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
教育從本義上講是對心靈的加溫,是對人性氣息的涵養與匯集,是溫暖而溫馨的。溫暖的教育是一種什么樣的教育?我們該如何實施溫暖的教育?本期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溫暖的教育”的話題。
常常有人問我:新教育是什么?我總是用這樣的名詞解釋來作答——新教育是朱永新教授倡導的,以教師專業成長為起點,以營造書香校園等十大行動為途徑,以“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如此解答總感覺是沒有溫度的,是不溫暖的。其實,新教育就是溫暖的教育。
何謂“溫暖”?
溫暖就是氣溫暖和。與天氣寒冷比較,溫暖就是暖和舒服;與天氣酷熱比較,溫暖就是暖順舒服。溫暖是人感到舒服的主要標準。從教育的角度考量,溫暖是理想教育的追求。教育是什么?德國教育家雅斯貝爾斯說:“誰要是把自己單純地局限于學習和認知上,即便他學習能力非常強,那他的靈魂也是匱乏不健全的。質言之,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集?!笨梢?,教育從本義上講是對心靈的加溫,是對人性氣息的涵養與匯集。
溫暖的關鍵是溫度適中。溫度過高、過低,或沒有溫度的教育就是反教育的行為。顧明遠教授曾把“反教育”的行為分為三種:一是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特別歧視“差生”“后進生”;二是用暴力對待“后進生”;三是拔苗助長,實施過度教育。因此,教育的溫暖(或者說溫暖的教育)就是人性的教育,要讓教育散發人性的光輝。由此可見,溫暖教育是一種理念,是一種力量,是一種生命的姿態。在這樣一種教育文化濡染下,新教育實驗學校將是溫暖的精神家園。
何為 “溫暖”?
為什么要實施溫暖教育?主要還是要從我們的教育對象去分析。比如,正處于青春期的初中學生,就像初秋的柿子,看著成熟,內心卻還很稚嫩,渴望自由又難以獨立,想完全自由卻飽嘗苦澀。這是人成長必須經歷的階段。我們只有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給予他們溫暖的陽光和滋潤的養分。他們有怎樣繽紛飛揚的多彩世界呢?我曾在一次新教育初中校長論壇上闡述了初中學生的“四個世界”。一是知識世界。為了應付各種各樣的知識考試,成天沉浸在知識的海洋里,聽課、作業、考試。他們的知識世界是繁重的,又是單調的、枯燥的。二是生活世界。他們是生著活著,但未必是生活著。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交往中有許多的不協調不和諧。三是心理世界。空虛、焦慮、煩躁,失去自信和勇氣等心理不健康現象比比皆是。四是虛擬世界。他們也走向了游戲、聊天、網上交友等不現實的虛擬領域。這“四個世界”如果我們不了解、不理解,學生成天生活在冷冰冰的分數里,談何溫暖舒服?談何幸福完整?因此,溫暖教育就是破解學生的“單調”,釋放學生的“忙碌”,解放學生的“恐懼”,砸碎學生的“枷鎖”。唯有站在初中學生的視角,秉承初中學生的意愿,實施溫暖教育,才能讓他們感到自由,感到自在,感到自信,也才能喚起他們自醒,培養自覺,達到自悟。這樣的溫暖教育,才能為學生鏟除學習的莠草,培育希望的種子,澆灌成長的蓓蕾。
如何“溫暖”?
