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5年4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54例作為觀察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27例,對照組采用傳統開腹手術治療,研究組采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優于傳統開腹手術,值得臨床優先選擇和推廣。
關鍵詞:膽總管結石;腹腔鏡;膽道鏡;膽囊結石
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是臨床普外科常見急腹癥類型,患者主要表現出高熱、劇烈腹痛、伴或不伴黃疸等臨床癥狀,病情嚴重者還可能休克,甚至對生命安全產生威脅。以往臨床將該病列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的禁忌癥行列,但隨著腹腔鏡技術在近年來的改革與完善,其在肝膽外科的應用范圍得到了一定的拓展,并為臨床治療的膽道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療手段,選擇腹腔鏡和膽道鏡聯合治療的方法,效果更為理想[1]。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54例作為觀察對象,現評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54例作為觀察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27例。對照組男16例,女11例,患者年齡28-65歲,平均年齡(48.9±6.2)歲;病程1個月-10年,平均病程(4.2±1.1)年。研究組男15例,女12例,患者年齡26-64歲,平均年齡(47.8±6.1)歲;病程1個月-9年,平均病程(4.1±1.0)年。將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予以統計處理,組間未見顯著性差異(P>0.05),可展開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開腹手術治療:選擇氣管插管全麻,檢測生命體征,常規消毒手術視野;于右肋緣下作長約12-15cm的斜切口,也可在右上腹作切口,對腹腔進行探查,將膽囊切除;對膽總管進行探查,并進行取石處理;利用膽道鏡探查是否存在結石殘留,常規防止腹腔引流管和T管進行引流。
研究組采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選擇氣管插管的方式進行全麻,創建壓力為12-14mmHg的氣腹;選擇左側略傾斜的頭高腳低體位;剝離需切除的組織,使膽囊充分暴露出來,以患者具體情況進行順行、逆行或順逆結合的方法,分離膽囊,待膽囊動脈和膽囊管完全暴露后,作切斷處理。待膽總管充分暴露后,首先切開膽總管前壁,將膽道鏡置入,選擇水沖取石法、器械取石法、膽道鏡取石網取石法將結石取出。以膽總管粗細程度和膽總管切口為依據,對T管進行選擇并置入,對切口進行間斷全層縫合,并對縫合處進行注水檢查,判定有無滲漏現象,將乳膠管放置在溫氏孔,以實現引流。
1.3 觀察指標
統計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相關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同時對其術后并發癥情況進行嚴密觀察。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版本為SPSS18.0的統計學軟件統計全部相關數據,手術相關指標采用( )表示并行t檢驗,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采用(%)表示并行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手術相關指標
對照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與研究組比較,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術后并發癥情況
研究組術后僅出現1例膽漏,并發癥發生率為3.7%;對照組術后出現胰腺炎2例,膽道感染、膽漏各3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9.6%,經對比,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高于研究組,組間差異明顯(x2=6.5333,P=0.0106)。
3 討論
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屬于肝膽外科十分常見的疾病類型,根據最新臨床調查資料顯示,隨著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的不斷改變,該病的發病率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過去多采用開腹膽囊切除聯合膽總管切開取石和T管引流術進行治療,該治療方法歷史悠久,技術嫻熟,且具有較高的成功率,效果確切,但近年來臨床實踐發現,其存在手術創傷大、并發癥發生率高、術后恢復慢等不足,所以臨床推廣限制性較大[2]。隨著膽道外科微創手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手術對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治療優勢逐漸突出,與傳統開腹手術相比,其具有如下幾方面優勢:①不會對腹腔內臟器產生較大影響,可促進術后胃腸功能盡快恢復正常,可有效防止腸梗阻、腸粘連等不良事件;②手術創傷小,可顯著降低切口感染率,糖尿病和肥胖者尤為適用;③可使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生理功能得到完整保留,不會對膽道內環境造成破壞,有效預防并發癥;④膽道鏡取石有利于減小對膽道和乳頭造成的不良刺激,改善術后水腫現象,可縮短術后恢復和住院時間[3]。
根據此次試驗結果可知,研究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兩組之間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由此可見,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優于傳統開腹手術,值得臨床優先選擇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謝浩,龍昊,宋正偉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分析[J].重慶醫學,2013,42(20):2359-2360,2363.
[2] 王兵,楊冬林,盧明軍等.腹腔鏡、膽道鏡聯合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15,18(4):86-87.
[3] 曾偉.經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效果[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6,10(22):3370-3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