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多人給“90后”貼上了各種標簽。而當我們跟這位“90后”班主任相處一天下來,進入她的工作、生活之后,我們看到了那些模糊抽象的標簽所掩蓋不了的鮮明與光亮。敬業(yè)、認真、善良,是這位“菜鳥”班主任給我們留下的印象。
說教育
教書育人,“互動”是她堅持奉行的方式
胡珂很善于把從學校學到的專業(yè)知識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當中。教學要求師生互動,師生互動就是師生雙方或?qū)W生之間在教學過程中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感,傳遞信息并相互影響的過程。當然,她也很注意這種互動發(fā)生的時機,并且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性。
在課堂上,胡珂喜歡跟學生直接交流,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碰到的難題,這種互動性強的教學方式很受學生們的喜愛。課后留在教室里為學生們開開小灶,也已經(jīng)成為胡珂的習慣。對于胡珂來說,教師這份工作,不僅僅只是在講臺上講授知識。
在談到和學生的相處時,胡珂說,跟學生們待在一起,自己覺得特別充實、滿足。而胡珂的年輕與活力,也深深地影響著學生,讓學生們變得自信。這種影響是相互的,充滿激情與活力的老師會讓他的課堂也充滿激情。胡珂坦言道,跟孩子們接觸多了,自己也變得更陽光。孩子們的好奇和開朗常常也令胡珂覺得回到了讀書的時光。
除了傳遞知識,“陪伴”也很重要
關于陪伴,很多人覺得這是家長應該做的事,其實在孩子漫長的學習和成長生涯中,老師作為最重要的角色,更應該陪伴孩子的成長。
“在陪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也變得成熟歷練,對生活也有了自己的詮釋,不隨波逐流,不標新立異,只求踏踏實實地實現(xiàn)自身價值!”胡珂認真地說道。
班上的一位男生平時不愛運動,體育成績不好。為了幫助他增強體質(zhì),胡珂決定陪他一起跑步。于是,每天清晨,西鄉(xiāng)中學操場上總會出現(xiàn)胡珂陪著學生跑步的風景。在相互鼓勵和陪伴中,胡珂發(fā)現(xiàn),不僅男生的體質(zhì)得到了鍛煉,就連自己的身體也變得很健康。
課間10分鐘,胡珂也不浪費,她會跟孩子們在一起互動。在這個時候,她身上“90后”的特質(zhì)便體現(xiàn)出來了,與學生也有很多共同話題。在初一(14)班,她是數(shù)學老師也是班主任,而她扮演更多的則是51名孩子的學校家長。“這些孩子就像是我的孩子,初中3年的時間可能是改變他們一生的轉(zhuǎn)折點。”胡珂說道。每天晚上她都會接到不少家長的電話或是短信,面對家長的問題,胡珂總是會耐心解答,一一回復。
關于未來
“做一名一線教師是件很開心的事”
作為一名年輕老師,胡珂經(jīng)常會到學校閱覽室查閱各種教學參考書,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在學校,對胡珂來說也是一種學習。簡單的人際關系,師生們陽光、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都在感染著她。忙碌的工作狀態(tài)讓她每天都必須打起十二分的精力來迎接她可愛的學生們。這對她來說,也是每天迎接精神飽滿的自己的動力之一。
早上7點到學校,晚上8點半離開,胡珂每天有一大半的時間待在學校處理各種工作,這樣的作息雖然辛苦,她卻感到很充實。作為一名班主任,胡珂要解決的問題千頭萬緒,辦公桌上的貼紙也總是不斷更新。回到住處,胡珂的工作也根本停不下來,學生的作業(yè)、家長的短信、第二天的備課、學習充電……處理完這一切,時針已經(jīng)指向23點。但她樂此不疲,“這也許就是痛并快樂著的切身感受吧!”胡珂笑著說。
如今的她對51個學生的性格基本上摸透,孩子們會將心里話告訴她,把她當作朋友,一個能夠“遮風擋雨”的大姐姐。“有時候想起他們都能笑出聲來。”她淺淺笑著,雖然有時會被氣到“內(nèi)傷”,可是轉(zhuǎn)眼又會被他們可愛的一面逗開心。
登上三尺講堂之初,她也曾有過緊張擔心迷惘,可是當她面對臺下一雙雙稚嫩而靈動的眼睛,內(nèi)心燃起的更多的還是對生活、對職業(yè)的期待。說到未來,胡珂希望可以和孩子們一直在一起,就像自己的一名同行所說,“做一名一線教師是件很開心的事”。胡珂表示,從學生身上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學生可以給我提供很多正能量,我是真心喜歡教書,因為和同學們在一起,可以看到他們天真的笑臉,就覺得收獲了滿滿的正能量。”
她站上講臺的時間不長,沒獲過太多值得書寫的獎項,更不能說桃李滿天下。像她一樣的年輕老師們,正在源源不斷地加入教育的行列。也許對他們來說,教學不僅是為了學生的成長,更是發(fā)展自我的一個過程,也是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一個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