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專是學生一個特殊的教育時期,不同于高中和大學,這個時期的學生缺少對自己人生的規劃,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而聲樂教學又是一門重視度比較低的學科,所以,很多中專學校的聲樂教學存在很多問題,應該引起教師的重視。本文先探析一些典型的教學問題,之后提出解決的方案,以及聲樂教學對中專學生未來發展的影響趨勢,進而通過提高學生的聲樂水平,促進他們未來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中專聲樂教學;教學問題;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G61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7)24-0122-02
隨著越來越多的學生步入中專這個學校,教育部對這些專業技術型人才的教育也越發提高了要求。對于中專學生,由于他們往往都是初中畢業之后就來到學校,缺少很多自律性學習態度,更加缺乏學習主動性。因此,教師必須兼顧學生的心理特點,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進行授課,確保聲樂教學可以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為學生構建一個音樂的平臺,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
一、探析中專聲樂教學,尋找教學中的問題
1缺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
中專學生都是處于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積極、樂觀,極富有挑戰性。而這部分學生往往都是由于學習成績相對低下,缺少對學習的興趣,不能很好地兼顧學習與生活。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沒有顧及到學生的思想水平,忽略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往往對所教的課程整合度不高,學生的興致也比較低下。有的教師根據高等學校的經驗進行授課,忽視了中專學生基礎薄弱的問題,以致造成很多學生不喜歡聲樂課,更加不能配合教師來完成教學,進而影響他們的聲樂水平。
2教學內容不符合學生學習需求
中專聲樂的教學內容比較特別,既不像初中知識那樣淺顯,又不屬于高等學校那樣專業性強,這就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教學要求。當下,很多中專聲樂教師都具備高等學校教學的能力,也具備很多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仍有部分教師忽略了中專學生的心理特點。有的教師盲目地隨機選擇教學內容,有的過于簡單,有的過于復雜,使得學生的接受水平參差不齊,無法有效提高他們的聲樂水平。
3教學方法與評價機制缺少協調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于中專生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使得中專教師對學生的教學更加嚴格和規范。目前,中專聲樂的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有的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古板,專業性太強,又缺少科學的教學評價機制,使得聲樂在中專學校不能很好地推廣。評價機制是推動聲樂教學的催化劑,教師如果忽略了對課程整體的評價,不能做出合理的判斷和改革,那么中專學生的學習質量就會下降,整體的教學也得不到較高的回報。
二、聲樂教學對中專學生未來的發展影響趨勢
1教學思想要與時俱進
教師的教學思想是學生學習的核心靈魂,教師只有具備先進完善的教學理念,才能教育出德才兼備的優秀學生。聲樂這門課程需要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他們可以在課堂中獲取道德修養和音樂鑒賞等能力。而教師要想教育出好的聲樂學生就必須把課堂變得具有時代感。教師可以把聲樂知識進行變革,不斷地推出新鮮的教學理念,吸引學生的眼球,博得學生的喜愛,教會學生怎樣學習聲樂,如何運用聲樂知識。學生只有學會方法,才能更好地掌握聲樂精髓,這才是教學理念先進帶來的優勢。
2綜合衡量學生水平,選擇與之匹配的教學內容
中專教學有自己的教學要求,對學生也有相應的教學目標,這時,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能力進行評估,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進行授課。教師要明確教學目的,把教學內容設定得新潮且合理。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選擇一些流行樂譜,借助于學生感興趣的曲目,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教會學生怎樣鑒賞和分析,如何學好聲樂,確保學生對聲樂知識理解得更為透徹,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教師只有與學生同一戰線,才能更好地了解學生需求,才能全面提升他們的聲樂水平。
3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制定協調科學的評價體制
中專學生屬于技能型人才,教師可以通過聲樂課來讓學生成長為綜合性人才。其一,教師可以通過由淺入深的教學方法,根據大綱的要求,把聲樂知識安排得井井有條,分門別類,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充分引導學生學習聲樂,積累聲樂知識,從而更好地面對以后復雜的聲樂難題。其二,教師要制定科學的評價體系,不能只授課,不溫習,教師要經常考核學生知識是否牢固,衡量教學方法是否妥當,只有不斷推陳出新,學生才能愈加喜愛聲樂,才能形成學習聲樂的好習慣。21世紀是人才的社會,學生只有具備多種能力,才能在競爭中取勝。由此可見,聲樂教學不可忽視。
綜上所述,中專聲樂課是學生成長的奠基石,也是培養學生文化藝術能力的主要方式。很多中專學生都熱愛聲樂,他們只是缺少學習的機會和正確的方法,這時就需要教師來引導和講解。通過專業教師的授課,相信中專生可以把聲樂學得更好,從而促進他們未來更好地發展,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
[參 考 文 獻]
[1]吉鈺梅.關于高師聲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思考[J].大眾文藝,2016(17).
[2]楊勇.推進高校聲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探討[J].通俗歌曲,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