怎樣實施溫暖教育?這里著重梳理幾條理念和策略。
1. 溫暖,來自閱讀。
沒有閱讀就沒有教育。最是書香能致遠。閱讀可以美化容顏,可以使人聰明,可以滋養靈魂。最近,中央電視臺的《朗讀者》繼《詩詞大會》之后再度火爆,正應了蘇軾“粗繒大而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名句。周國平先生曾講過一個故事:“有一回,我乘車旅行。列車飛馳,車廂里鬧哄哄的,旅客們在聊天、打牌、吃零食。一個少女躲在車廂的一角,全神貫注地讀著一本書。她讀得那么專心,還不時地往隨身攜帶的一個小本子上記些什么,好像完全沒有聽見周圍嘈雜的人聲。望著她仿佛淋浴在一片光輝中的安靜的側影,我心中充滿感動?!毙陆逃拿恳凰鶎嶒瀸W校通過閱讀節、讀書會、圖書推介、新書發布等營造書香校園的行動,真正讓閱讀成為全校師生的生活方式,從而讓孩子們輕輕地拂去蒙在心頭的灰塵,慢慢地融解心靈的防御之殼,漸漸地喚醒內心深處生命的本能與品質。
2. 溫暖,來自微笑。
微笑不過是很簡單、很微小的一個表情,也是人類最美好的表情之一。微笑已經成為服務行業的一個基本要求。美國旅游業大亨康納·希爾頓每次到下屬的旅館視察,總要問員工:“你今天對客人微笑了嗎?”靠著微笑服務,希爾頓旅館在幾十年時間里從1家發展到70家,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旅館之一??梢娢⑿Φ牧α渴蔷薮蟮?。溫暖教育的底線要求就是微笑。因為,學生最需要微笑。他們心地單純,就像晶瑩剔透的美玉。他們喜歡微笑,也希望周圍的人們給他們以微笑。在他們的世界里,微笑就是陽光,就是和風,就是細雨,是生命成長中不可或缺的營養。因此,在新教育的課堂中,在師生相處的每一個環節中,我們都面帶微笑。這樣就會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學習心境和積極的學習情緒,進而產生奇妙的效應。據專家測定,學生在積極狀態下學習的效率,能比在消極狀態下學習的效率提高30%到45%??梢哉f,微笑是學生的企盼。微笑的老師是溫暖的,是美麗的。老師的微笑是送給學生的最好禮物。“我今天微笑了嗎?”這已成為新教育學校每位師生每天的必答題。
3. 溫暖,來自贊賞。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瓦拉赫,在被許多老師判為“不可造就之才”后,他的班主任從他的“笨拙”之中找到其辦事認真、謹慎的性格特征并予以贊賞,鼓勵他學化學。終于,他成為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這個例子啟示我們,要在學生的行為表現中善于發現閃光點,并加以贊賞。贊賞實質上是對一個人價值的肯定。得到肯定評價的人往往也會懷著一種潛在的快樂心情來滿足你對他的期待,這在心理學上叫作“贊賞效應”。教育,離不開贊賞。新教育有一條重要的理論——“潛力論”:無限相信師生的潛力。贊賞就是贊美和欣賞,就是理解和尊重,就是寬容和關愛,就是無限相信師生的潛力。贊賞是明燈,能給處于黑暗中的人以光明。贊賞是陽光,能給處于寒冷中的人以溫暖。溫暖教育當然離不開贊賞。
4. 溫暖,來自合作。
當今世界是一個競爭的世界,也是一個合作的世界。所謂抱團取暖、強強聯手,就是強調合作中雙贏。如果在孤單的學習之路上,學生有來自教師、父母和同伴的鼓舞和啟迪,也許可以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多一些堅持的力量,少走一些彎路。許多新教育實驗學校的老師都有這樣的體會:如果與同伴共讀一本書,就可以有效地克服懈怠,達到預期的閱讀目的。尤其是在閱讀一本坡度比較大的書籍時,團體共讀就顯得更加重要。所以,溫暖教育特別需要合作。合作就是互動,就是對話,就是互相取長補短。無論是德育活動,還是課堂教學,合作中互惠互利,合作中彼此溫暖,使每個成員擁有了共同的學習經歷,彼此見證了對方的成長,從而在擁有不同個性、不同知識背景、不同生活經驗的成員之間逐漸形成一種親密的同伴關系,以及能夠彼此理解的思想與話語系統。這樣的溫暖教育,必將讓學校成為大家心馳神往的精神港灣。
