。接著一些學生開始回憶少先隊生活,談對未來的憧憬,全體與會教師也都講了話,團委書記勉勵學生說:“人長大了,雖離隊了,但要始終牢記、真正做到‘時刻準備著’!”學生們還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藝,有的表演了樂器,有的唱了自己喜歡的歌曲,有的展示了書法……
2.攝影留念。學生們用相機拍下最后一次戴著紅領巾在課堂里學習、在操場上活動、在教室外長廊上交談等溫馨的一幕,最后全體中隊隊員和老師們合影,讓這美麗的瞬間定格。
3.別樣晚餐。放學后,全班學生到濠河畔一家餐館聚餐,每一小隊一桌,每一個人都自覺不自覺地品味著生活中這樸素的美好,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中,大家不知不覺走進了幸福的青少年時光。
4.夜游濠河。晚餐后,全班學生乘坐游船夜游濠河。南通市亮化工程做得好,濠河兩岸的夜景五光十色,非常迷人,加上導游的講解,大家進一步了解了自己的家鄉。有學生情不自禁地說:“我們南通真美!”不知是誰起頭,大家唱起來:“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墻,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涼爽的風……”
時光荏苒,十多個春秋已經過去了,當年的學生早已離校,現在正活躍在各行各業、各條戰線,大家還記得離隊那天的情景嗎?會的,我相信。■(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啟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