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優質護理在腫瘤晚期患者疼痛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對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間到我院就診的106例腫瘤晚期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分為常規組(一般性護理)和實驗組(優質護理),每組53例。比較護理后兩組患者疼痛程度和護理滿意度。結果:與常規組相比,實驗組患者疼痛改善程度和滿意度明顯較優,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腫瘤晚期患者疼痛護理中實施優質護理可以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和滿意度,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值得廣泛應用。
關鍵詞:腫瘤晚期;疼痛護理;優質護理;應用意義
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和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我國惡性腫瘤的發病率逐年上升[1]。隨著腫瘤發展到晚期,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嚴重危害患者日常的學習、工作,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因此,加強對腫瘤患者的護理對于改善患者病情十分重要。本實驗對106例患者進行了分組實驗,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間到我院就診的106例腫瘤晚期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每組53例。常規組男32例,女21例,年齡30-83歲,平均(62.34±5.17)歲。其中消化系統腫瘤19例,肺部腫瘤14例,泌尿系統腫瘤12例,胃癌8例。實驗組男31例,女22例,年齡31-85歲,平均(62.43±5.07)歲。其中消化系統腫瘤20例,肺部腫瘤13例,泌尿系統腫瘤11例,胃癌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比較價值。
1.2 方法
常規組患者進行常規性護理。實驗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以優質護理,具體內容包括:①心理護理:多與患者交流,做到言語溫和、舉止得體,獲取患者的信任;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消除患者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降低其心理壓力。②轉移注意力:可采用讀書、聽音樂、下棋等方式轉移注意力,使患者暫時忘掉疾病的痛苦。③家庭支持:向患者家屬說明疾病的相關知識及護理要點,鼓勵家屬積極配合護理工作;告知家屬平時多陪伴患者,讓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溫暖,爭取早日康復。④健康宣教:向患者說明疾病的病因、治療和病情發展,并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屬的各種疑問,并叮囑患者積極配合各項治療和護理工作。⑤環境護理:調整病房內溫濕度,定時開窗通風,確保病房內空氣流通;保持光線充足;定期換洗床單被罩,病房內物品擺放整齊,地面保持整潔,為患者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住院環境。
1.3 療效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疼痛程度和護理滿意度。其中疼痛程度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進行評估,由護理人員負責教會患者在評估表上標記自己的疼痛程度,其中輕度疼痛1-3分,中度4-6分,重度疼痛>7分。
1.4 數據處理
計數資料用(n,%)表示,并用spss19.0軟件進行組間X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疼痛程度
護理后,常規組輕度疼痛17例,中度25例,所占比例分別為32.08%、47.17%;實驗組輕度疼痛23例,中度28例,所占比例分別為43.40%、52.83%。二者相比,實驗組患者疼痛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常規組,P<0.05,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見表1:
2.2 滿意度
常規組患者總滿意度81.14%(43/53),實驗組總滿意度94.34%(50/53)。二者相比,P<0.05,對比具有顯著性差異。見表2:
3 討論
腫瘤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身心健康受到嚴重影響,因此,除了傳統的藥物治療外,為患者實施護理干預也十分重要。臨床護理應以患者為中心,將患者的感受放在護理工作的中心,尊重患者,堅持“以人為本”,努力提供護理服務水平[2]。本實驗從心理護理、轉移注意力、家庭支持、健康宣教和環境等方面對實驗組患者展開優質護理工作,數據表明,實驗組患者疼痛改善程度和滿意度均顯著優于常規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范曉蘭[3]對100例腫瘤晚期患者進行實驗,其結果與本實驗相符合。
綜上所述,在腫瘤晚期患者疼痛護理中實施優質護理可以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和滿意度,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值得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冬.優質護理對47例腫瘤晚期患者疼痛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3,01(上):250-251.
[2] 王敏,崔江河,魄荷婷,等.優質護理對腫瘤晚期患者疼痛的臨床效果及其對患者生存質量影響的研究[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4(1):458-459.
[3] 范曉蘭.優質護理對腫瘤晚期患者疼痛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