關于溫暖教育的內涵與意蘊還有很多的表達。比如,溫暖教育離不開尊嚴與尊重,離不開詩性與詩意,離不開協商與協調;再比如,溫暖教育需要聚精會神的傾聽,需要情真意切的表達,需要和諧和順的評判;還比如,溫暖教育應該溫和、溫厚、溫柔、濕潤,應該溫煦、溫情、溫順、溫馨,更應該溫文爾雅、溫故知新、溫溫和和、溫情脈脈。
溫暖是形容詞。溫暖教育是一個比喻、一個象征,更是一個教育理念,而且是一個十分先進的教育理念。溫暖教育的實質就是陽光教育,就是陽光文化。新教育充分挖掘學校周圍、方方面面的教育資源,讓它們像陽光一樣照進校園,溫暖師生,從而讓溫暖教育獨具魅力、大放異彩。
以南京金陵中學仙林分校中學部為例。他們挖掘與放大了哪些教育資源呢?一是金陵中學悠久的辦學歷史和厚重的文化傳統。這是其他學校不能也無法復制的文化因子。二是著名校友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這是得天獨厚的學校文化遺產。其中包括:陶行知“愛滿天下”的教育情懷,“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教育品德,“學中做”“做中學”的教育策略,以及從人民立場出發、由問題意識激發、自文化自信生發的教育精神。這都是溫暖教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動能。三是仙林大學城隨處可見的創新的現代科技。南京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師范大學,這些國內頂尖大學人才薈萃,都是我們實施溫暖教育的極好平臺。我曾經觀摩過南師大教授走進孩子的課堂進行科普講座,那種鮮活生動的教育效果真是沁人心扉!四是學校所在社區的歷史、文化、傳奇、故事以及人文活動的遺址、遺存和遺跡。這是溫暖教育的一縷縷溫暖陽光。讓學生走出校門、走出家門,走進鄉村、走進自然,走出課本、走出書本,走進更加豐富的世界,將使溫暖教育更加溫暖!
溫暖教育的核心是指向人的生命。其宗旨就是讓生命更加溫暖。為此,我們應該從師生生命的高度,建設富有時代特色和校本特色的溫暖教育體系。在這一體系中應包括“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一個中心”就是以“溫暖管理”為中心。
無論是制度管理,還是校園環境管理;無論是教師管理,還是學生管理;無論是教育教學管理,還是家校合作機制管理,在諸多管理層面都要體現“溫暖”。這種“溫暖” 表現在實現目標的清晰、溝通渠道的暢通和人際交往的信任上。
實現目標的清晰是溫暖管理的前提條件。每位師生都要有明確的成長方向和美好的未來憧憬。比如每位青年教師都要有“一年合格、兩年冒尖、三年成骨干”的成長路線圖;中年教師也要有成為學科帶頭人、名教師、特級教師的美好愿景。至于學生的成長目標更要清晰明亮,不能給學生提過低或過高的要求,一定要讓學生做應該做的事。目標明,就是方向明,就是為每位師生的生命成長樹立起一面鮮艷的旗幟,溫馨地召喚他們向著目標進發。
溝通渠道的暢通是溫暖管理的重要內容。這種溝通渠道包括領導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學校與家庭等方面。與教師溝通中應倡導“三融合”,即在校內教師結對中融合,在與教研室教研員定期活動中融合,在專家學者來校講座中融合。與學生溝通中,每位教師都應走到學生群體中,去和學生個體進行交流,去感受他們的生活情緒,去激活他們的學習興趣,去理解他們的認知規律。與家庭溝通中,學校應主動建立家校共育委員會,定期組織學生父母和社區群眾參與學校民主管理。想要教育好孩子,先要教育好家長,讓家長重視教育、懂得教育。
人際交往中的信任是溫暖管理的主要表現。這里的“信任”,關鍵是學校管理者角色的轉變。要變“組織領導型”為“思想引領型”,變“行政事務型”為“發展策劃型”,變“命令指揮型”為“合作服務型”,變“粗放經營型”為“精細管理型”。這種角色的轉變,將給校園增添人際交往的信任,讓學校充滿團結、友愛、民主、平等、尊重、開放等良性特征,為師生生命意識的覺醒和生命力的勃發創造良好的成長和發展基礎。
