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PICC置管在血液病化療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方法。方法:回顧性總結37例血液病化療患者PICC的置管時機、置管靜脈與部位、導管留置時間、置管長度及置管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及護理方法。結果:評估所有進行置管的患者,發現所有患者PICC置管均成功,有7例患者發生并發癥,其中靜脈炎1例,導管堵塞1例,出血4例,導管脫出1例,通過我科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均痊愈。結論:早期使用PICC置管為較好的化療方法,穿刺部位應首選右側貴要靜脈,能提高對PICC化療患者的護理水平,良好的維護能延長置管時間并能減少并發癥,有助于患者盡早康復,減輕患者經濟及心理負擔,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水平。
關鍵詞:PICC置管,血液病,化療,護理
第一章 緒論
本文針對37位接受PICC置管的血液病化療患者的置管時機、置管靜脈與部位、導管留置時間、置管長度及置管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及護理方法進行探討,以分析使用PICC置管的血液病化療患者的最佳護理方法,從而減輕血液病患者在化療之中的痛苦,提升病人的生活質量。
第二章 資料與方法
2.1臨床資料
選取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被我科確診為血液病及在我科接受血液病化療治療的患者37例。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9例;37例患者平均年齡為35.7±4.8;小學及小學以下文化程度4例,初中文化程度7例,高中文化程度14例,大學及大學以上文化程度12例。37例血液病之中,急性白血病11例,慢性白血病5例,霍奇金淋巴瘤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5例,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3例,多發性骨髓異常綜合征4例;37例患者均有使用過刺激性藥物治療,首次化療的患者有26例,第二次及以上化療的患者有11例。
2.2 PICC置管方法
對37例血液病化療患者的PICC置管方法一共分為以下幾步,即評估患者情況、準備置管材料、測量置管位置、消毒穿刺部位、實施穿刺、X光拍片、記錄病情。
第三章 護理方法
在本章之中著重分析37位血液病化療患者在治療過程之中,護理人員所采取的的各種置管前以及防止并發癥的護理方法,主要包括心理護理、靜脈炎護理、導管堵塞護理、出血護理、導管脫出護理。
3.1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主要包含置管前以及置管中、置管后的護理:在置管之前,護理人員掌握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療進展,同時明晰患者的心理狀態;并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建立與患者之間的信任。
3.2靜脈炎護理
在PICC置管穿刺之后,可用喜療妥藥膏每天2次涂抹導管走向;同時還可以用握拳運動加速血液循環,避免靜脈炎的發生。在出現靜脈炎時,需要采取適當的方法加速穿刺手臂血液循環,如握拳運動或保暖措施;同時可用康惠爾水膠體敷靜脈穿刺走向;還可以使用50%濃度的硫酸鎂熱敷靜脈穿刺走向6-12天,每天分為4次,每次1h等措施。
3.3導管堵塞護理
在PICC導管留置的過程之中也會發生導管堵塞的情況,一般來說此類情況出現的原因就在于患者穿刺手臂劇烈運動或者提重物,進而導致血液回流;也可能是由于正壓接頭松動而導致的血液反流;從而造成血液凝塊導致導管堵塞。出現此類情況,可用注射器反復回抽導管、在用稀釋的肝素溶液沖洗導管。
3.4出血護理
如果在穿刺成功之后,出現穿刺部位出血的情況,則需要使用雙面膠貼固定在穿刺口之上,按壓15分鐘;如果出血量較大,則需要使用凝血酶紗布止血、或海綿止血、或者服用止血藥物進行止血;同時在置管之后24小時內,應減少穿刺手臂的活動,避免造成出血。如果出血情況較為嚴重、則作拔管處理。
3.5導管脫出護理
導管脫出現象,其產生的原因在于置管時導管固定不牢,或者患者活動度過大。因此在選擇穿刺部位時,盡量不要選擇肘窩,而應選擇肘部下兩橫指為穿刺點;同時還需要注意使體外導管呈S狀放置、將導管拉直固定、固定肝素帽以及連接器、這樣可以使導管避免因為肌肉拉伸而發生脫出的現象。
第四章 結果
4.1置管成功率情況
患者PICC置管均成功,其中一次性置管成功達31例,拔管后重新置管成功為6例;一次性置管成功為81.6%,一次性置管不成功為19.4%。
4.2置管時機
首次化療的患者有26例,第二次及以上化療的患者有11例。之所以選擇26例首次化療的患者,:一是由于這些患者化療次數少,血管損傷較輕、使得血管光滑較易進行PICC置管,且據臨床研究,這類患者在置管過程之中的并發癥出現幾率較少;二是由于首次化療的患者其血小板以及凝血功能都較為正常、身體狀況適宜PICC導管、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較強,較一般患者治療效果會更好。
4.3置管靜脈與部位
以下是37例血液病化療患者在不同靜脈以及不同部位穿刺列表,從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在這37例患者之中,在貴要靜脈之上進行穿刺置管,其一次性成功率是100%;正中靜脈其一次性成功率為70%;頭靜脈其一次性成功率為33.3%。在左側手臂進行穿刺,其一次性成功率為66.7%;在右側手臂進行穿刺,其一次性成功率為90.9%。
4.4置管時間
37例患者的平均置管時間在239.2±51.3天,有幾例置管時間較短的患者,其置管時間短的原因在于缺乏對PICC導管的維護。一般來說,PICC導管的維護要點主要在于以下兩個方面,即:一是換藥缺乏專業性,二是PICC導管缺乏有效的沖洗。
4.5置管長度
37例患者直接在體表測量的導管長度為(48.73±6.72)cm,而實際置入患者體內的導管長度為(45.51±5.13)cm,兩者相差(2.63±1.72)cm。所得出的結果為實際置入患者體內導管較短,但實際置入體內導管長度為X光影像所決定的,也就是第三肋間為導管末端。
4.6并發癥發生情況
出血并發癥的患者具體并發癥發生時間、持續時間、粒細胞數以及血小板數如下表所示:
小結
PICC置管是針對于長期輸液患者所設計的一種相對技術,特別適用于癌癥化療患者治療,尤其是血液病化療患者的治療[1-2]。本文通過對37例血液病患者PICC置管置入,分析其置管成功率、置管時機、置管靜脈與部位、置管長度、置管時間、置管并發癥及其護理等方面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在對血液病化療患者進行PICC置管時,應選用貴要靜脈以及右側部位經常穿刺置管,這樣選擇成功幾率高;第二,對進行PICC置管的血液病化療患者采取一定的心理護理非常必要,可以減輕患者的恐懼心理,使置管成功率更高、治療效果更好;第三,對PICC置管的血液病化療病人采取正確的護理方法,有助于減少置管過程中并發癥的出現,從而提升置管成功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使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陶風英,尚超. PICC置管在腫瘤化療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21:92-93.
[2]曹曉欣,侯香傳,關偉麗,湯群英. 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的并發癥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 護士進修雜志,2014,02: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