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產科病房護理中的風險分析以及相應的護理對策。方法:選取銅仁市中醫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共收治的300例產婦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實驗組150例與對照組1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實驗組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及風險管理措施,分析比較兩組產婦的風險事故發生情況以及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結果:通過對比分析,實驗組產婦對護理服務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的人數分別為80、53、17人,護理滿意度為88.67%,而對照組產婦對護理服務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的人數分別為25、85、40人,護理滿意度為73.33%;實驗組產婦的差錯發生率為2.67%,顯著低于對照組得8.67%。實驗組產婦的投訴率為1.3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6.00%。實驗組產婦的風險情況發生率為3.33%,也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2.67%;兩組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結論:對產婦實施綜合護理及相應得風險管理措施可以顯著降低風險發生情況,提升產婦對護理情況的滿意度,有助于產程的順利進行,值得在臨床上做進一步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產科病房風險分析護理對策
分娩,是指自母體中作為新的個體出現;特指胎兒脫離母體作為獨自存在的個體的這段時期和過程[1]。分娩是女性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一項使命,也是人生角色的一次重要轉變,意義非凡。然而在產科中,醫護人員得護理工作自身就具有一定得風險性,例如護理工作任務繁重、產婦各自產程特點的特異性以及產婦得自身期望值等。故就更需要對產婦進行更加綜合得護理,并且對相應得風險發生情況進行探討,從而更好的服務于產婦[2]。回顧性分析銅仁市中醫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共收治的300例產婦的臨床資料,現就產科病房護理中的風險分析以及相應的護理對策做出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銅仁市中醫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共收治的300例產婦作為實驗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50例,所有產婦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實驗組患者年齡19-42歲,平均年齡(25.32±1.22)歲。體重最輕40kg,最重66 kg,平均(51.3±1.22)kg。初產婦72例,經產婦78例。本科及以上學歷者為58例,大專47例,中專21例,初中及以下學歷者為24例。未婚11例,已婚109例,離異30例;對照組產婦年齡20-41歲,平均年齡(26.12±1.19)歲。體重最輕28kg,最重67 kg,平均(55.2±1.01)kg。初產婦70例,經產婦80例。本科及以上學歷者為56例,大專48例,中專32例,初中及以下學歷者為14例。未婚7例,已婚111例,離異3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實驗組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風險管理措施,具體方式如下:
1.2.1護理風險管理
在護理部成立了產科護理風險管理小組,小組成員以護士長為組長,幾名綜合能力較強、經驗豐富的護士組成,嚴密的對科室的護理安全進行督查。護士長起總攬全局的左右,護士們應該及時將相關信息報告于護士長處,以讓護士長及時掌握各類相關信息。各科室要定期圍繞護理安全管理開展會議,進行討論,重點討論護理安全現狀及存在的相關問題,找出潛在的安全隱患,并提出有建設性的應對措施。同時,每次召開會議時應對會議所提出的問題及討論出來的相關措施進行詳盡的記錄,放在本科室護理人員可隨時學習的位置上。以對全科護理人員起到教育及督促的作用[3]。
1.2.2護理措施:
(1)護理人員應給予耐心的心理疏導,幫助解答疑問并給予鼓勵,緩解產婦的焦慮感與恐懼感。同時,通過發放宣傳材料使家屬對患者也進行一些心理行為干預,向其講解分娩的全過程,注意事項以及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等,增強患者的安全感以增強信心,并逐步建立起對醫護人員的信任[4]。(2)護理人員在生產過程中要嚴密關注產婦情緒的波動以與生命體征的變化,給予產婦精神上的鼓勵,輔助產婦進行呼吸調節以及有效咳嗽。也可通過肢體、眼神等非語言性暗示鼓勵,增強產婦的信心。還可以通過適當播放一些柔和的幫助舒緩神經的背景音樂來產婦轉移注意力從而更好的完成分娩過程[5]。(3)督促產婦養成合理健康的飲食習慣。護理人員根據產婦各異的工作性質與興趣愛好,幫助其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通過適當運動幫助患者排除產后可能出現的憂郁、煩躁和焦慮等消極情緒,使其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與積極的心態。并向產婦說明一些產后注意事項、哺乳與育嬰經驗等,幫助她們盡快進入和適應母親這一新的角色。
1.2.3適當提高護理人員專業素養