“兩個基本點”是指課堂和課程。
先說“溫暖課堂”。課堂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是培養學生的主渠道,也是教師的安身立命之處。溫暖課堂,首先是直抵生命。每堂課都要把學生看成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一個個有靈氣和個性的人,一個個正在蓬勃生長的花季少年。而教師則在溫暖課堂里也實現著自己的生命成長,體現著自己生命的價值。其次是直面問題。古人曰:“學貴有疑?!薄耙伞本褪菃栴}。沒有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直面問題就是讓問題成為課堂的“催化劑”。帶著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文本,融入故事,展開思考。再次是直指心靈。溫暖課堂就是能讓教師和學生的需要共同得到滿足的課堂。直指心靈就要情感浸潤,讓課堂彰顯生命張力。曾觀摩過一位新教育榜樣教師執教《生命常常如此之美》一文。教師讓學生讀課題:重讀“生命”,讀出“熱愛”之情;重讀“常?!?,讀出“感激”之情;重讀“如此”,讀出“贊美”之情;重讀“美”,讀出“感嘆”之情。把課題“生命常常如此之美”這幾個字讀出味來,為上好這篇課文定下了感情基調。第四是直通生活。當下中小學課堂最大的弊端莫過于缺少生活的氣息。如果每堂課都讓學生沐浴生活的陽光,就會讓他們的學習像鹽溶于水——基于生活、為了生活、在生活中、直通生活,從而有效地感知、感受、感悟、感想。
上述溫暖課堂的“四個直”——直抵生命、直面問題、直指心靈和直通生活,最主要的是要解決“課堂是誰的”“怎樣讀懂課堂中的學生”這一理念問題。課堂是學生的,也是教師的。教師要讀懂學生的起點,讓教學更有效;要讀懂學生學習的思維,引導學生進行智慧思考;要讀懂學生的錯誤,為學生搭建個性化的學習平臺;要讀懂學生的質疑,在互動交流中提升思維品質。
總之,溫暖課堂就是洋溢著生命溫暖的課堂,讓課堂真正成為師生生命相遇、心靈相約的磁場,成為師生質疑問難的場所,成為師生共同探尋真理的樂園,成為師生共度生命歷程,體驗生命快樂的精神家園。
次說“溫暖課程”。課程是種子,是土壤,是偉大的機會,還是活在我們信念中的那些故事。新教育所開發、實施的“溫暖課程”,就是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那些精彩故事。
我們應該以國家課程體系為主線,結合學校辦學目標和學生未來發展需要,整合現有學科活動、德育活動、綜合實踐活動,形成包括“基礎性課程”“拓展性課程”“提高性課程”在內的三大寶塔形課程體系,并不斷完善各類特色課程。還是以南京金陵中學仙林分校中學部為例。他們以新教育理念為引導,著力建設以下幾項特色課程:1.依托金陵中學長期在科技創新方面的突出成績,通過建立機器人興趣小組、組織科技創新大賽、開展研究性學習以及與高??蒲袌F隊合作等途徑,實施創新思維課程。2.依托金陵中學國際課程的雄厚實力與豐富資源,通過英語強化學習、世界文化理解、定期出國游學等途徑,開設國際理解課程。3.依托棲霞社區豐厚的歷史、人文資源,通過尋訪古跡、訪談老人、查閱資料等途徑,開設民俗探究課程。4.結合金陵中學招收藝術和體育特長生的項目,通過排練音樂劇、歌舞劇,進行業余足球、羽毛球、田徑訓練等,開設藝體展示課程。
溫暖教育,不是裝模作樣的姿態,而是溫暖人心的關懷;不是常規方式的重復,而是溫和動人的態度;不是例行公事的說教,而是溫馨感人的照顧。新教育之所以要高舉起溫暖教育的大旗,就是要讓冷冰冰的面孔熱起來,讓硬邦邦的話語暖起來,讓書本上陌生的知識符號染上濃濃的生活氣息,讓學生觸摸到它們的溫度。這樣才能以最貼近人心的方式將知識和信息傳遞并根植于每個學生的心田。如此,我們的學校才是在做暖心的事;學生、家長和社會才會對教育有滿意度。
(作者為江蘇省海門市新教育培訓中心主任,江蘇省教育學會新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