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寵是東北師大數(shù)學系2017級新生,也是該校招收的首位盲人學生。8月17日,來校報到的第二天,王寵被告知,校方“出于安全考慮”,未給王寵分配宿舍,而是要求其在家長陪同下在校外租房。東北師大將以補助形式,承擔王寵房租費用。(8月22日《新京報》)
沒有參加針對盲人的單招單考,而是選擇了普通高考,王寵就是希望擁有正常的大學生活,和其他正常學生一樣學習、就業(yè)。然而,到了學校才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被區(qū)別對待了。學校以無管理這類學生的經(jīng)驗為由,要求王寵在有家人陪同的情況下,在校外租房住,并聲稱是為“安全起見”。盡管房租費用由校方承擔,盡管室內(nèi)空調(diào)、洗浴等生活設施齊全,甚至到學習區(qū)的距離比住學生寢室還近一半,但王寵還是感到莫名的失落。因為,這不是他期待的大學生活。
誠然,學校做出這樣的安排,也是出于一種善意。在校方看來,現(xiàn)有學生寢室沒有室內(nèi)衛(wèi)生間和洗浴設備,距離學習區(qū)和圖書館等較遠,對用電、用網(wǎng)也有時間限制,這些情況可能會對王寵的學習和生活造成不便。但這種善意,恰恰在無形中對王寵本人造成傷害。我國《殘疾人保障法》明確規(guī)定:國家保障殘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平等接受教育,不僅僅包括殘疾人也能參加普通高考,被普通高校錄取,更包括和正常學生一樣接受學校管理,融入到大學生活中去。事實上,殘疾人往往并非我們想象的那樣柔弱,而是具有很強的自立能力。
我們總在提倡關愛殘疾人,其實,最好的關愛就是平等對待。把盲人學生當作正常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更能讓其感受到尊重,樹立自信心;相反,刻意營造出特殊關懷,處處凸顯出盲人學生和正常人的不同,反而不利于其自立自強。殘疾人最終還是要走入社會,大學這個“小社會”是其培養(yǎng)生活能力,學會人際交往的很好的舞臺。校外租房的“溫室”里,長不出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