護理部的相關護理人員不僅要不斷學習以夯實基礎以及操作能力,還要提高相關的法律意識,這樣能夠有效的提高其風險預防控制的能力,尤其是新入職的護理人員更需要予以重視。在學習過程中,重點掌握對新生兒的護理,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減少然后將其應用于產科病房工作中,減少意外情況的發生,保障新生兒的安全。同時為了檢查并督促護理人員學習的具體情況,科室要對相關技能進行定期的考核[6]。
1.3 觀察指標
分析比較兩組產婦的各類風險事故發生情況(例如病人投訴、護理過程中出現差錯等)以及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本文將產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三個等級。
1.4 統計學分析
兩組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對比分析,實驗組產婦對護理服務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的人數分別為80、53、17人,護理滿意度為88.67%,而對照組產婦對護理服務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的人數分別為25、85、40人,護理滿意度為73.33%;實驗組產婦的差錯發生率為2.67%,顯著低于對照組得8.67%。實驗組產婦的投訴率為1.3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6.00%。實驗組產婦的風險情況發生率為3.33%,也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2.67%;兩組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具體見表1和表2:
3 討論
當今社會,產科護理由于其特殊性,已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如何為產婦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也隨之成了廣大產科護理人員一直思考的問題。在導致出現產科風險事件的原因中,不僅有醫護人員自身的問題,如基礎知識不扎實、管理不完善、實踐技能有待加強、以及沒有對產婦體現應有的人文關懷外,跟產婦自身也存在一定的關系[7]。例如產婦自身的身體狀況、心理狀況不同,產婦及家屬情緒波動較大,與醫護人員無法冷靜溝通,導致出現一系列的突發情況例如大出血、胎位異常、胎盤早剝等而造成一些嚴重的風險事件。故在產科實施風險護理管理,意義重大,值得進行深入的研究調查。
為了研究分析產科病房護理中的風險分析以及相應的護理對策,本文通過給予對照組產婦以常規護理,而給予實驗組產婦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及風險管理措施,分析比較兩組產婦的風險事故發生情況以及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后可知:通過對比分析,實驗組產婦對護理服務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的人數分別為80、53、17人,護理滿意度為88.67%,而對照組產婦對護理服務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的人數分別為25、85、40人,護理滿意度為73.33%;實驗組產婦的差錯發生率為2.67%,顯著低于對照組得8.67%。實驗組產婦的投訴率為1.3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6.00%。實驗組產婦的風險情況發生率為3.33%,也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2.67%;兩組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綜上所述,對產婦實施綜合護理及相應得風險管理措施可以顯著降低風險發生情況,提升產婦對護理情況的滿意度,有助于產程的順利進行,值得在臨床上做進一步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陳應輝,成沛玉. 產科病房護理中的風險分析與對策[J]. 中外醫學研究,2014,10(5):76-77.
[2]王艷,張軍,王金元.新生兒重癥監護室內的發育支持護理的研究[J]. 中國醫學創新,2014,10(1):48-49.
[3]Cosgrove,S.E.,Ristaino,P.,Caston-Gaa A.,et al.Caveat emptor:Therole of suboptimal bronchoscope repair practices by a third-partyvendor in a pseudo-outbreak of pseudomonas in bronchoalveolarlavage specimens[J].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2012,33(3):224-229.
[4] 蘇麗杰,于奎花. 護理風險管理在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 護理研究,2014,82(31):117-118.
[5]田麗. 分析產科病房護理中的危險因素及應對策略[J]. 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04(10):153-154.
[6]陳應輝,成沛玉. 產科病房護理中的風險分析與對策[J]. 中外醫學研究,2012,05(09):76 - 77.
[7]王艷,張軍,王金元.新生兒重癥監護室內的發育支持護理的研究[J]. 中國醫學創新,2014,10(1):48-49.
作者簡介:
單娟,女,1982年3月出生,籍貫貴州省銅仁市,單位:銅仁職業技術學院,講師,大學本科學士學位,研究婦產科護理學、婦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