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兵工作是實施改革強軍戰略、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基礎工程。針對征兵工作中反映出宣傳內容缺少針對性、宣傳組織缺少系統性、宣傳方式缺少深入性的問題,杭州市蕭山區以提高新兵質量為核心,通過鞏固傳統宣傳陣地、拓展重點宣傳領域、創新多種宣傳方式等措施,有效實現了征兵工作的事半功倍。
整合多方資源,創新宣傳方式
由突擊式宣傳向常態化宣傳轉變。注重將征兵工作與國民教育和學生軍訓等國防教育相銜接,按照“一季征兵,全年準備”的要求,把《國防法》《兵役法》納入全民國防教育體系,在21個鎮(街道)黨政領導班子開展“軍事日”活動,在65所各類學校開展經常性國防教育。
由重程序向重質效轉變。在蕭山電視臺黃金時間段播放征兵動員講話,連續40天播放《2017年蕭山區征兵宣傳片》,在蕭山日報開辟征兵宣傳專欄,先后17次對征兵工作突出的專武干部、優秀的復轉軍人和積極參軍的應征青年、征兵工作人員進行綜合報道,提升參軍報國榮譽感。
由傳統模式向多元渠道轉變。借助傳統媒體資源及征兵宣傳網站、微博論壇等現代傳媒資源,推送強軍興軍宣傳資料100余篇;通過在公交、地鐵上利用車載視頻播放征兵宣傳片,進村入戶發放征兵宣傳手冊等舉措,努力實現由傳統模式宣傳向多渠道、全時空、全覆蓋、無盲區宣傳模式轉變。
瞄準質量“靶心”,提升宣傳效果
讓高校征兵宣傳更“貼心”。加大高校宣傳,深入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等四所職業學院,先后組織20場“攜筆從戎,報效祖國”簽名儀式、“鋼鐵青春、即刻出征”演講比賽和“大學生談理想話圓夢——強國夢、強軍夢”座談活動,讓適齡青年接受教育。
讓優撫政策更“暖心”。堅持把新《兵役法》《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省市出臺的提高義務兵優待標準等作為重點宣傳內容。結合八一建軍節、國防教育日等時機,刊登軍人軍屬光榮榜,集中表彰一批優秀退伍軍人、無私奉獻軍屬,不斷增強服役家庭光榮感,激發適齡青年參軍入伍的積極性。
讓征兵服務更“省心”。用“最多跑一次”改革勇氣,全面推行靠前服務,將大學生體檢過程控制在1小時內。全面推廣使用征兵體檢信息化管理系統,對于體檢合格的大學生,征兵辦定期保持電話聯系,及時告知征兵工作動態,使應征大學生隨時掌握信息,合理安排行程。開通“蕭然兵事”微信公眾號,將網上報名、醫院體檢、政審走訪等關鍵環節實行信息公開,讓信息多跑路,讓應征青年少跑腿。
強化價值引領,注重文化滋養
用愛國主義激勵青年。組織應征青年到河上抗戰紀念館、G20杭州峰會國博中心參觀宣誓,用身邊的歷史和現實成就教育青年,引導適齡青年踴躍報名參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青春。
用法治精神教育青年。開展兵役法規宣傳周活動,著重對《兵役法》《征兵工作條例》《國防教育法》等進行宣傳。同時,將反面典型素材與中國國防報、解放軍報及新浪、搜狐等各大媒體的點評相結合,制作警示教育展板。充分發揮杭州市首家軍人軍屬法律援助站作用,由律師深入站點和鎮(街道)進行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提高宣傳普及率。
用軍營文化鼓舞青年。針對不同對象、不同期望,科學設置宣傳內容,編發《新兵入伍100問》等宣傳手冊。比如,針對優秀大學生青年群體,內容以學費補償、復學加分以及退役大學生報考公務員、應聘事業單位享受優先錄用等優惠政策為主;針對社會青年怕苦怕累的情況,引導他們看到吃苦磨礪的積極作用,迅速實現由社會青年向合格軍人的轉變。