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更懂福建
早上五點半起床,早操、整理內務、早飯、訓練、午飯午休、整理內務、訓練……出勤以外,這枯燥得近乎死板的內容構成了消防員的日常生活。
“一年只有20天的假期。如果你想周末休息也可以,那么整個假期都沒有了。”說起13年來自己從一線新兵到消防車司機的職業生涯,劉萬林有些唏噓,“不過,做消防這么久了,已經愛上了這份職業。剛進來覺得與自己的理想有些差距,但是如果要退伍了,都會非常舍不得。”
“一人兩帶”訓練
來到福州馬尾消防羅星中隊,這是一個滿是“鐵漢”的地方。馬尾位于閩江下游北岸,油輪眾多,因此這里的消防局勢比較特殊。“馬尾這兒經常出現油輪大火,主要是船只在船塢維修或電焊時引發的燃燒和爆炸。”
“去年剛發生了一場油輪大火,船艙爆燃并隨即發生滲漏。我們趕到現場時,被船員告知里面有做制冷劑用的液氨,如果達到爆炸極限,整個船都會被炸掉。我們硬著頭皮,用水槍(降溫)保證液氨不爆炸,沖上去緊急搶險。”中隊長李煒達淡定地講述著讓人聽著心驚膽戰的救險經歷,“終于還是救下來了,現在想想有點后怕,如果不是當機立斷,現在就不會坐在這兒了。”
發生車禍時,消防員使用破拆工具對車門進行拆
“十幾年前還是新兵的時候,我碰到一次單元房的火警。到了現場找不到著火點,當時裝備不夠,又是危急情況,只能往里沖。里面完全看不到,就摸著走,這時候是最恐怖的。不知道自己在哪兒,會發生什么,完全不可預測。”劉萬林說起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救火,“害怕已經顧不上了。其實說責任什么的,哪有功夫想那么多,那一瞬間的想法就是趕緊救火。這已經變成像潛意識一樣,根本想不到別的。”說起救火,劉萬林強調最多的就是“潛意識”,搶險救火就是消防員的潛意識。
居民店面發生火災,消防員快速出警滅火
當然,有時候也會接到讓人哭笑不得的出警任務。“甚至有人打電話過來請求幫開門鎖、處理馬蜂窩。雖是小事,我們也不會怠慢,都會快速到達現場完成任務,但是這些任務確實有點浪費警力了。不是不允許‘求救’,遇到這些事,建議大家還是先自己嘗試,實在不行再報火警。”
消防員迅速爬上“二節拉梯”
為了完成好每一次出警任務,消防員要接受繁雜且艱苦的訓練。“新兵一開始是不能沖在救火最前線的,這是對他們的一種保護。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反復訓練,爬六米梯、使用水槍等,都要一遍一遍地來。”為保障出警迅速,穿衣服也成為消防員的一項常規訓練。他們要在1分鐘內把厚重的消防衣穿好,包括鞋子和各種配套裝備。“夜間也一樣,只要有任務,1分鐘,不管你在干什么,只穿著三角褲也好,正在洗澡渾身泡沫也好,都必須立即穿好消防衣,做好出警準備。”
翻窗而入,身手矯健
“現在人們對消防已經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但資訊傳播越來越快,我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了。”劉萬林說,有時候一些群眾“瞎指揮”,反而給搶險救火帶來阻力。“也許他們說的地方的確火勢更大,但是為了減小損失,我們只能從大局出發,選擇讓某一處繼續燒下去,先把關鍵點截斷,防止出現更大面積的損失。這就是角度的不同,我們不能面面俱到,希望大家都能理解。”
“一人兩帶”訓練
“普通群眾感覺大火離自己的生活比較遠,平時對消防演練和宣傳的重視度不夠,這也算是我們遇到的瓶頸。希望每人每戶都配備一些簡易的消防器材,了解消防知識,這樣就會離危險遠一點。”
我會照顧你,直到我入土那天!一位福建母親的這句話感動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