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特點。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88例,隨機將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入健康教育,對兩組患者各項指標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經過不同護理后,觀察組各項指標低于對照組。結論:在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過程中融入健康教育,能夠提升患者對相關疾病的認知程度,對患者各項指標進行有效改善,在臨床中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健康教育;糖尿??;患者;護理
除心血管疾病以及腫瘤之后,糖尿病是又一嚴重危害人類身體健康的主要疾病,患者若是未能得到及時治療便可能出現心腦血管疾病、雙目失明甚至腎功能衰竭等癥狀,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并對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情況嚴重時甚至可直接威脅患者生命[1]。除了對患者進行必要的治療外,使患者懂得相關知識同樣能夠促進糖尿病的治療。本次研究將分析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特點,現將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78例,隨機將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9例,其中對照組男20例,女19例,年齡58-82歲,平均年齡(76.3)歲;觀察組男22例,女17例,年齡60-85歲,平均年齡(78.3)歲,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入健康教育,其教育方法如下:
1.2.1合理使用藥物
告知患者糖尿病藥物的合理使用方法、特點和種類以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如磺脲類藥物應當在餐前30min服用;年紀較大的患者應當選擇長效格列吡嗪類藥物。雙胍類藥物對患者腸胃不良反應較為明顯,因此應當從小劑量開始服用,胰島素能夠有效減輕β細胞負擔但會使患者血糖降低。
1.2.2合理飲食
首先應當對食物總熱量進行有效控制。告知患者做到定時定餐,在控制飲食的同時應當配合體力活動,改變之前的飲食習慣。其次應當做到合理配餐。對一日三餐的飲食結構進行合理搭配。針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應當多食干豆、綠色蔬菜以及粗糧等高纖維食物,此類食物有助于降低患者血糖,減輕體重。加強對患者的飲食教育,告知嚴禁煙酒,使患者以及家屬認識到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1.2.3運動指導
經常運動的患者能夠加強肌肉對葡萄糖的利用,提升胰島素受體的敏感性,改善血糖代謝狀態?;颊咴谶M行運動之前需要接受必要的全身檢查,根據患者自身情況制定運動方式和運動時間?;颊哌\動應當持續、適量,防止出現低血糖發生。
1.2.4防治并發癥發生
使每一位患者知道糖尿病的誘因,如嚴重的精神刺激、不控制飲食、降糖藥使用不當、吸煙以及內分泌系統疾病等。避免這些誘因,按照醫囑合理用藥,使情緒穩定,防止各種不良刺激,嚴禁煙酒,積極配合治療。
1.3觀察指標
經過不同的護理模式后,對兩組患者各項指標進行對比分析。
2 結果
經過不同護理后,觀察組各項指標均低于對照組。
3討論
糖尿病屬于終身疾病,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時常會由于血糖控制不夠理想從而導致病情反復以及出現各種并發癥[2]。在對患者進行常規藥物治療之外,對其進行全面的健康教育也顯得十分重要。目前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健康意識也得到了提高,但依然有部分患者對糖尿病相關知識不夠了解,對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3]。糖尿病作為除心腦血管疾病以及腫瘤外的第三大人類健康殺手,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
健康教育應當貫穿于患者住院前、中以及出院后全過程。不斷加大患者對糖尿病的認識能夠重塑生活方式,對患者的行為進行糾正[4]。此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患者通過合理的飲食指導、藥物使用以及運動指導后,使各項指標得到了控制和降低,通過對相關疾病的認識,充分發揮出了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健康行為得到了很大變化[5]。
結果說明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過程中融入健康教育,能夠提升患者對相關疾病的認知程度,對患者各項指標進行有效改善,在臨床中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溫娜,王海蓮,田劍.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4,05(2):1212-1213.
[2]寇建紅.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作用觀察[J]. 臨床醫學工程,2012,12(4):104-105.
[3]陳志娜.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作用觀察[J]. 中醫藥導報,2013,08(2):186-187.
[4]范容.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 吉林醫學,2011,30(4):6506-6511.
[5]鄧逢喜.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作用[J]. 當代護士(學術版),2014,05(2):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