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糖尿病病人使用醫護一體化的模式對病人心理和血糖水平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病人11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入院的順序分成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病人55例。對照組病人通過使用常規護理加常規藥物治療。治療組病人接受醫護一體化的護理與治療模式,比較分析兩組病人的血糖值、SDS以及SAS評分。結果 通過積極有效的治療之后,治療組病人在血糖值以及SDS、SAS評分方面均要比對照組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糖尿病病人使用醫護一體化的模式對病人心理和血糖水平的影響顯著,可以推廣。
關鍵詞:糖尿病 醫護一體化模式 心理 血糖水平
隨著近些年人們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結構的改變,糖尿病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1]。有調查發現,綜合醫院住院的病人中,有9%的病人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而對于老年群體而言,糖尿病的發病率更高[2]。糖尿病以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重要疾病。本次研究選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病人110例作為對象,分析糖尿病病人使用醫護一體化的模式對病人心理和血糖水平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病人11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入院的順序分成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病人55例。所選取的全部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有關糖尿病的診斷要求。治療組55例病人中,男性病人31例,女性病人24例,年齡在34-78歲,平均年齡68.3±2.8歲,平均病程為8.6±2.4年。對照組55例病人中,男性病人30例,女性病人25例,年齡在36-81歲,平均年齡68.9±2.9歲,平均病程為8.5±2.4年。治療組與對照組病人在血糖水平以及性別等相關資料上差異比較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病人接受常規護理模式,涵蓋運動、心理以及飲食等方面的護理,同時配合藥物進行治療。治療組病人使用醫護一體化的模式進行治療與護理:首先,病人在入院接受治療之后,由主管醫師以及病區助理向病人和家屬介紹病區的護理情況以及醫生基本情況,讓病人能夠盡快的熟悉醫院的住院環境以及病房環境等;其次,病區的診療組以及專業的護理小組組成醫護一體化的護理與治療團隊對病人實施治療;醫護一體化的糖尿病管理隊伍負責對病人心理狀態和血糖水平實施管理,其團隊的成員必須通過嚴格有效的考核與訓練,讓所有的團隊成員能夠熟悉糖尿病的有關知識和技能;另外,主治醫生向病人和病人家屬講述疾病治療方法和診斷的根據;其床位護理工作者必須向病人傳授治療注意事項以及在院治療過程中飲食方面需要注意的問題;另外,治療團隊必須為病人制定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以及護理計劃,根據不同病人的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可以通過幻燈片以及書面結合的形式,給病人講述相關知識,同時讓病人對自己病情有一個基本了解;最后;讓已經愈合的病人給正在治療的病人分享相關的治療經驗,最大限度的緩解病人心理焦慮以及緊張等情緒。
1.3判斷依據
首先血糖控制標準為:空腹狀態下病人血糖小于等于7.0mmol/L,同時餐后2小時的血糖小于等于10.0mmol/L,睡覺之前的血糖為5.5-7.0mmol/L,有非常明顯的癥狀或者血糖小于4.0mmol/L則表明是低血糖,血糖小于等于2.8mmol/L則是較為嚴重的低血糖。對比分析治療組與對照組病人治療7天之后空腹、餐后2小時以及睡覺之前的血糖;心理狀態評分是:使用抑郁自評量表以及焦慮自評量表對病人情緒進行判斷評價。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 ±s)表示,組間差異、組內差異采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值檢驗,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如下表1所示,治療組病人在入院之前血糖水平和對照組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之后治療組其血糖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病人SDS以及SAS評分對比研究
治療之前治療組與對照組SDS以及SAS評分比較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之后,治療組的SDS以及SAS評分均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臨床調查發現,近幾年我國糖尿病病人局促增加,每年有33.3%的病人出現各類慢性的糖尿病并發癥[3]。同時調查還發現,絕大多數的糖尿病病人有一定程度的焦慮以及抑郁的心理,在某種程度上說血糖水平的控制與病人的心理是成正比例關系,血糖控制不好的情況下,病人的心理狀態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4]。
參考文獻:
[1] 李曉靜,齊紅梅,楊義娟等.心理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影響[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6):240-241.
[2] 周衛征,徐向紅,張金慶等.糖尿病髖關節骨折患者術后關節功能恢復及影響因素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6,31(10):22-25.
[3] 馬磊,樊鵬俠,石興民等.配偶同期系統心理干預對長期血糖控制不良的中青年2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礙患者的影響[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6,11(5):573-577.
[4] 李彩英,高占紅,王書霞等.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疼痛評估及心理干預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4,(22):136-13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